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1
支付寶
窮不會被原諒:支付寶利用人性的痛感做營銷,究竟是妙招還是不地道?
企創網:支付寶新推出的這個聯合多家基金機構推銷理財產品的文案,雖然其中不少收集整理自網絡上的段子,但是基於支付寶海量的用戶和一直以來與“錢”之間的緊密關係,使得這組文案在網絡上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你每天都很困,隻因為你被生活所困
每天都在用六位數的密碼,保護著兩位數的存款
全世界都在催你早點,卻沒人在意你還沒吃“早點”
世界那麼大,你真的能隨便去看看嗎?
對所有大牌下的每個係列化妝品都如數家珍,但你絕不會透露自己用的隻是贈品小樣
在家心疼電費,在公司心疼房租
小時候總騙爸媽自己沒錢了,現在總騙爸媽“沒事~我還有錢”
懂得父母催你存錢的好意,但更懂得自己光是活下來就已用盡全力
經濟獨立了才敢做真實的自己,否則隻好一直做別人喜歡的自己
隻有在請假扣工資的時候,才會覺得自己工資高
你所謂的工作“穩定”,隻不過是一直在工作,並沒有讓你自由
一年有26個節日你都不會去過,但你不會錯過節日裏的每一個分紅包
總能半夜狠心刪空購物車,你知道這種“理性”一文不值
在適婚的年紀竟然慶幸自己朋友少,因為根本不用擔心會收到“紅色炸彈”
忘了畢業多少年,每逢同學會你都隻能搭同學的順風車
沒有逃離北上廣並不是湊夠了首付,而是每天的外賣可以一起湊滿減
一直以來,支付寶及其背後的阿裏巴巴,在營銷方麵都以強攻擊性為代表。包括之前阿裏到騰訊總部深圳地鐵站做的針對微信的廣告,基本也是這個套路。
無論是互聯網行業,還是傳統行業,營銷手段發展至今,基本上能用的差不多都用盡了。支付寶這次的營銷方式,小創將之稱之為“痛感營銷”,它屬於“同情營銷”的一部分。營銷為以戳中人心最柔軟處為目的,以刺痛感幫助品牌完成營銷記憶植入。
從某種角度講,“窮”是個無法被準確定義的概念,因為窮富之間本就是相對概念。隻要是跟比自己更有錢的比,那自己就永遠都是窮的。更重要的是,在物欲思維,消費升級,以及偽中產概念的推動下,當下絕大多數國人的精神狀態都頗為焦慮與敏感,無論收入多少,都會有強烈的不滿足感和不安全感。
理財是必要的,選擇對大平台的理財產品也是對的,不過不因為外界的一丁點刺激就患得患失,更是理性的成年人和成熟的投資者最基本的素質。
最後更新:2017-10-08 07: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