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宮鬥戲升溫:銀行巨頭和紐交所爭奪交易數據所有權
“——
華爾街上的幾家“巨頭”正試圖阻撓紐約證券交易所(下稱紐交所)進一步控製交易市場的數據。這場華爾街“數據大爭奪”的宮鬥戲背後,也正凸顯了大數據在當今金融市場中日益增長的重要性。
——”
知情人士表示,摩根大通、花旗、高盛和電子交易商Virtu Financial,KCG Holdings Inc都在關注紐交所的動向.。 Virtu公開表示了對紐交所舉動的反對,其它公司都不願公開表態。
爭議焦點
誰該擁有交易活動的數據
▼
爭議圍繞關於一項名為“紐約證券交易所主用戶協議”的新合約,交易所運營商要求企業必須簽約才能繼續在其市場上進行交易。
爭議的焦點是合約中關於“誰擁有券商在買賣股票時提交給交易所數據”的法律措辭。合約顯示紐約證券交易所擁有數據。券商和大型交易公司認為數據理所應當是屬於他們的。
交易所匯總這些數據,並以高頻數據(high-speed feeds)的形式出售,買家往往正是產生這些交易活動數據的公司。近年來,這些數據已成為交易所收入的增長來源,華爾街的公司認為他們被過度收費了。
高頻數據一般是時間間隔較短(低於一日)的證券交易數據,一般例如股票價格、外匯價格以及成交量等等。
Virtu首席執行官Doug Cifu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這一爭議表明了市場參與者對交易所無限製地控製市場數據及其定價的觀點立場。
Cifu先生說:“你很難找到另一個行業,一個政府掛牌的機構可以這樣肆無忌憚地拿走你的知識財產,再以任意虛高的價格賣還給你。”
律師說,主用戶協議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網站上提供的七頁文件,與紐交所競爭對手的類似合約不同。
“看來,紐交所可能會比其他交易所更激進。“《華爾街日報》的協議審查律師David Franasiak說。 Franasiak先生是Williams&Jensen PLLC的負責人,該公司為證券交易公司提供法律和遊說服務,但他本人並未參與此次爭端。
紐約證券交易所知情人士表示目前已經有幾十家公司簽署了此協議。
爭鬥激烈
協議簽署期限一推再推
▼
另一位熟悉此次爭議人士表示,這一衝突始於今年早些時候。紐約證券交易公布了合約的更新版本,之前券商尚可接受的版本被取而代之,新合約的法律措辭讓券商們感到有些意外。
不安的券商們互相通氣,召開電話會議,最近一次會議是3月30日。有人說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周本來打算參加電話會議但又臨時退出。而了解紐交所的知情人士表示,交易所一直在與各大券商進行溝通。
一位熟悉此事的人士表示,另外一個電話會議有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參與,但其隻負責監督,且保持中立態度。
紐約證券交易所將協議與一個名為“Pillar”的技術檢修掛鉤起來。紐交所告訴券商,他們必須簽署協議才能使用更快捷的新網絡硬件,該硬件是“Pillar”部署的一部分。
從紐交所發給券商的電子郵件以及公布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網站上的通知可以看出,簽署該協議的最後期限一推再推。
新硬件最初定於2月13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Arca市場正式啟用,但延遲到了3月13日,然後又是3月27日。最近,由於3月20日Arca發生故障導致再次延遲。紐約證券交易所尚未公布最新啟動日期。
交易數據爭鬥已醞釀多年
且永不停息
▼
即使與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合約之爭冷卻下來,關於市場數據費用的爭議似乎也不會停止。諾爾先生說:“這是一場永不停息的爭論。”
市場數據成本的爭執已經醞釀多年。券商抱怨說,像紐約證券交易所這樣的交易所,直到2006年還是一個非營利組織,變成了營利性公司後,在增加數據費用上變得更為激進。
紐約證券交易所所有者,洲際交易所公司(簡稱ICE)在2013年完成收購BigBoard後,加強了其數據業務。去年,ICE44%的淨收入來自於市場數據銷售和相關費用,而該比例2011年僅為9%。根據證監會文件,其中大部分增長是由於對數據公司的收購,但有些是由於價格上漲和一些新的數據產品,。
證券業金融市場協會(the Securities Industry and Financial Markets Association)在去年向證監會提交的一份備案中表示,證券交易所正在“濫用其壟斷市場數據的地位”。該協會是銀行,券商和資產管理公司的遊說集團,該備案也是與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在費用上進行長期法律戰的一部分。
ICE之前曾經說過,數據收費是合理的,交易所拒絕對他們濫用市場力量的指控。
在許多美國交易所的用戶協議中,券商放棄了一些對市場數據所有權的權利,以獲取在交易所進行交易的許可。通常情況下,用戶授予交易所許可證,後者可以獲取其原始交易數據,並以匯總數據產品的形式進行轉售,前提是交易背後的人員或企業的身份未被透露。
紐約證交所競爭對手納斯達克,Bats和IEX集團公司在其用戶協議中都有這樣的條款。條款裏都有類似的字眼,說明用戶對提交給交易所的數據“保留所有權和其他權利”。
但紐約證券交易所新的主用戶協議不包含此類規定。相反,它表示交易所的市場數據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財產。它也沒有許可證授權條款,即用戶授權交易所使用其數據的權利–但是過去的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用戶協議包含這樣的字眼。
總部位於紐約的經紀公司Convergex的首席執行官埃裏克·諾爾(Eric Noll)表示:關於誰擁有市場數據,“合同”與許多公司和美國證券和金融市場協會(Sifma)的立場背道而馳。諾爾先生說,他知道有關主用戶協議的爭議,盡管Convergex並沒有參與其中。
原文發布時間為:2017-04-08
本文來自雲棲社區合作夥伴“大數據文摘”,了解相關信息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眾號
最後更新:2017-05-19 13: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