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72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管理中第一可怕之事(1) .

如果讓每個人選一個管理(包括項目管理和部門管理)中最可怕的事,答案想必不盡相同。

有的人會老生常談的選溝通不暢,有的人會選文化衝突,有的人會選資源不足等等。

但就我個人感受,第一可怕的事是說了不做,流行點的詞可能叫執行力。


典型的場景是規則流程定義了一大堆,一到做的時候這些東西就都放在一邊了。

每個人都按自己的習慣來,各行其是。

這很可怕,會導致無政府狀態,做的人因為看不到改善而抱怨,管理者會因為看不到未來而絕望。

比如說我們周圍路總修不好,對此大概沒人認為是個技術問題---偷工減料怎麼也不是技術問題。

總結之後可能發現,“啊,這和層層轉包有關係。應該禁止。”

接下來製作各種規則,禁止轉包。

但不去執行,或者說執行的不好,那結果就很簡單---幾十年下來路還是修不好。


這類問題複雜麼?我們可以說它不複雜,我感覺隻要是正常智商的人都能認識到問題的本質。

這類問題簡單麼?我們很難說它很簡單,簡單的話怎麼幾十年還搞不定。


當帶隊去做事情的時候,有些問題和上麵講的很類似,一些基本的小步驟總是出問題,最終無形的累加項目風險。

比如說:大多項目組會要求有會議記錄這東西。各種Review都要有記錄,關鍵的會議也要有記錄。

這絕對不是個不好理解的事。

但人員一多,會議一多,執行上就很容易走樣。

這個會議不太關鍵,不寫應該沒關係吧。

就這麼一個條目,寫了也沒什麼意思。

諸如此類。


說了不做的問題很複雜,上麵是最簡單的例子,接下來看一個複雜點的。

在國內,家長製還是有一些遺風在的。

很多的人並不會直接違反上司的指示。

所以會形成一種很特別的局麵:

如果指示是把這張椅子從會議室A挪到會議室B,那麼這事基本上會立刻被執行。

如果指示是請按某某規則辦事,那麼執行上大致會被打點折扣。

如果是“積極工作”(類似不要貪腐)這類指示,那執行程度可能就會變成0

這個情形下貌似執行程度還行,但其實是沒執行力的。


執行這件事情其實很複雜,其成因也往往並不是單純的經理有問題或者員工有問題,這次開個小頭,接下來主要探討下這個問題。

最後更新:2017-04-03 07:57:16

  上一篇:go activity的啟動模式和棧管理
  下一篇:go 團隊管理中的第六人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