942
支付寶
央行重拳出擊,劍指“支付寶們”
這是一條關於金融行業的消息,將會改變第三支付平台。央行發文,稱“第三方支付銀版”的網聯,將在2018年6月30日監管“收編”所有第三方支付機構。這一舉措若完成,支付寶和微信所有第三方支付平台都要通過網聯來完成。
網聯來了,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對於消費者而言,影響不大,隻不過是資金在背後多轉了一道彎而已。央行這樣做,實際是想掌控數據,在世界各國,由央行主導金融基礎設施,都是正確的。
業內人士指出,如果不加以約束,互聯網巨頭可能會成為“數據寡頭”其危害遠超於技術層麵的壟斷,後果不堪設想。近些年,經濟不斷發展,非銀行金融機構大幅擴大公司業務,存在不少風險隱患。放眼未來應該加強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回歸本源,嚴控風險,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
監管之心沒有鬆懈
央行這次推出的“網聯”即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清算平台。
8月4日,央行支付結算向相關金融機構發了《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關於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絡平台處理通知》(簡稱通知)
通知稱,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絡平台處理。同時,各銀行和支付機構應於2017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網聯平台和業務遷移相關準備工作。
其實,央行對網聯的籌備已有兩三年,在去年的8月獲得批複,今年完成接入,速度已經不算慢。在首次表達出要把互聯網金融納入宏觀金融體係之前,央行就已經在試水互聯網金融公司的傳統型監管。
直聯危害大
央行主導“網聯”是為了什麼,是讓影響市場很大的支付寶、財付通統統接入網聯平台?
拿支付寶來說:2014年支付寶成立。用戶可以在支付寶開立賬戶,也可以存錢。
根據監管要求,要把支付寶要把這些錢存管到銀行。
於是,用戶在支付寶擁有虛擬賬號,用於互聯網小額支付,讓大家盡情的網購,帶來很大的便利,開始沒有任何的問題。
後來,支付寶與眾多銀行合作,在各行開有賬戶,於是它就具有了,跨行清算的功能。
比我,我用支付寶做一次跨行轉賬,從中行向收款人(可以是自己)的農行匯款。那麼隻要從我的中行卡轉到支付寶在中行開的賬戶,然後支付寶再把它存在農行的錢,匯至收款人的農行賬戶上。支付寶的兩筆同行轉賬,“模擬”了一次跨行匯款。用不到央行清算。
這種模式叫做“反接”支付公司有在無數銀行開設賬號(傘形)能夠輕鬆實現跨行清算。確實的說,這部屬於真正意義上的跨行清算,而是繞開了清算。
反接模式有弊端
比如,這本質上是一筆匯款人從中行卡向收款人農行卡匯款的行為。隻要支付公司,稍微用點技術手段,就可以使銀行、央行看不出這一業務本質,銀行隻能看到同行轉賬,而看不到跨行轉賬。
這對於洗黑錢的監管會越來越難,也加大了央行掌控資金流動的難度。
支付寶是在網購中孕育而生的,雙11購物金額龐大,央行以後想所有支付都要通過“網聯”進行後台清算。這無疑是考驗央行“網聯”的技術能力,能否順利的便捷的服務消費者,保證全民購物狂歡節不出現問題,誰都不知道答案。
證客君有話說:資金安全、使用順暢、消費便捷才是離消費者最近的。若相關部門進行有效的監管,也是對支付市場有良性發展有促進的作用。
最後更新:2017-10-07 22:5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