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實錄丨熊劍明 引領AR兒童早教新風潮
引領AR兒童早教新風潮
熊劍明
小熊尼奧創始人
CEO,執行董事
熊劍明:各位早上好,今天看起來是一個比較技術的論壇,其實我們是一家技術落地的這樣一個公司,今天的主題是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可能我們的產品跟增強現實關聯度更大一點,應該說是國內最早增強現實這個領域,把技術落地應用到產品上,當然從名字就可以看得出來,我們的消費者麵對的是兒童。
我覺得剛才其實亮風台的同事已經把整個AR的技術、行業已經講得夠多了,我之前看到演講的安排,我就特地是把這部分的東西就少講一點,我前麵簡單兩頁講一講AR和VR未來的市場規模,我相信從媒體包括各種財經分析這一塊大家可以看到,今年以來應該是AR、VR這一塊非常的熱,從這兩張圖來看,到2020年左右的時候,整個AR的全球市場將會超過目前虛擬現實四倍的份額。從我個人來看,其實AR、VR在開發和技術層麵,有些東西是有些相通,但是事實上從整個市場來說,區別還是蠻大的,VR在整個應用過程當中,對空間的限製和應用場景的限製還是非常的明顯。AR我覺得未來更代表的是一個開放,因為它其實是可以更多的去交互,可以去移動的,我有的時候會把VR和AR用作PC互聯網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時代做比較,當然可能不太正確。最近很多報道說蘋果公司的CEO說,他們更看好AR的模式,就是跟我剛才所說的是差不多的,就是他可能相對於VR的社交屬性來說是會更好一些。
剛才董震江老師也說到了,就是今年一直在提到AR用戶的元年,從我自身來說,感受還是蠻深的,因為我們最早做AR產品是在2012年開發,其實前幾年整個市場拓展和用戶教育的過程還是非常的辛苦的,今年發生了兩件事,基本上讓我們在對整個行業說AR的時候輕鬆很多,一個就是上半年我們說朋友圈最有名的那條金魚,到了下半年就是全民在捉小精靈的時代,這兩件事讓大眾對AR的認識提高了很高的一個高度。
現在大家也看到,整個資本市場上雖然是資本寒冬,但是大家對VR和AR的熱情還是非常高的,我覺得AR對於整個市場來說,最大的機會其實是來自於它可以鏈接一切傳統的實體,我們在過去十年其實在不管是數字出版還是多媒體化、互聯網,這些新興技術的出現其實更多的是對傳統行業的一種顛覆,所以其實整個傳統行業來說,其實目前來看,有的時候很多傳統行業對於新的技術又想擁抱,同時它也是有一份擔憂的,AR其實本質意義來說,對傳統不是一個顛覆,而是一個增強,我跟很多傳統行業,像出版、傳統的銷售,包括實體,其實他們對AR都非常感興趣,因為AR可以在傳統的東西上疊加出一些非常棒的,好玩的效果,讓所有的傳統插上新的多媒體的翅膀,不是顛覆傳統而是說增強傳統。
在整個AR目前應用這塊市場,我是把它分作為一個是學齡前市場,一個K12的市場,我把青年和成年是放在一起,未來還有中老年的市場,小熊尼奧目前更關注前半段,我們覺得這個技術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具有想象力的技術,就是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應用的場景,小孩子都是有想象力的,無非是在學齡前和K12領域,早教、出版、玩具、動漫、遊戲都是值得關注的點。到了青年和成年以後,其實涉及到日常的工作,工業與設計,包括遊戲娛樂,偏娛樂性的和偏生活場景的可能會更多一些,到了中老年也是一樣,生活輔助這一塊會有比較好的機會。
因為今天是一個人工智能學會的會議,其實增強現實對於人工智能來說有什麼樣的意義,其實我在其他很多場合,在為大家做技術的教育的時候,教育一個普通消費者,我要告訴大家是什麼呢,其實AR這個技術真正意義上是人工智能的裏程碑的事件,我們說其實從過去,因為我們認為AR其實本身還是一個輸入的技術,從過去來說,鍵盤、鼠標的時代是計算機的觸覺的時代,到語音識別,像科大訊飛,像很多技術類的公司,語音識別時代,計算機能夠聽,到了圖象識別這個時代,計算機是真正意義上能看了,我們都看過《鋼鐵俠》,它在跟計算機交流的時候,不會用鍵盤跟鼠標,它隻是告訴說,賈維斯你幫我掃描一下,幫我看一下,可能未來二十年之後,大家在使用計算機或者跟人工智能在一起的時候,你的習慣就是讓它去看,從這樣來看,其實我會給家長說,目前在接觸增強現實類的產品,其實孩子是站在未來的人工智能時代的大門前,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這樣一件事情。
回到我們所做的事情,小熊尼奧所做的,目前我們是在兒童和幼教的領域,我們之前的產品主要都是針對與學齡前這一塊,學齡前這個市場有多大,我相信不用展開了,大家也知道,二胎也開放了,包括所有家長現在也是呈越來越年輕,他們對新興事物的接受度比原來更高,我們當時為什麼選擇AR這個技術去切入到這個領域,首先一點,我們這家公司,我一直強調說,我並不是一家AR的公司,我們並沒有把小熊尼奧局限在未來我們隻會做AR,但是我們現在有很多創業型公司,它是為了做技術而做技術,它會把這個技術用在很多的領域,但是事實這樣是不對的,因為首先你要先發現你的消費者在哪裏,其次你要找到消費者的需求和痛點,而不是你創造一個需求,如果這個需求壓根就不在,為了這項技術非要把這個需求做出來,最終可能會是個失敗的產品,我們當時做這個產品的時候是基於什麼需求呢?因為我本身是兩個孩子的家長,家長想象中的孩子的場景還是很溫暖的,看著書、陽光下玩著玩具,到戶外去運動,這是所有家長想象的場景,但是回到現實會發現,大部分孩子坐在電視機前,然後拿著IPAD,這是孩子們的需求,這是家長很不喜歡的,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家長就一直和老人在角力,的確多媒體所有的交互方式和呈現的效果對孩子是有吸引力的,但是家長也有需求,他希望孩子看一些傳統的書、一些玩具,不要太多的接觸這些多媒體的東西,可能他會覺得眼睛不太好。
我們就找到這樣一個痛點,因為AR就可以做到說,讓孩子既擁抱傳統,同時又能享受到科技所帶來的快樂,所以我們就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又開發了很多的產品,我們2013年就開始做,當時產品做了很多,內容也做了很多,後來發覺在教育用戶過程當中太難了,內容也太多了,後來我們不斷做簡化,可能現在大家在市麵上可以看到很多AR的卡牌,全世界第一個做AR端卡牌的是小熊尼奧做的,其實回歸過來看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東西,這個東西存在已經很久了,但是把AR這個東西疊加上去之後,就爆發了非常大的力量,說明家長和孩子是需要這樣一個東西,有這樣一個市場,當然了,隨後因為一個產品之後,這個產品在全球也是受到很多歡迎,我們在美國也拿了一個大獎,這是我們這兩年來圍繞品牌打造了很多品牌方麵的東西。在這點來說,我們怎麼看AR這個東西,雖然我們自己是做AR產品的,但是我們自己覺得AR產品還是一個偽命題,其實不存在AR的產品,我們更把AR看作為一個導流的工具,跟互聯網一樣,因為這種技術所帶來的效果,所呈現的效果,能給你帶來眼球的流量,當然這個眼球流量這個紅利有多久時間,兩年、三年、五年,等大家都熟悉了這樣一個東西之後,可能會回歸到一個相對比較傳統的產品,在這個過程當中,你是否能建立自己的壁壘、你的品牌、你的渠道,以及你真正的商業價值裏麵的一些核心的東西,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我覺得這也是小熊尼奧核心競爭力所在,跟很多市麵上做同類型產品的創業公司的區。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有不少產品了,有圖色的,這個大家可以百度一下小熊尼奧的產品,當然我們雖然做應用的,但是我們做技術一點也不差。包括從產品上來說,我們的立體圖冊係統也是跟很多知名的IP進行合作。這裏來播放一段,這是我們最新推出的一個產品,最近還是賣得挺好的。
剛才也說到了自有品牌的打造,其實小熊尼奧在AR這一塊我們還是看作一個流量的工具,在這個過程當中,利用技術領先這個優勢,我們也是在積極打造自己的IP、自己的品牌,包括我們的動畫片,我們52集動畫片在後天應該就開播了,卡酷衛視每天兩集,然後央視、金鷹,基本上主流衛視都會覆蓋。
總結一下剛才所說的玩轉技術、品牌、IP內容,其實不是一個簡單的說法,做成功還是有比較深的學問,需要行業的積累,因為用戶教育和前期拓展是需要大量的成本的,我們當然是會希望打造一個在兒童科技、早教領域的AR生態,因為在三到五年之內,我們相信AR的技術價值挖掘還是有很大的空間在裏,而且我們也印證了在整個市場,兒童消費市場是有這樣一個需求的,因為這個行業也誕生了不少的公司。
最後說一個,也是我們在下個月要正式推出的一個產品,主要是針對現在兒童的硬件的問題,因為大家知道現在AR主流這一塊的硬件,主要是眼鏡,眼鏡這一塊我認為對於C端市場,五到十年內基本上還是沒有什麼機會的,但是不是說眼鏡就沒有這個市場,眼鏡在B端市場是一定有這樣的消費需求,對於C端市場,它的確是這樣一個產品形態,本身是會有問題的,當然我為了印證這樣一句話,因為我的說話分量不夠,小紮也是這樣認為的,他認為移動端可能比眼鏡來的機會更大。
對孩子來說又怎麼辦呢?因為這個當中有一個問題就是說眼鏡不管是B端還是C端,對學齡前兒童是想也不敢想的,家長肯定不會給他們用這個東西的,其次的確是現在的技術對於眼鏡這一塊的引用還是有的,真的要用在教育領域起碼要在初中以上。學齡前怎麼辦呢?我覺得現階段的方案還是不錯的,但是唯一的問題在於說,因為AR是一個探索型的應用場景,就是你拿著這個東西要到處去照的話,你不可能給每個孩子去配個手機,這是一個問題,其次手機的抓握和操作方式也是有問題的,平板太重了,不要說小孩,你讓大人舉著平板到處照也是很累的事情。
我們設計了一款圓形屏,圓形屏一方麵也可以阻擋一些不太好的應用,讓使用者有一個良好的使用環境,我們在這裏麵還設計了非常好玩的功能和很多新的交互式體驗的方法,我相信最終的東西呈現出來,消費者一定是會非常有興趣去買單的,因為它的玩法跟傳統IPAD的交互方式和玩法是完全不一樣的,它是一個遊戲,大家設想一下,在這樣一個設備上玩的遊戲跟IPAD上玩的玩法是一定不一樣,希望大家關注一下,在下個月的21號會正式把產品亮相出來。
我的分享就到這裏,謝謝大家。
本文來源於"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原文發表時間" 2016-09-27"
最後更新:2017-05-24 17: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