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51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微信之父张小龙:怎样做简单的产品经理?六

再举一个例子说人性化的用户交流——如何把邮箱系统管理员改为具象的产品经理。

我们邮箱里经常会发一些系统邮件,管理员的邮件给用户。事实上我相信很多业务也会发送邮件出去,提醒用户之类的。

有一天,我们把这个格式改了一下,很多用户觉得感觉非常好。什么改了一下?以前是系统管理员这样的邮件,把它去掉,改成我们具体的一个产品经理人的 名字和他的图象。这样的话,用户每收到一个邮件,全部是一个邮箱的产品经理发过来的,并且有他自己的图象、名字、落款和日期。这就像有一个服务专员给你发 邮件,而不是一个系统管理员,后者纯粹是垃圾邮件。

我觉得这在我们很多产品里可以推广一下,用户的被认同感非常好,用户会觉得我在跟这个产品后面的人一对一交流。其实成本很低,你就是把一个产品经理人的头像拍个照片放上去就完了。所以我们做产品,是我们和用户交流的媒介,这一点很重要。

我们都知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腾讯的产品这么低端、这么低龄化,为什么高端用户都不用?因为我们总是在想忽悠那一些小孩 子。这里暴露出一点,很多人在做产品的时候都以为我们的用户是一些低龄用户,我们要描述他们的需求来做,然后尽可能的往幼稚这个方向去做。

我们不是这么认为的,不管做邮箱还是微信。当时,甚至邮箱都考虑过要不要专门做个幼儿版或者少年版,再做个老年版和中年版,我们认为这是没有必要 的。我们只做一个版本,这个版本是老少通杀的,最后用户很认可。商务的人会觉得用邮箱很好用,然后一直到小学生,他也会觉得这个满足他的需要,他用起来很 好。

我们在iPhone里也同样看得到这样的例子,所以并不存在我们一定要故意的把产品做得低龄化、幼稚化。我们自己并不是一些低龄的人,为什么要那样 去做东西?如果那样做,我们引过来的用户也是那样一个群体。自然原则这里就不讲太多了,但是稍微提一下。如果举个例子来说,我会认为Windows是一个 不自然的平台,这是从它的体验上来说,迈克尔·杰克逊我觉得会更加自然。虽然经常因为苹果机的用户耽误了很多时间,但是我还是不愿意切换到Windows 里面去。虽然说我自己用了很多年Windows,我在Windows里也算是个开发专家,但我好几年前转到苹果平台以后,就发现Windows设计得非常 不人性,这是很大的一个问题。举一个例子,在Windows里有一个专门的“程序管理器”来管理要卸载哪些程序、安装哪些程序,普通用户还专门去卸载,这 个挺有难度,但是我们在iPhone里是怎么卸载程序的?常按并删了就没有了。你不会看到有一个“程序管理器”在那里,不会看到“卸载”两个字。而且你常 按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图表在那里晃动,为什么在晃动?表示不稳定状态,表示你可以操作。我后来看那个解释,解释得非常好,他说表示那些表情在哀求你不要删 掉我。如果你把那个图标画成一张脸,你会发现确实是这样,在抖啊抖。

这里再提供一个观点,是说我们只做一件事情,一个产品只能有一个定位,或者说一个主线功能。

我们经常会想到要做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提供两个功能服务给用户,然后我们就在屏幕上放两个按钮,这个按钮是A,那个按钮是B。我们甚至已经预估到第一个按钮会有60%的人点,第二个有40%的人点。这样的界面我相信在我们产品里面非常非常多,但这是不好的。

比如说一个Windows页面或者一个客户端页面,我们尽可能在一个界面里只有一个主要的按钮,这个按钮非常显眼。然后用户到这里基本上不用思考, 点这个按钮就行了。如果一个界面里并排着两个或者更多的按钮,说明有问题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家可以回去检查一下我们有多少界面里并排着有两个以上按钮 的,这都是有问题的,意味着这个界面以后有一个分叉路口,用户要做思考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我们没有给他任何的暗示,就是这样子。

就像我们经常会签署一些文件,其实体验做得很不好,因为是甲乙双方来签,你要思考一下到底签左边还是右边,你要看里面的字。这就像两个按钮一样,假 如我们换一种方式,把你要签的圈起来或者标个颜色,写个字,请你签这里,你就很清晰。所以在我们的界面里也是,即使一个屏幕有多个按钮,我们会标一个默认 按钮,它是绿色的或者是加重的,使得你进来以后只会点这一个按钮,其他的可以忽略掉。

所以在这里我们会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你这个版本做了10个功能的替换,你想一下10个功能都上线以后,它们各自对用户带来的帮助有多大?如果 你真的想这个问题,你会发现其实你做其中两个功能就够了,做其他8个功能的时间让同事放假去旅游真的会更好一些。也就是说,我们做了很多事情是浪费的,这 里就提到一个“基架”的重要性。

开发的同志都知道,我们加的东西越多,将来维护的麻烦就越大,而且你还去不掉——哪怕只有很少的用户在用,但是你就去不掉,这挺可怕的。所以有时 候,我们的产品经理经常是在做坏事,不是做好事,因为他拼命引入新的功能进来,后面反正又不用自己写代码就不管,然后就把开发的累死了。运维的也很累,因 为东西越来越多以后,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后来我对待我们的产品经理方法很简单,我说我对你所有的提议不说“不”,一般是不会错的,因为这个错的概率只 有0.01%、0.1%那么大。但是如果我任何一次说“可以”,错的概率非常大,往往超过80%可能是错的。单从概率上来说,真的是这么一回事情。因为我 们要冒出一个想法来太容易了,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个东西是否一个正确的想法,就太难了。我们开一下午头脑风暴的会议就可以冒出无数的想法。

最后更新:2017-04-03 12:56:38

  上一篇:go Coursera Scala 2-2:Curry函数
  下一篇:go 理解并使用Doc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