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無人商店未來5年或將爆發 帶動傳感器迎來新藍海
中國無人商店未來5年或將爆發 帶動傳感器迎來新藍海!隨著人工智能、機器視覺等新興技術的逐漸成熟,以無人零售為代表的新零售受到各大電商平台及知名品牌的關注。從亞馬遜(Amazon)的Amazon Go到阿裏巴巴的“淘咖啡”,無人商店旋風席卷而至。一些中小型創業公司憑借其人工智能技術也逐漸嶄露頭角,無人商店有望成為繼共享單車之後,下一個物聯網爆炸型應用。
淘咖啡實體店無人結算解決方案,將阿裏電商板塊灌注到線下消費場景
艾媒谘詢(iiMedia Research)數據顯示,2017年無人零售商店交易額預計達人民幣(以下單位同)389.4億元,未來五年無人零售商店將會迎來發展紅利期,2020年預計成長率可達281.3%,至2022年市場交易額將超人民幣1.8兆元。
2017年中國無人零售商店用戶規模僅有600萬,未來五年用戶規模將大幅增長。至2022年,用戶規模可達2.45億人。
從經營角度來看,無人便利店能夠減少人工成本,擴大應用場景,同時具備可規模化複製能力。從消費需求來看,無人便利店的消費習慣在年輕一輩消費族群的體現很明顯,甚至在富裕階層也體現的越來越明顯。
業者相繼推出無人商店,例如便利蜂、羅森無人化便利店等。TakeGo無人店 2017年2月份在北京芝麻信用大會上亮相,由深蘭科技推出的快貓智能零售係統實現; 歐尚、大潤發等大型超市開始嚐試BingBox無人店模式。
2017年6月,深蘭科技聯合螞蟻金服,支付寶,英偉達等發布了三款TakeGo無人店技術,娃哈哈更與深蘭科技則簽訂3年10萬台TakeGo無人店協議。隨後,伊利也計劃在2,000多個小區內推廣和深蘭科技合作推出的無人便利微店。
在2017淘寶造物節上,阿裏實驗室籌劃已久的無人零售計劃“淘咖啡”正式亮相。它是一個占地達200平方米的實體店麵,將集商品購物、餐飲於一身,可容納用戶達50人以上,免去排隊、無需掃描、甚至不掏手機的線下快閃店。
淘咖啡試圖通過一體化的實體店無人結算解決方案,賦予實體店和在線一樣創造便捷高效體驗、依靠數據進行智能化運營的能力,形成在線線下貫通的死循環,將阿裏巴巴電商板塊的核心能力灌注到線下消費場景。
相較於Amazon Go,淘咖啡把支付功能設計在了分拆到了離店時的“支付門”上,貨架區則是用視頻信息捕捉來優化運營,幫助結算。涉及的技術包括多攝像頭與傳感器結合、計算機視覺、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方麵。
具體場景中,生物識別等技術負責對顧客進行身份驗證與淘寶ID綁定;走進貨架,拿起商品還有數據追蹤,用以記錄貨架的庫存狀態和消費者購物時的心情走向;“結算門”則會有圖像識別技術等。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無人店有兩類,一類是機器視覺技術無人店,一類是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與部分自動售貨機組合。Amazon Go、淘咖啡及 TakeGo可劃為第一類;第二類則主要是7-11、羅森無人店等。
機器視覺就是用機器代替人眼來做測量和判斷,將被攝取目標轉換成圖像信號,傳送給專用的圖像處理係統,得到被攝目標的形態信息,根據像素分布和亮度、顏色等信息,轉變成數字化信號,進而根據判別的結果來控製現場的設備動作。
RFID技術則用於三大流程處理:預識別模式、免識別模式和全開放模式。預識別模式是指消費者需先進行身份識別後方可進行購物;免識別模式是指消費者無需進行身份識別即可進行商品購物,進入後門禁自動死鎖,在支付成功後門禁開啟;全開放模式是指消費者可自由出入店內,在選擇商品並掃碼完成支付後出店。
此外,語音識別也是目前一些無人零售店有用到的技術。例如近日發布的天貓精靈X1所采用的自然語言處理以及聲紋識別技術等。更多最新動態:OFweek傳感器網
最後更新:2017-07-19 17: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