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55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帶你認識黑客:原來黑客長這樣之外國篇

有什麼行業賺得可能比毒販還多?答案是惡意程序開發人員。也許Melissa、 ILOVEYOU、Blaster、Sasser這些惡名昭彰的病毒作者會從牢裏跳出來抗議,“我一毛錢也沒拿到”,但是自2004年末網絡釣魚成為當年的新名詞後,“向錢看”的程序開始崛起,他們撰寫惡意程序的創作動機,毫無疑問地是一切向“錢”看。過去老是上全球重大媒體頭版的大病毒作者,喜歡在病毒程序碼裏放話表達自己的寫作動機,例如:

“給我一份穩定的工作,否則…”(ILOVEYOU我愛你病毒)

“我上有高堂要奉養…….你願意幫我嗎?”(KLEZ求職信病毒)

“小比爾,別光顧著賺錢……”(Blast疾風病毒)

“我們想在防毒軟件公司,找4份工作…”(MYDOOM病毒)

1999年,David Smith為脫衣舞娘寫了同名病毒Mellisa

 

黑客中最大名鼎鼎的莫過於1999年寫Mellisa病毒的David Smith了。1999年,當年30歲的大衛·史密斯是美國第一個因為製造和傳播電腦病毒被判有罪的黑客。該病毒使得包含微軟、Intel在內的全球300多家公司的電腦郵件係統崩潰。

大衛·史密斯在主動認罪後被判處20月刑期和5千美元罰款,後來成為FBI特工,專門負責調查電腦病毒案件,所以也算轉型成道德黑客。

有意思的是,大衛·史密斯是被另外一個與FBI合作的黑客Jonathan James追蹤到的。

至於病毒為何取名“梅莉莎”,原來是因為他想念一位佛羅裏達州小酒店的脫衣舞娘。

2000年起黑客一致向“錢”看

以下這些全都是2000-2010年間出現的重大病毒(詳情見下表),2004年以前,病毒作者的共同特性是這樣的:

–男性

–年齡介於14到34歲之間

–沉迷於電腦

–無長期交往對象

–感染對象:全球與網路相連的電腦

–創作動機:炫耀自己的能力、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向安全公司謀職

現在最流行的則是像TROJ_RANSOM這類勒索軟件:“給我錢,不然刪光你的文件”,是什麼促使犯罪心態改變?美國財政部的統計或許有跡可尋:網路罪犯賺的錢甚至比“毒販”還多!

 

犯罪產物:I LOVE YOU

犯罪年份:2000年

語錄:“給我一份穩定的工作,否則…”

身份:大學生與黑客組織成員

(小編想法:媽媽說要憑本事找工作,不可以用恐嚇的)

 

犯罪產物:Blast

犯罪年份:2003年

語錄:“小比爾,別光顧著賺錢……”

犯罪年齡:18歲

(小編想法:18歲就已經滄桑成這樣了?立誌做黑客的童鞋可要考慮清楚哈)

 

犯罪產物:Sasser/ Netsky

犯罪年份:2004年

語錄:“我曾在一周內寫了5個NetSky變種…”推測可能是為了幫其母親開設的電腦服務公司開辟財源

犯罪年齡:18歲

最後更新:2017-04-02 15:15:02

  上一篇:go 中國黑客元老倡議自律 拒絕網絡犯罪
  下一篇:go 中國黑客出現的必然與中外網絡安全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