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64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马化腾怼上朱啸虎,投资人早已不只是副驾驶

有些人就是吵个架也能上头条,比如马化腾。

昨天一组朋友圈的评论截图,在朋友圈、微博乃至各个媒体上都流传开了。朋友圈的主人是朱啸虎,金沙江创投合伙人,他当天发了一条名为《艾瑞:ofo活跃用户、用户增速远甩摩拜》的朋友圈,并点评说:和街头实际数据的感觉基本一致。这招来了一个重要人物的非议,马化腾直接评论:没有必要因为自己投资了而歪曲(事实)。

*马化腾在朱啸虎朋友圈开怼。

这场借由朋友圈爆发的争论,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摩拜和ofo江湖地位之争的一个表现。由此引发的后续争论,还在持续之中。站队的有说马化腾耿直的、有给朱啸虎点赞的;用户则在吵,摩拜和ofo到底哪个更好用;懂点技术的,在继续分辨哪个才是真的哑终端、信息回传路径是怎么一回事;也有脑回落更复杂的,则在揣测这两家的投资逻辑更靠谱些。

一方是投资圈出了名的大炮,另一边则是中国互联网世界里的大神,说到底都是超级网红,因此看热闹的尤其多。不过上面任何一个维度上的争论,我都参与不了,衡量标准的多元性、数据来源的不统一,从来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重要原因。我所好奇的是:在两位大人物吵嘴的浮沫之下,不是投资人“代表”被投企业的层级又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么?因为小马哥的参与,投资人站出来为被投公司讨说法的流行新趋势,也浮出了水面。在此之前,他们为被投企业吆喝已经是“新常态”了。

马化腾和朱啸虎,分别是摩拜和ofo背后的金主。对于摩拜,腾讯现在已经重仓其中。就在这个6月,腾讯领投了摩拜的E轮融资。而去年10月和今年1月,腾讯还分别参投和领投了摩拜的C轮和D轮融资。这三轮总计投入的资金量约为4-5亿美金。反观朱啸虎,他所在的金沙江创投,不仅领投了ofo的A轮融资,也跟进了后续B轮和C轮融资。

老派的投资人,肯定对发生的这一切都非常不适应,无论是为被投公司站台、做市场公关,还是和他人打嘴仗。在经典论述中,做投资是“一场和自己的战争”。就在前一段时间,我在问一位资深投资人怎么看待市场竞争时,他依然这么回答我。如果这是真的,那说服自己就够了,干嘛要和别人吵?也许也是基于这个理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少出现有投资人公开批评别人的投资项目。

那么过去几年中,投资人们经历了什么,使得行业里出现了如此不同的潮流?或者说,马化腾怼上朱啸虎,和摩拜、ofo所在的行业属性有没有关系?它们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成长为超级公司、它们都想尽可能尽快抢夺关注度,它们在一个赢家通吃的市场上。知名度、势能更高的投资人一吆喝,效果和起效果的路径,可能都比企业自己说要好得多。

*开怼这事也要看功力。

这么看来,投资这回事是越来越难做了。一个不会替被投企业吆喝的投资人,不会是好基金。小马哥这次为摩拜讨公道的做法,估计会给一堆VC、PE的投后工作带来巨大压力:连低调的小马哥都出来为被投公司说话了,其他投资人还有什么借口?

投资圈正在发生的这种变化,可能导致创业者和投资人之间的关系要重新被界定。一年多前,PayPal黑帮的两位成员,彼得·蒂尔(Peter Thiel,PayPal联合创始人)和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PayPal执行副总裁),还有红杉资本的沈南鹏曾经就此讨论过,他们把创业公司比作是一辆车,他们认为创业者应该是驾驶员,而投资人的位置则是坐在副驾驶座看地图、出谋划策的,包括提醒“该加油了、该修车了”。

从摩拜、ofo的例子看,这两辆车一定是有天窗的。开车的还是创业者,不过投资人除了要看地图、纠偏外,还要时不时从天窗里探出头来,指出别人的车开错道了,当然还要为自己摇旗呐喊。

相对于原本更专注于投资的VC和PE投资人,产业出身的投资人应该更能胜任这份工作吧。毕竟怼人和互怼,他们中谁没有个十来年的历史经验呢?尽管嘴仗并没有分出胜负,不过其中一方已经表示这是一个深刻教训:朋友圈不能聊天。

题图:象征自由的少女,才能引导人民发起七月革命。

投资人们,你们压力大吗?

最后更新:2017-08-31 22:58:55

  上一篇:go 明星面对偷拍,张柏芝双手点赞,鹿晗无奈作揖求放过!
  下一篇:go 郑爽连续熬夜“心脏受不了了”,难得深夜吐露脆弱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