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衛星明年投入商用:中國即將擺脫GPS依賴
12月12日,在2012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北鬥衛星導航係統任務團隊摘得“創新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頒獎詞中有這樣一句話值得關注:“2012年11月,北鬥16顆衛星成功發射,隨著北鬥明年即將投入商用,中國不僅擺脫對GPS的依賴,北鬥也將衍生出驚人的衛星定位產業。”
北鬥衛星團隊的創新精神與科研實力令人欽佩,而對於投資者而言,北鬥衛星導航明年投入商用所蘊藏的“大蛋糕”更值得期待。專家指出,北鬥衛星導航係統結網完成後,係統用戶定位、電文通信和位置報告都將優於GPS,借助該優勢,北鬥係統將在導航市場形成核心的競爭力,並搶占一定的市場份額。
政策催動千億產值
北鬥衛星導航係統是我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定位與通信係統(CNSS),是繼美國全球定位係統(GPS)和俄羅斯GLONASS之後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係統。即“中國版”的GPS。該導航係統由空間端、地麵端和用戶端組成,可在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並具短報文通信能力,現已經初步具備區域導航、定位和授時能力。
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北鬥導航係統已被列為《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十六項重大科技專項之一。
科技部今年9月印發的《導航與位置服務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明確指出:“十二五”末,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要形成1000億元以上的規模,初步建立5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培育30家創新型企業,形成10個左右的示範和試驗應用。
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預測,到2015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產值將超2250億元;到2020年,中國將建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定位係統,屆時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產業的用戶規模將成為世界第一,年產值將超過4000億元,其中20%的貢獻來自出口收入。
將打破GPS壟斷
長期以來,由於我國在導航領域關鍵技術與產量上相對落後,使GPS在我國幾乎處於壟斷地位。在電力傳輸、通信、金融等領域,均存在嚴重依賴GPS的情況。
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谘詢中心統計,截至2011年年底,我國北鬥一號終端社會持有量為10萬餘套,參與的企業數量僅為50~60家,年產值為3億~4億元左右;而GPS導航終端2011年的總銷量超4500萬台,產值近700億元,參與企業達6800餘家。
“雖然目前GPS仍占據國內導航市場的壟斷地位,但今後,北鬥導航有著巨大的替代需求和市場空間。”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通信行業分析師表示,由於北鬥導航係我國自行研發,一定會得到政府的強力支持。
“首先是從安全性考慮,政府或央企將會優先采購北鬥產品。此外,政府也會通過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相關政策等大力支持北鬥產業的發展。”北鬥將成為與GPS相抗衡的衛星導航係統。
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元喜在廣州市科普大講壇曾表示,未來“北鬥”有望將實現80%的中國市場占有率,力爭占領20%的全球市場。他認為,北鬥衛星導航係統對全世界導航的精度、穩定性、可靠性的貢獻率可達23.6%。與GPS相比,“北鬥”的首次定位速度和授時精度都表現出更好的優越性。北鬥衛星導航係統結網完成後,係統用戶定位,電文通信和位置報告隻需幾秒鍾,而GPS首次定位卻要1~3分鍾。
關注上下遊公司
上述通信行業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北鬥導航產業投資標的選擇上,可遵循兩條投資思路:一是產業鏈上遊的衛星導航係統建設,即北鬥衛星製造、衛星芯片及衛星運營與係統集成;二是產業鏈的下遊,即北鬥導航麵向大眾消費者的導航設備,包括手持、車載導航儀以及相關應用軟件。
北鬥衛星官方網站顯示,根據總體規劃,到2020年左右,將建成覆蓋全球的導航係統。屆時,空間段包括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地麵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監測站等若幹個地麵站,用戶段包括北鬥用戶終端及與其他衛星導航係統兼容的終端。
按計劃,未來還將有19顆北鬥衛星發射,及若幹地麵基站和相應設備的建設,這對於服務北鬥的零件、設備供應商以及運營商而言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據了解,在A股市場上,與北鬥衛星上遊產業鏈密切相關的公司包括有國騰電子(300101,收盤價10.95元),主要從事北鬥導航關鍵元器件的生產、北鬥係統運營以及部分軍用導航設備終端的生產;北鬥星通(002151,收盤價16.82元)和中國衛星(600118,收盤價10.54元),主要涉及北鬥導航的係統集成以及運營服務。
而北鬥的下遊產業則是車載及手持導航定位設備。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6月底,全國汽車保有量已達1.14億輛,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2億輛。汽車數量未來持續增長的趨勢,給車載定位市場帶來無限商機。
另外,海格通信(002465,收盤價24.55元)、華力創通(300045,收盤價11.44元)、中海達(300177,收盤價11.40元)等幾家公司也涉及北鬥終端導航設備的生產研發。而在民用導航方麵,主要涉及的上市公司為生產車載及手持導航儀的合眾思壯(002383,收盤價13.42元)與研製導航電子地圖數據庫及相關軟件的四維圖新(002405,收盤價9.87元)、超圖軟件(300036,收盤價9.33元)。
重點公司
國騰電子:全產業鏈布局受益極大
資料顯示,國騰電子是國內綜合實力最強、產品係列最全、技術水平領先的北鬥關鍵元器件研發和生產企業之一。公司自主研製的20多個型號的北鬥終端已廣泛應用於海洋漁政、森林防火、水利監控、電力授時等領域,市場占有率達40%以上,是國內最大的北鬥終端供應商。
公司在“北鬥二號”上進行了“天線-芯片-模塊-板卡-終端-運營”的全產業鏈布局,“北鬥二號”核心元器件已有小批量出貨,數款北鬥用戶終端完成小批量試製,部分產品在行業比測中排名第一。
報告顯示,公司上市後,全部5個募投項目中有3個與北鬥相關,分別為“北鬥衛星導航定位用戶終端關鍵元器件技改及產業化項目”、“北鬥衛星導航應用服務中心技改及產業化推廣項目”和“北鬥/慣導(BD/INS)組合導航技術改造及產業化項目”。3個項目均預計於2013年12月31日達產達效。
國海證券分析師馬金良認為,國騰電子形成了“北鬥關鍵元器件-導航終端-係統級運營服務”的產業鏈條,將是北鬥導航產業受益最大的上市公司。此外,作為“北鬥一代”芯片的龍頭,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是目前國內唯一能提供北鬥全係列關鍵元器件的廠商。他認為,今明兩年將是公司業績釋放的高峰年。
同時,公司三季報顯示,目前共有已收到補貼款但尚未確認收入的補貼項目13項,其中北鬥相關項目11項,累計已收到但尚未確認收益的補貼款1021萬元,這也為公司後續在北鬥業務的全麵發展積蓄力量。
華力創通:北鬥導航業務快速增長
華力創通是一家主要從事仿真測試係統及其相關設備研製的企業,但近些年來,公司在北鬥導航領域也有所拓展,在該領域產生較大的突破。公司董秘辦工作人員透露,公司目前已掌握了生產北鬥導航相關設備的核心技術及許可資質,在繼續拓展軍用導航領域的同時,也將積極備戰民用導航市場,目前公司在前期的準備已非常充分。
華力創通半年報披露,公司衛星導航領域業務同比增長122.65%,收入占比從年初的8.4%增長到15%,利潤占比從年初的11.9%升至22.5%,呈現出良好的態勢。公司方麵表示,增幅較大的原因是“北鬥二號”衛星導航係統已開始試運行,不同領域用戶對北鬥衛星導航的模擬測試設備需求大幅增加。
公司中報還提到,上半年公司完成了GNiStar-1型雙模民用衛星導航芯片的研製,該芯片具有優良的性價比和北鬥兼容導航定位性能,全麵支持我國自主北鬥衛星導航民用產業化技術規範和標準。
公司在三季報中預計,2012年第四季度,在北鬥衛星導航領域,公司將加快北鬥二代的核心芯片及終端的產品定型工作,並積極參與北鬥係統的相關應用示範工程,盡快確立公司在北鬥應用市場中的地位,為下一步產業化做足準備。
國聯證券分析師韓星南認為,目前北鬥係統已形成區域覆蓋能力,預計明年初就能向亞太大部分地區提供正式運行服務,而華力創通正加快北鬥二代核心芯片及終端產品的定型工作,相信隨著相關應用示範工程的推進,公司的產品有望在明年實現放量。中信建投分析師呂江峰也認為,隨著北鬥導航亞太地區正式運行後,公司從模擬器、芯片、終端都麵臨非常好的環境和機遇。
最後更新:2017-04-02 22: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