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11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穀歌中國四年去本地化接近尾聲

穀歌在中國市場關閉音樂搜索服務,是一個結束,也是一個開始。結束的是一個穀歌中國本地化嚐試的代表作,開始的是穀歌四年去本地化進程的尾聲。

未卜的明天

“本地化?感覺像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屬於李開複的那個時代”,不久前穀歌中國一位核心高管私下與新浪科技交流時說道。而穀歌中國最近關閉的一項服務,恰好與本地化、好多年前、李開複等關鍵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9月21日,穀歌中國工程研究總經理楊文洛發出聲明,決定停止在中國市場提供音樂搜索服務。這一穀歌中國與巨鯨音樂2008年初合作探索的正版音樂搜索,也被看作是李開複在中國市場推動本地化競爭策略的代表作之一。

如今音樂服務雖然已經無法打開,但在google.cn上仍然保留著原來的入口——或許是穀歌中國忘了更新這個頁麵,或許是想再等等。因為變數未完。

除音樂之外,時惠、翻譯、購物是另外三個同在google.cn上提供的入口。據內部人士透露,這幾個服務近期都麵臨類似音樂的調整壓力。例如,購物搜索就有可能從.cn頁麵上撤下,完全依靠穀歌香港(google.com.hk)頁麵提供服務。

實際上,購物搜索已是穀歌在全球提供的一項服務,穀歌此前也宣稱從今年秋天開始,將嚐試對這一服務進行商業化探索。外界常常將此理解為穀歌的“競價排名”。穀歌中國如果近期跟隨全球策略對這一服務進行調整,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新浪科技發現,穀歌中國提供的購物搜索,在價格和評論抓取方麵,以及頁麵的整體更新頻率方麵,似乎已有較長時間的停頓。何去何從,穀歌中國內部也在思考。

穀歌全球副總裁劉允此前在與新浪科技對話時表示,穀歌中國關停音樂搜索的決定,符合“用戶利益和影響力”的衡量標準。劉允指出如果一項服務沒有達到預想的目標,穀歌就會考慮進行調整,而且這種步驟和方式也不僅隻是在中國。

還有誰?如果用排除法,最不可能關閉的可能是翻譯。來自Alexa的統計顯示,翻譯搜索占據了google.cn接近36%的流量。地圖的流量占比也超過10%,沒人能說清這個服務前景幾何,在審批等陰影下,穀歌地圖至少在手機端的占有率已每況愈下。

易觀報告顯示,今年二季度我國手機地圖市場份額前三為:百度地圖(21.3%)、高德地圖(19.3%)、穀歌地圖(19%)。去年四季度,穀歌首次跌下榜首位置。

失去的四年

至少從2009下半年開始,穀歌中國已在推行去本地化的舉措。一個標誌性的事件節點是,劉允對媒體表示:“現在到了在中國把穀歌還原為一家全球互聯網公司的時候了”,我們不是Google China,而是Google in China”。

在當時穀歌中國的調整中,iGoogle、手機地圖……甚至網頁搜索團隊,均被不同程度的打散,重新分配到多個全球化項目團隊之中。這就是穀歌的大一統政策:試圖在全球提供同樣的服務。此前專注本地化探索的穀歌中國團隊,遭遇嚴重打擊。

屋漏偏逢連夜雨,此後不久,穀歌突然調整中國政策。這進一步加劇了穀歌中國的分裂,為數不少的穀歌中國高管先後離職,或加入此前競爭對手的陣營,或另起爐灶自行創業。同時還有一大批優秀的工程師離開,盡管多數人回到美國總部。

一個流傳很廣的內部傳言稱,穀歌一度曾考慮關閉北京辦公室。

最難熬的日子過去之後,本地化的探索似乎再次開始。去年9月,穀歌中國推出團購搜索服務——時惠。然而現實與預想相反。“本來想找一些不特別敏感的項目,但時惠推出的時機不好,團購市場需求已經不足”,一位穀歌資深員工對新浪科技說。

遭遇困境的還有上麵提到的購物搜索。購物搜索要解決的問題不止在技術層麵,而是需要持續投入人力與各個電商平台溝通,否則一個更改就可能導致數據無法抓取。據稱現在穀歌中國內部,購物搜索流量並不大,也沒有專門的團隊維護。

盡管有新產品推出,穀歌中國去本地化的進程一直沒有停止。據知情人士透露,這種調整不僅限於中國,穀歌在全球範圍內都在調整項目,穀歌全球團隊按照產品不同分為六七個方向,各地辦公室隻專注一個項目。上海就隻做廣告,北京專注搜索。

這再次帶來團隊變動,又有一部分工程師回到美國,同時還有一部分選擇離職,此外還有一部分從美國離職返回中國創業。

就在這個時期,穀歌中國技術總監李鋼江加盟搜狐視頻出任CTO、產品經理李琿出任LinkedIn中國首席代表,美國總部的盛佳跟隨劉駿創業出任雲雲副總裁、劉文博出任盛大雲CEO的職務。反方向代表是,吳軍從騰訊離職後就重返穀歌美國總部。

兩樣的穀歌

在去年的一次采訪中,穀歌日本和亞太總裁丹尼爾·阿萊格爾曾經強調過本地化對於穀歌的重要性,他還舉了一個例子,穀歌曾在聖誕節期間向客戶贈送時鍾作為禮物,卻不曾想這種行為在中國其實含有令人尷尬的不同含義。

但這顯然不能改變穀歌在全球推行的政策。恐怕沒有人能夠改變一個意氣風發的CEO,讓自己的想法在公司內暢通無阻的加以執行。

這對於穀歌中國尤其難。在過去的幾年裏,穀歌中國的高管們,隻能(或者隻願意)談論與“營收”有關的話題,而很少觸及與“技術”有關的討論。這讓穀歌中國和穀歌之間,越發產生區隔:那些新產品、新技術,似乎與穀歌中國毫無關係。

就連與阿裏雲的糾紛,穀歌中國也難以發聲——因為中國壓根沒有Android團隊,一切隻能靜候高級副總裁安迪·魯賓在美國與阿裏巴巴隔空喊話。

穀歌中國管理層亦有怨言。

或許對於劉允來說,他的職責就是在中國市場盡可能多的獲取業績,對於楊文洛來說就是協調中國研發團隊參與全球項目。這種方式,讓穀歌中國的形象、個性越來越模煳,卻應該是穀歌想要看到的一種結果。

一兩個月前,有接近穀歌中國的人士透露,穀歌似乎正在縮減給中國團隊的資金支持。支持這種說法的論據,或與前述項目調整有關;而與之不符的是,穀歌剛剛斥資讓上海團隊搬到條件最好的一棟辦公樓中,而且還非常用心的專修了一番。

種種跡象表明,曆經四年時間,穀歌中國去本地化已經接近尾聲。

盡管如此,仍然沒有人能預料這家公司在中國市場的前景。談及搜索市場的競爭,劉允會強調穀歌已不再是一家搜索公司。而一位首次來華的穀歌美國員工在北京降落時,看著舷窗外禁不住問自己:我們真的放棄了?

最後更新:2017-04-02 15:15:16

  上一篇:go 員工代表稱南摩超 200 人已簽離職協議
  下一篇:go 白癡驅動開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