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23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中國也許不需要穀歌

穀歌日前發布“考慮關閉穀歌中國”的博客聲明,很快在互聯網界引起強烈反響,其影響甚至不小於一次隆重的體育盛典或者奪人耳目的娛樂新聞。從媒體報道的聲明內容來看,穀歌的用意,無外乎是想通過此舉為穀歌中國爭取更高的通行證和企業權益。否則,要關停一個分支機構是企業自己的事情,直接采取措施就行,完全沒有必要事先聲張。

穀歌擅長利用網絡輿論,這一點早已是業界的共識,無論是在為其新產品的發布造勢的時候、對競爭對手進行策略性攻擊的時候,還是為自己不太光彩的行為辯護的時候。那麼這次的聲明,我們可以認為是穀歌是想借助其在互聯網行業的號召力,通過這份聲明可能產生的輿論力量來實現有利於自己的影響;換個說法即輿論脅迫。輿論是文化的直接反映,又反過來影響文化的發展進程;而互聯網提供極具誘惑的用戶成長性和信息傳播效率。穀歌在嚐到了甜頭之後,把過多的精力放在了通過互聯網影響輿論上。這無疑是穀歌的一種主動“公關”,不需要公關機構的公關;穀歌自己擁有最廣泛的互聯網用戶,可以輕而易舉地實現這種公關。

從時間上看,穀歌此次聲明既是在其中國靈魂人物李開複博士離職之後,也是在其穀歌圖書遭遇中國文化界強烈抵製之後。表麵上,李開複博士是穀歌從微軟挖的牆腳,當時就極富爭議;而“60美元協議”在中國被抵製是因為其合理性和正當性遭到質疑。其實兩件事情的共同點在於,穀歌的企業文化與中國文化存在激烈的衝突。中國古老文化中寬厚仁愛和正義人性的傳統,與穀歌西部牛仔式的激進張揚的個性格格不入。據媒體報道,深諳中國文化的著名職業經理人、前微軟中國總裁唐駿聽到這個消息後表示,“這將是他們作出的曆史上最蠢的決定。”

不可否認,穀歌曾經為互聯網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穀歌用算法替代目錄,大大提高了搜索效率;創造穀歌地球,方便直觀地實現了全球地圖查詢。其標榜“不作惡”的行為宗旨,但在企業行為的高尚性上,穀歌根本無法與那些曾經領導某個時代的行業翹楚們相提並論,比如蘋果、微軟、Intel,還有摩托羅拉。在搜索引擎技術產品獲得了巨大成功和海量的用戶群體之後,穀歌開始飛揚跋扈地濫用其用戶基礎不斷涉足各種領域,用“用戶優勢+免費=壟斷”的創新模式驅逐和踐踏各個行業的競爭對手,實現其壟斷目的。

在中國,穀歌的作為和形象也同這些卓越的企業有著天壤之別。從Dos到Vista、從高校到民間,微軟在中國擁有深厚的用戶認可,張亞勤博士領導的微軟中國研究院不僅探求技術上的突破,而且為中國的科技和教育發展獻計獻策,比爾·蓋茨則因為其積極的事業形象和健康仁愛的慈善形象成為了許許多多中國年輕人的奮鬥偶像;Intel也與中國建立了密切的生產製造和應用的合作關係,並深入教育和扶貧的第一線。穀歌中國呢?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為了營造自己的廣告帝國,穀歌中國以廣告聯盟的方式籠絡了大批的個人創業者,在所謂“搜索引擎優化”(即SEO)策略的引導下創造了數以百萬計的垃圾網站。穀歌在用搜索技術提高信息獲取的效率之後,又用大量的信息垃圾親手埋葬了信息效率。

作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穀歌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有著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是穀歌作為一種工具對使用習慣的影響,我們當中很多人甚至對此還有一定的依賴性。但這隻是穀歌作為搜索引擎的影響,決不是其中國分支機構的影響。遠在Google的中文譯名“穀歌”誕生之前,遠在其中國競爭對手百度誕生之前,甚至還是雅虎穩坐搜索網站頭把交椅的年代,我已經習慣於通過Google.com來進行搜索了,多少年這個習慣並沒有隨著其它搜索引擎的不斷興起而改變。我的個人習慣是在瀏覽器中輸入Google.com,直到日前穀歌發表聲明“考慮關閉穀歌中國”,我才發現原來這個地址自動跳轉到了Google.cn。那麼我們可以認為:關閉就關閉吧,且不說國內搜索行業百度、有道、搜搜等競爭工具,沒有了Google.cn,Google.com一樣能用。互聯網時代,穀歌可以關閉自己的中國分支機構,卻斷然沒有能力關閉中國的互聯網出口。中國也許並不需要這樣一個用自己高調的價值觀影響用戶的穀歌中國——“.cn”,穀歌隻需要做好它自己的搜索引擎,我們直接訪問它的“.com”本站就行了。

最後更新:2017-04-03 16:48:45

  上一篇:go POJ 2478 法雷級數
  下一篇:go D1格式是720*576還是704*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