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的境界》——没有爆文潜质 为什么也火了?
昨天,一篇《马化腾的境界》火了。
当然,你可能没有看到,这很正常,这也不能否定它确实火了的事实。
有兴趣去的话,可以戳链接补习一下这篇文章。
作为传播行业的从业者和公众号写作者,这篇文章的火,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我做了一些研究和思考,发现了这篇文章火的一些元素。
了解了这些元素,也能了解传播和写作背后的一些门道。
你会讲,我并不干这行,了解这些,有什么卵用?
但是,你总想涨点姿势吧?总想少一些被忽悠吧?总想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吧?
如果你想,了解这些就有用。
单从标题、行文风格和文章排版来看,这篇文章完全不具备爆文潜质。
但为什么还是火了?
这背后大概有以下几个元素。
1
马化腾这个大IP
我的一个观点是,所有负责任的传播,本质上都是借势。
这篇文章借的就是马化腾的势,腾讯的势。
了解我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你可能一直没弄明白:做传播为什么要贴热点?》
2
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
文章有大量篇幅贴出了马化腾在个人朋友圈的评论。
相比于马云,马化腾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他的一些个人信息在媒体上曝光很少,甚至像张小龙等腾讯高管比马化腾的曝光都多。
所以,文章里贴出马化腾一些非常私密的个人信息,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
3
满足了人们对成功渴望的心理诉求
文章一步一步往前推理,分析腾讯是如何成功的,马化腾如何成功的,再落到马化腾的个人特质上。
对成功的渴望是人的共性,人们都希望了解成功人士是如何成功的,进而反思自己要如何成功,虽然很多时候并没有什么卵用。
4
受众人群
前面说了,这篇文章标题一般,行文风格阅读性不强,文章排版堪称粗糙,根本不具备爆文潜质。
不具备爆文潜质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会太受普通大众的欢迎。
但是它还是火了,火在哪?火在一个小圈子里。
从我观察的结果来看,确实是这样。
我朋友圈里大概两位朋友转发了这篇文章,而这两位朋友有两个相同点。
一是,他们都是财经商业领域人士。
二是,他们转发时都提到了,这篇文章火了。
这也是我为什么知道这篇火了的原因。
从文章里的评论,也可以看得出来,这篇文章的主要受众,不是爱看街边小报、《故事会》的小青年,而是有一定社会阅历,有一定身份的人群,很多人甚至都跟Pony有过亲身接触。
所以,这篇文章的受众并不是泛大众,而是某个圈子里我们所说的相对高端一点的人群。
在这个圈子里,火了。
5
内容为王
做传播的人,一定知道这句政治正确的话:内容为王。
那什么样的内容能够为王呢?
相信很多人的理解是,这篇内容要易读性强,有爆点,具有传播性。
这没错,但这只是一方面。
还有一类能够为王的内容,他们的一个特点是:能够创造价值。
从某个层面来讲,有爆点传播性强的内容,是在满足或者说迎合受众的需求;而创造价值的内容,是在挖掘出受众的潜在需求,再满足它。
这就像早些年,普通安卓机和苹果的区别。
一个是跟随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另外一个,是创造了一个新的需求。
这篇文章里所分析出来马化腾成功的特质,不是鸡汤的词句,也没有试图去把马化腾简单地脸谱化。
如文章里所说:
“马化腾的核心能力,不是一个词语能解决的。
因为他是一个人,你不可能用一个词语定义一个活生生的人。
一颗种子,是包含了很多的基因的组合,你需要用一个组合来把这个人大致界定下来。
就好像你不能用一个词语就说清楚邓小平或者任正非或者胡雪岩一样。
关注核心是关键的,但要避免把核心单纯化。”
作者没有去进行简单化的分析,而是透过一些细节,看到更本质更深层次的东西。
并最后引出了一个深邃的洞察——心力。
这是一个一般人比较难真正理解的一个词,却很有意义和价值,也让理解了这个词的人引起了很多共鸣。
这也正是这篇文章能火的核心所在:创造意义和价值,引起深层次的共鸣。
不如停下来5秒钟——于此留言,手有余香。
最后更新:2017-08-20 12:31:25
上一篇:
吴磊称呼粉丝为大妹子,网友:这是要演乡村爱情的节奏
下一篇:
吴昕帅气穿搭现身机场攻气十足,名牌腰带非常显眼!
汪涵介绍潘粤明,却遭沈梦辰抢话宣传新电影,汪涵直接怼她毫不留情
韩雪怒喷携程,没想到恰到好处,亲子园事件再次发酵!
周星驰成为票房冠军喜剧之王的秘诀只有两个字,却被讽刺人品差贪财
马云一出手网宿科技遭遇5年来大溃败 高管掀起减持比赛
马云越南煲鸡汤;搜狗昨晚纽交所上市;携程给家长两周带薪假
谢娜张杰深夜与友人聚会,娜姐孕期未改爱玩天性,准妈妈过渡期太过煎熬
与金马奖影后搭戏 吴昕评价他“有一颗老人的心” 如今终于火了
除了高晓松这些明星也晒早餐,吴昕爷们陈赫接地气最后一位才叫奢侈
谢娜怀孕3个月出门逛街,网友:和贾玲有的一拼!
就在刚才,马云哽咽了,今年这个双十一,估计他的梦想要破灭了,但叶县人民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