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靜下來後 互聯網醫療如何才能實現優質平等的醫療服務?
冷靜下來後 互聯網醫療如何才能實現優質平等的醫療服務? 互聯網醫療公司從誕生那天起,就打著顛覆傳統醫療模式,讓更多的患者享受到優質平等的醫療服務。我隻能說,願景很好,能不能實現是另外一回事。
從今年2月,國家禁止在網絡售賣專家號後,依靠賣號盈利的公司,又倒了一批。能活下來的,都是資金實力比較強,或者後續資金實力比較強,政府關係維護較好的企業。
互聯網醫療企業現在很少有人出來說顛覆傳統醫療了,他們首先要麵對的,是如何盈利,如何活下去,度過資本寒冬。
為什麼會有資本寒冬,因為生意不好做,VC們已經不是前幾年那般容易頭昏腦熱了。講個故事給你幾千萬,講個情懷給你一個億。那個日子已經一去不複返了,他們越來越理智和清醒,怎麼去用小錢賺大錢,四兩撥千斤,他們也越來越專業。
互聯網醫療企業如何盈利?
首先要解決的是需求問題?或者大家說爛了的痛點。
專家號賣不成了,網上問診盈利?你別逗我了。
網上問診的醫生層低較低,一般為住院和主治為主,高年資的醫生沒有時間和精力在網上問診,另外,高年資的醫生在物質方麵,也不缺。
你能給高年資醫生,也就是副高及醫生級別醫生帶來什麼?
錢,對不起,我有。名氣,對不起,我也有。
所以,互聯網醫療企業目前能做的,不是再開發低年資醫生,也不是開發高年資醫生。而是怎麼解決醫生用你的APP和網站的問題,解決他們時間精力有限的問題。
這個矛盾能解決嗎?能,退休沒有返聘的高年資醫生可以作為突破點,另外在醫生中尋找醫術精湛、但名氣不大的年輕醫生,以及尋求國家級專家的支持,以醫生助手或者經紀人的形式出現,或許這個問題就能解決一些。
一句話:重點突破,合力收網。
另一方麵是患者或使用者,也叫用戶。國人的就醫習慣不是一兩天就能解決的,互聯網醫療的主要用戶,還是年輕人,也就是16-40之間,會使用互聯網,相信互聯網醫療的人。請注意,兩個字:相信。
人的信任,不是一兩天建立起來的,要麼從出生起就在用,要麼後天培養。互聯網醫療,明顯屬於後者。
目前國人還沒有習慣使用互聯網就醫:餘下全文
最後更新:2017-07-14 17: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