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72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共享單車新規出台 借力物聯網技術整治亂象

共享單車雖為人們的日常出行帶來了極大便利,但同時也滋生了諸多困擾。停放不當、故意破壞等亂象在諸多城市蔓延。交通運輸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等十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難度日增的共享單車管理工作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推進共享單車治理工作,還得借助物聯網技術

共享單車作為一種與物聯網密切結合的新型應用,對其施加管理也不能一味采取傳統方法,否則將力不從心。例如現在的杭州,處理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的方法主要還是靠人力規整,一般情況下由城管執法人員、協管隊員利用執法車進行清理。有時工作量太大,還要雇傭搬家公司,每輛車的運輸價格是10元。這種人力與財力的無休止投入顯然不是長久之計。推進共享單車治理工作,還得借助物聯網技術。

今年3月26日,上海的一名11歲男孩在ofo共享單車騎行過程中被客車卷入車底身亡,成為發生在上海的首個不滿12歲未成年人使用共享單車致死的案例。7月19日,死者父母將ofo連同肇事方訴至上海靜安區人民法院,索賠878萬元。用戶年齡管理限製工作的疏失滯後也給共享單車的推廣造成了負麵影響。

吃了一塹的ofo便於上個月推出了物聯網智能鎖,未來將逐步替代那些裝著易於被開啟的機械鎖的單車。如此一來,12周歲以下未成年人擅自開鎖騎行上路的可能性會大大降低,再輔以實名認證製度,便可把絕大多數小於12周歲的人員屏蔽在外。

其次,對比原來的有樁停放的“共享單車”,現在“隨停隨放”的共享單車,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投放市場的數量就達到數千萬輛,受到廣大老百姓的喜愛。其原因,就是“隨停隨放”的自由所帶來的方便”。

當“隨停隨放”缺乏管理時,就變成了亂停亂放,不僅給管理者和他人帶來極大的不方便,也給運營者帶來極大的困擾(目前的標配是:每1萬輛共享單車投放市場就需要50名管理人員),這最終將會給使用者帶來真正的問題(找不到車,且使用成本增加)。

由於共享單車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國家也將這一問題當作一件大事來抓,要求各地政府花大力氣來解決這一問題。目前,在所有可行的解決方案中,電子圍欄技術成了大家的首選, 有了規範的定位管理,車輛隨意停放和丟失的情況將大大減少。運營商也就再沒有必要安排大量的人手到處去尋找亂停亂放的單車了,極大地降低人工維護費用。

治理共享單車亂停亂放同樣需要物聯網助力。通過物聯網車鎖及電子圍欄技術,根據用戶是否遵守交通秩序、是否按指定地點停放車輛、是否破壞車輛等標準來評定其信用等級,對信用不良的用戶做出暫停或終止服務的處罰。航大物聯(www.leadtorch.com)相信在政策和技術的雙重作用下,此後的共享單車整治工作會收到不同於以往的明顯成效,最終推動公民素質的改善與提高。

最後更新:2017-08-13 22:23:35

  上一篇:go  MaxCompute幫助創業公司中減輕MySQL存儲壓力
  下一篇:go  物聯網技術下的智能照明發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