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55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郭敬明隨便踩,許知遠罵不得

拿薩義德的一句“知識分子就是公開提出令人窘迫問題的人”就想把許知遠先生的一堆毛病豁免,這套路,本身就很許知遠。

假如許知遠算是知識分子的話,我隻能說,對知識分子的要求也太低了。“質疑時代、對抗正統和教條、不唱頌歌不跪舔、懷疑一切、無懼公共討論”,沒錯,這些品質都很好,但它隻是成為一名知識分子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

知識分子的充分條件是什麼,簡單說,他的著作、文章或言論達到了知識界公認的某個水準。一個學者、媒體人或者作家,如果他的著作或文章達到公認水準,就可以稱他為知識分子,假如在此之外他還能不功利地參與公共討論,還能保持獨立的思考和發言姿態,那當然更加分。但是反過來,假如一個人隻有姿態,為了對抗而對抗,為了質疑而質疑,或者始終對抗質疑不到點子上,而它的著作和文章又在水準之外,那他不但不能被稱作知識分子,被人罵也就很正常了。

急著給許知遠先生辯護的各路人馬,忘記了一個基本事實,這個事實其實說起來比許知遠先生的節目更尷尬,那就是,許知遠的書和文章,再如何給他麵子,充其量就是個二流水平吧。擺在流行作家或者專欄作家行列裏,也許十年前還有文本的特色,在今天,他甚至都算不上第一流專欄作家。

因為他是許知遠,他是一個敏感多疑的公知,所以,他的不合時宜,他近乎自戀和偏執的“尬聊”,就是可以被原諒,甚至,應該是被鼓勵的,因為我們時代太不缺馬東這樣的圓滑人物,恰恰需要許知遠這樣讓人尷尬的人。這種辯護邏輯,暴露了本國朋友圈辯論大賽常見的沒邏輯。對讀者或者觀眾來說,沒有人有義務包容一個跟不上趟的主持人。順便說一句,很多人驚歎中國人甚至一些所謂知識分子在很多問題上的沒邏輯,其實中國人聰明得很,哪裏會沒邏輯,你看到的沒邏輯隻是故意沒邏輯,要站隊,要考慮人情世故,或者要順便為自己辯護,就跟本國大學常見的辯論賽一樣,所謂邏輯,先看你站在哪一邊。

其實吧,對很多知識分子,我們還是會寬容的。比如,陳獨秀在八大胡同嫖妓,張五常先生據說在廣東嫖妓,大家覺得,名士風流,原諒他咯,但是你換薛蠻子、黃海波或者王全安試試?為啥,因為人家陳獨秀和張五常的文章牛啊,牛到有一些怪癖我們都覺得可愛。魯迅刻薄,周作人附逆,鬱達夫暴燥,胡蘭成濫情,奈保爾家暴,薩特搞女學生,海德格爾拿納粹錢,誰都有些毛病,可是,人們多數也是選擇寬容的。這樣說有些殘酷,但事實就是如此:許知遠先生的成就還遠遠未到讓人可以忽視他的一些毛病的程度,他的著作、文章達到的水平和他在公共場域裏的姿態並不相符。

關於許知遠式的“對抗和質疑”,多說兩句:

其一,對抗和質疑一定要放在公共鏡頭之下麼?我在陳寅恪、費孝通、田餘慶、高華、瞿同祖等等太多先生的著作下都看到了對抗和質疑,他們產生的影響也更長遠,但老先生們幾乎都是寂寞生前身後。而那些公共鏡頭下的很多所謂對抗和質疑往往太過膚淺和偏狹,以至於讓人生疑。我總覺得,許知遠式的對抗和質疑要麼是種表演,要麼已經成了一種與生俱來的病。

其二,就算在公共場域的對抗和質疑,也得分場合,質疑者也要有充分的準備,同時,質疑難道一定得是擰巴著來麼,完全可以是一種圓潤的方式啊。胡適始終是他的時代的批判者和質疑者,但人家也一貫春風和煦、不疾不徐,起碼不會尬聊吧。陳丹青可以算是本時代最敢言的了,被他刻薄的人估計都想掐死他,可人家公共場合的起承轉合都很得體,發表意見的領域也都是有底氣有發言權的,嬉笑怒罵,分寸恰當。

方韓大戰時,我批評過韓寒,如今批評許知遠還是基於同樣的邏輯。許知遠和韓寒一樣,最大的問題是太過浮誇,沒有“老實頭”的精神。我的意思是,假如你把自己定位或者大眾把你推到了“公知”的位置上,那麼就請你老老實實去做點學問,多讀點書,仔細研究,發表符合這個身份的著作、文章或言論。我們藏丕人物的基本出發應該是一個人在它的領域付出的努力和達到的成就,而不是他的姿態以及他有多少粉絲。相比許知遠還保留的一些木訥,韓寒其實更雞賊,他的文章比許知遠更差,但他拿到了比許知遠更多的好處。

所以,我一直覺得郭敬明怪不容易的。郭敬明從沒有說我是一個公知,他也很少輕狂地發表公共意見。他對自己的定位一直是一個青春小說作家和一個文化商人。這是很誠實的態度,不篡越自己的身份,也不做自己沒有把握的事情,說自己不了解的話,而郭敬明在自己的領域,其實相當勤奮和努力。試想一下,假如郭敬明也時不時發表一些公知言論,是不是今天在輿論場上的友軍就多很多了呢。拋開價值評判,我恰恰覺得,郭敬明這樣的人恐怕更靠譜。但是如你所見,郭敬明隨便踩,許知遠罵不得,嗯,這就是本國公知界的政治正確。

最後更新:2017-09-02 11:53:47

  上一篇:go 王俊凱大學室友曝光 顏值氣質不輸大明星分毫
  下一篇:go 馬雲爸爸和小馬哥馬克·紮克伯格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