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精準醫療打造全新的醫療健康時代
隨著智慧醫療的飛速發展、和大數據分析工具日益完善,基因測序技術的不斷提升,我們正進入全新的醫療健康時代——精準醫療。精準醫療是一種基於“個人”的定製醫療模式,其以個體的組學信息和遺傳信息為基礎,以環境、生活方式、既往病史及診療方式等為跟蹤對象,搜集全方位、可量化、有前瞻性和時效性的個體數據,通過數據的綜合分析、挖掘形成有價值的醫學信息,最終設計出針對個體的最優解決方案。
隨著精準醫療被納入中國“十三五”規劃, 健康中國升級至“國家戰略”,精準醫療則呈現出多點開花的局麵。目前我國精準治療可以應用在分子診斷、基因測序、細胞治療、醫療機器人和抗體藥物,這些都可以作為精準醫療的一個子領域。
其中,基因測序是建立“組學”大數據庫和分析的基礎,直接推動精準醫療實現“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基因測序技術憑借靈敏度高、精度和通量高、價格低廉等優勢,成為基因檢測技術中獲取人體基因組數據的主流技術,通過將基因組數據與無線生物傳感器獲取的生命體征信息(如血壓、心跳、腦電波、體溫等),成像設備中的個體信息(如CT、MRI、超聲等)以及傳統醫學數據相結合,精準醫療為個體提供全新的定製醫療。
而我國慢性病患者人數快速增長,對精準醫療有著迫切需求。推動精準醫療需求。目前我國每年310萬癌症新增案例,高血壓患者達2.6億,糖尿病患者超過1億人,糖尿病潛在人群1.5億;每年220萬癌症死亡案例和300萬心血管疾病死亡案例。上述疾病通過傳統方法難以根治或治愈,對精準醫療有著迫切需求。
對於醫生來說,以往由於對患者劃分不夠精準,而把所有認為可能有效果的藥物、治療手段都試一遍的治療方式將大大減少。在精準醫療技術支撐下,根據靶點再進行化合物的選擇和配置,會節省大量的資金和時間成本,避免盲目研發帶來的巨大浪費,從而減輕患者成本負擔。
不過,從目前精準醫療的探索來看,除了降低成本的優勢之外,還有一個優勢就是能夠極大地提升對病人治療的有效性,降低一些非必須藥物、治療手段的副作用。國家政策助推下,精準醫療正迎來顯而易見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最後更新:2017-08-13 22:4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