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80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表格存储的表__开发指南_表格存储-阿里云

创建表格存储的表时,需要指定表名、主键和预留读/写吞吐量。在传统数据库中,表具有预定义的结构信息,比如表的名称、主键、列名和类型,表中的所有行都具有相同的列集合。表格存储是 NoSQL 数据库,除了主键需要格式外,没有其他的格式信息。本章将介绍表的概念和使用。

表名

表格存储的表的名称必须符合以下约束:

  • 由英文字符(a-z)或(A-Z),数字(0-9)和下划线(_)组成。

  • 首字母必须为英文字母(a-z)、(A-Z)或下划线(_)。

  • 大小写敏感。

  • 长度在 1~255 字符之间。

  • 同一个实例下不能有同名的表,但不同实例内的表名字可以相同。

主键

创建表格存储的表时必须指定表的主键。主键包含 1~4 个主键列,每个主键列都有名字和类型。表格存储对主键列的名字和类型都有限制,详细信息可以参考表格存储数据模型的主键一节。

表格存储根据表的主键索引数据,表中的行按照它们的主键进行升序排序。

配置预留读/写吞吐量

为确保应用获得稳定、低延时的服务,应用可以在创建表的时候指定预留读/写吞吐量。如果预留读/写吞吐量不为 0,表格存储根据预留读/写吞吐量来为表分配相应的资源,满足应用的预留吞吐量需求,同时根据配置的预留读/写吞吐量收取相应费用。应用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动态上调和下调表的预留读/写吞吐量。预留读/写吞吐量通过读服务能力单元和写服务能力单元这两个数值来设置。

通过 UpdateTable 操作可以更新表的预留读/写吞吐量。预留读/写吞吐量的更新有如下规则:

  • 一张表上的两次更新的间隔必须大于 2 分钟。例如,12:43 AM 更新了某个表的预留读/写吞吐量,那么只有在 12:45 AM 之后才能再次更新该表的预留读/写吞吐量。更新间隔必须大于 2 分钟的限制是针对表的,在 12:43 AM ~ 12:45 AM 之间,用户还能更新其他表的预留读/写吞吐量。

  • 每个自然日内(UTC 时间 00:00:00 到第二天的 00:00:00,北京时间早上 8 点到第二天早上 8 点),上调或者下调预留读/写吞吐量的总次数不做限制,但是两次调整之间的时间间隔仍然需要大于 2 分钟。调整预留读/写吞吐量的定义是,只要读服务能力单元或写服务能力单元配置其中一项进行了更新,则此次操作被视为对表进行了更新。

  • 预留读/写吞吐量调整完毕后 1 分钟内生效。

对于访问消耗的读/写吞吐量中超出预留读/写吞吐量的部分会计入按量读/写吞吐量,并根据按量读/写吞吐量单价进行计费。

由于预留读/写吞吐量在单价上低于按量读/写吞吐量,配置合适的预留读/写吞吐量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例如,在用户刚建表之后如果需要导入大量数据,可以设置较大的预留写吞吐量,能够以较低的写成本将数据导入进来,当数据导入完毕后,再将预留读/写吞吐量下调。

分片键下的数据量限制

表格存储按照分片键的范围对表的数据进行分区,拥有相同分片键的行会被划分到同一个分片。为了防止分片过大无法切分,建议单个分片键下的所有行数据大小之和不要超过 1 GB。

建表后加载时间

表格存储的表在被创建之后需要 1 分钟进行加载,在此期间对该表的读/写数据操作均会失败。应用程序应该等待表加载完毕后再进行数据操作。

最佳实践

表格存储表的最佳实践

使用表格存储的 SDK 进行表操作

JAVA-SDK (NEW) — 表操作

Python-SDK — 表操作

最后更新:2016-12-05 18:13:00

  上一篇:go 工具篇__最佳实践_表格存储-阿里云
  下一篇:go 表格存储的数据操作__开发指南_表格存储-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