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12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物聯網普而不及 仍缺殺手級應用

物聯網作為一個正蒸蒸日上的新市場, 有數據預測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市場將達到1.7萬億美元。近日在上海舉行的2017MWC上,物聯網也成為了最熱門的主題,40餘家參展企業紛紛展示物聯網在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智能製造等各大領域的應用。

從2005年至今已有12年,12年來聲勢或不如當初浩大,不過也從未有人看壞此一技術的發展。物聯網的使用者則不隻一般民眾,許多物聯網的建置目的是產業應用,像是工廠裏的機台、物流業裏的配送車輛,這類建置對一般民眾來說,其獲益是間接的,就算是身邊會用到的物聯網係統如家中的電表、家電,其需求意識也並不直接,因此其需求特色是隱性。

目前的技術發展與係統廠商的市場策略來看,物聯網的主要應用領域包括家庭自動化、遠程健康照護、工業控製、商業應用、及環境監控5大類,這5類應用模式分別可以對應到家庭、工業、商業、及自然環境等4種場域,其中,遠程健康照護的對象通常是指家中慢性病患與年長者,因此其應用場域可歸類於居家環境中。

居家環境:
  物聯網應用於家庭自動化主要是為了追求舒適、節能與安全,包括智能電表、家電設備自動控製、情境控製等,都是常見家庭物聯網應用模式;隻要將傳感器設置於冰箱、微波爐、調光器、控製麵板、溫度計等家用設備,讓用戶透過網絡進行遠程遙控,例如:定時啟動∕關閉燈光裝置,或是依據傳感器感應結果,自動調整空調設備,就能兼顧居家舒適與安全性。
  遠程健康照護應用物聯網則可以確保家中慢性病患與年長者的安全,由於傳感器具備感應及數據處理的功能,借助各種生理傳感器,可以檢測與紀錄病患的血氧濃度、心跳、血壓等生理信息,作為醫師日後看診用藥的參考,也或者應用環境傳感器,提早察覺家中年長者是否遭遇危險(如:昏倒、走失),以便及早處理、降低後續處理成本。
  工業環境
  工業現場應用物聯網目的在於監控機台設備或生產線的運作狀態,實時回報特殊狀況,提升作業效率及良率,也或者監控作業現場,例如:空氣質量、電力箱溫度等,確保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
  商業環境:
  商業環境應用物聯網的目的與居家環境頗為類似,都是為了追求舒適、節能與安全,另外在傳統農漁牧產業上,物聯網所建構出來的無線感測網絡可以自動監控環境變化,並整合自動控製設備進行微調,讓作物或動物能夠在最佳環境中成長,例如當傳感器偵測到魚塭的水溫過低,便透過控製器啟動加熱裝置,避免池內的養殖魚凍死。
  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監測是物聯網目前應用最多的領域,目前已有相關機構透過物聯網,或是監控海洋、森林等環境的汙染狀況,另外,應用傳感器偵測橋梁安全,避免斷橋風險是目前相當熱門的應用模式,若進一步針對山地地理環境來看,最適合的物聯網應用就是土石流警戒,愈早偵測出土石有滑動崩落的風險,愈能做好災害防治的準備,也才能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避免再度發生滅村慘劇。

觀察上述物聯網技術應用,多數領域的發展都尚待時間成熟,業界目前的看法是,、先找出殺手級應用,建立示範作用,再將其模式逐步複製到其他領域,但要選擇哪個領域作為殺手級應用?業界看法卻莫衷一是,家庭自動化、樓宇自動化、遠程控製、節能相關應用等,都是可能的殺手級應用,其中,家庭自動化的發展最被看好,但從使用端來看,家庭自動化相關的物聯網產品必須定位在消費性商品,消費性商品成功的關鍵在於價格夠低、商品標準化,這兩項恰恰都是目前物聯網極待突破的瓶頸。家庭自動化要成為殺手級應用的可能性反而最低。

深圳北航物聯網研究院(www.buaaiot.org)相關人員表示智慧生活是未來必然的發展趨勢,隻要能突破這些瓶頸,物聯網在家庭自動化的市場上定然大有可為。

最後更新:2017-07-21 15:02:41

  上一篇:go  Terraform中DataSource的深度分析
  下一篇:go  新一代藍牙5標準開啟 會成為物聯網的最佳選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