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663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说真话的赵普为何躲在央视

央视着名主持人赵普,2012年4月份在新浪微博揭露"毒胶囊"事件中一语惊人,举国哗然。一双旧皮鞋的前世今生,解开了毒胶囊背后的利益链,道尽了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管理的混乱与法治的不堪。"皮鞋奶"疑云未散,"毒胶囊"风波再起。皮鞋很忙,人们很慌。在这个物欲时代,各路丑闻突如其来,肆无忌惮,不断挑战着社会大众的心理防线和智商。


 

在利诱下,圈子抱团,明暗勾结,粉墨登场。由于集团利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一旦受新闻揭露、舆论监督,东窗事发,圈子势力就立马集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尽各种手段和阴谋去摆平、去抹平,堵住媒体的嘴。赵普日前接受媒体专访时坦陈:"他们通过种种手段压制我本人,也包括对我单位施压。许多人不知道,以为对我的压力来自台里,其实不是。许多人还以为我是被台里处分了,其实不是。央视让我暂缓出镜,只是帮助我对抗压力的全部方式中最无奈的一招。"

赵普在央视"大裤衩"(编者注:指央视新大楼)里躲避四个月,并非是央视处分,而是惹不起躲得起,是避风头的一种保护。央视的媒体尊严,一面被权力踩踏,一面被公众唾骂,逆来顺受,折射出了中国新闻监督的逼仄窘况。其实质,是中国民主法治不彰。每条限制、扼杀新闻监督的领导指令,无一不是十八大报告所批判的"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违宪行为。

从社会监督的角度来看,对于腐败的监督,无非是三种途径:一是法治途径,严令禁止、违者惩处;二是舆论监督,造成一种"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环境;三是道德自律,靠道德、世界观的自我约束力。其中,新闻舆论监督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当前中国的现实环境中,新闻监督往往容易碰到几堵墙。一些地方和部门,热情地欢迎记者去做正面宣传报道,而一旦记者做批评报道,搞舆论监督,就设置重重障碍、百般刁难,更有甚者,对记者强行阻拦、跟踪恐吓、暴力殴打、限制人身自由,砸坏采访设备、毁灭采访资料,甚至发生跨省抓人封报撤稿的丑闻。还有一些地方官员和利益集团,认为舆论监督"有损形象"、"影响稳定",借口"内外有别",排斥媒体介入;提出"情况特殊",不让公开报道。个别领导还以"涉及国家机密"为由,蛮横地把新闻监督拒之门外。

此外,说情风愈演愈烈,往往是记者采访还没回来,说情的人或者电话就已经到了新闻单位,寻找各种关系,采取各种手段,或动用领导关系"打招呼",或动员记者的亲戚朋友对其"施加压力",或采取利诱方式企图收买记者。很多新闻稿闯不过轮番说情关,遭到"枪毙".

最后是攻击。有的被监督者,干脆恶人先告状,颠倒黑白,诬告记者。由于缺乏新闻法保障,新闻媒体和记者的正当监督权和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护,致使媒体和记者不愿、不敢进行舆论监督。《焦点访谈》、《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等许多新闻媒体,都曾因为舆论监督而被推上被告席。日益增多的新闻官司,给新闻舆论监督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中国新闻监督困境,说到底,是因为缺失充分的民主法治。新闻自由的源泉是民主政治,只能由民主政体来保障。新闻自由的空间,取决于政治制度的民主空间。新闻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往往是衡量和鉴别一个国家政治民主化程度的基本标志。而记者地位的高低和尊严的多寡,则是新闻自由的两个鲜明浮标。

现代文明视野下的新闻监督,不仅充当着扞卫民主原则和揭露黑暗现实的社会主体的角色,还扮演着批判专制制度和反思历史苦难的时代精神的角色。新闻监督自由的本质,是什么都不对人民隐瞒,完全接受人民的监督和选择。隐瞒消息,就是嘲弄人民;限制新闻,就是凌辱民族。现代社会不能没有新闻自由,就像现代社会不能没有民主一样。新闻舆论监督,无私无畏地扞卫着人类的自由和尊严。新闻舆论监督虽然没有强制力,却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极具影响力。没有新闻自由,真实就不能戳穿谎言;没有新闻自由,真理就不能战胜谬误;没有新闻自由,民主就不可能有力量取代专制;没有新闻自由,一切都无从谈起。

只有真正实现民主法治,央视主持人赵普才拥有新闻记者的全部尊严,才能在阳光下自由发声,而不必躲进"大裤衩"避风头。国家对主流媒体也要像对网络一样,进行立法管理,既避免它们成为"法外之地",也让新闻舆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不至于摸黑走路,胆战心惊。新闻记者的使命和职责,不是宣传谁的声音,贯彻谁的意志,而是打破封锁,公开真相,监督权力,扞卫公众知情权,成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如果一个国家新闻监督的腰板依然不硬,那么宪政法治就会成为一张空头支票,政治生活就永远不可能清明。

最后更新:2017-04-04 07:03:55

  上一篇:go 假冒伪劣产品在逼中国人移民
  下一篇:go 参观 Google 莫斯科办公室(多图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