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55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郭敬明随便踩,许知远骂不得

拿萨义德的一句“知识分子就是公开提出令人窘迫问题的人”就想把许知远先生的一堆毛病豁免,这套路,本身就很许知远。

假如许知远算是知识分子的话,我只能说,对知识分子的要求也太低了。“质疑时代、对抗正统和教条、不唱颂歌不跪舔、怀疑一切、无惧公共讨论”,没错,这些品质都很好,但它只是成为一名知识分子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知识分子的充分条件是什么,简单说,他的着作、文章或言论达到了知识界公认的某个水准。一个学者、媒体人或者作家,如果他的着作或文章达到公认水准,就可以称他为知识分子,假如在此之外他还能不功利地参与公共讨论,还能保持独立的思考和发言姿态,那当然更加分。但是反过来,假如一个人只有姿态,为了对抗而对抗,为了质疑而质疑,或者始终对抗质疑不到点子上,而它的着作和文章又在水准之外,那他不但不能被称作知识分子,被人骂也就很正常了。

急着给许知远先生辩护的各路人马,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这个事实其实说起来比许知远先生的节目更尴尬,那就是,许知远的书和文章,再如何给他面子,充其量就是个二流水平吧。摆在流行作家或者专栏作家行列里,也许十年前还有文本的特色,在今天,他甚至都算不上第一流专栏作家。

因为他是许知远,他是一个敏感多疑的公知,所以,他的不合时宜,他近乎自恋和偏执的“尬聊”,就是可以被原谅,甚至,应该是被鼓励的,因为我们时代太不缺马东这样的圆滑人物,恰恰需要许知远这样让人尴尬的人。这种辩护逻辑,暴露了本国朋友圈辩论大赛常见的没逻辑。对读者或者观众来说,没有人有义务包容一个跟不上趟的主持人。顺便说一句,很多人惊叹中国人甚至一些所谓知识分子在很多问题上的没逻辑,其实中国人聪明得很,哪里会没逻辑,你看到的没逻辑只是故意没逻辑,要站队,要考虑人情世故,或者要顺便为自己辩护,就跟本国大学常见的辩论赛一样,所谓逻辑,先看你站在哪一边。

其实吧,对很多知识分子,我们还是会宽容的。比如,陈独秀在八大胡同嫖妓,张五常先生据说在广东嫖妓,大家觉得,名士风流,原谅他咯,但是你换薛蛮子、黄海波或者王全安试试?为啥,因为人家陈独秀和张五常的文章牛啊,牛到有一些怪癖我们都觉得可爱。鲁迅刻薄,周作人附逆,郁达夫暴燥,胡兰成滥情,奈保尔家暴,萨特搞女学生,海德格尔拿纳粹钱,谁都有些毛病,可是,人们多数也是选择宽容的。这样说有些残酷,但事实就是如此:许知远先生的成就还远远未到让人可以忽视他的一些毛病的程度,他的着作、文章达到的水平和他在公共场域里的姿态并不相符。

关于许知远式的“对抗和质疑”,多说两句:

其一,对抗和质疑一定要放在公共镜头之下么?我在陈寅恪、费孝通、田余庆、高华、瞿同祖等等太多先生的着作下都看到了对抗和质疑,他们产生的影响也更长远,但老先生们几乎都是寂寞生前身后。而那些公共镜头下的很多所谓对抗和质疑往往太过肤浅和偏狭,以至于让人生疑。我总觉得,许知远式的对抗和质疑要么是种表演,要么已经成了一种与生俱来的病。

其二,就算在公共场域的对抗和质疑,也得分场合,质疑者也要有充分的准备,同时,质疑难道一定得是拧巴着来么,完全可以是一种圆润的方式啊。胡适始终是他的时代的批判者和质疑者,但人家也一贯春风和煦、不疾不徐,起码不会尬聊吧。陈丹青可以算是本时代最敢言的了,被他刻薄的人估计都想掐死他,可人家公共场合的起承转合都很得体,发表意见的领域也都是有底气有发言权的,嬉笑怒骂,分寸恰当。

方韩大战时,我批评过韩寒,如今批评许知远还是基于同样的逻辑。许知远和韩寒一样,最大的问题是太过浮夸,没有“老实头”的精神。我的意思是,假如你把自己定位或者大众把你推到了“公知”的位置上,那么就请你老老实实去做点学问,多读点书,仔细研究,发表符合这个身份的着作、文章或言论。我们藏丕人物的基本出发应该是一个人在它的领域付出的努力和达到的成就,而不是他的姿态以及他有多少粉丝。相比许知远还保留的一些木讷,韩寒其实更鸡贼,他的文章比许知远更差,但他拿到了比许知远更多的好处。

所以,我一直觉得郭敬明怪不容易的。郭敬明从没有说我是一个公知,他也很少轻狂地发表公共意见。他对自己的定位一直是一个青春小说作家和一个文化商人。这是很诚实的态度,不篡越自己的身份,也不做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说自己不了解的话,而郭敬明在自己的领域,其实相当勤奋和努力。试想一下,假如郭敬明也时不时发表一些公知言论,是不是今天在舆论场上的友军就多很多了呢。抛开价值评判,我恰恰觉得,郭敬明这样的人恐怕更靠谱。但是如你所见,郭敬明随便踩,许知远骂不得,嗯,这就是本国公知界的政治正确。

最后更新:2017-09-02 11:53:47

  上一篇:go 王俊凯大学室友曝光 颜值气质不输大明星分毫
  下一篇:go 马云爸爸和小马哥马克·扎克伯格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