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03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盤點新零售中使用的各種物聯網技術

最新市場研究,前期是由醫療健康和汽車行業的增長直接帶動了全球物聯網芯片市場的發展,隨著物聯網技術在各行各業應用的不斷深入,零售行業預計將後發製人、超越其它領域,成為IoT應用的主導行業之一。

_

新零售的“新”體現在新業態、新人群和新品牌。但同時,無論怎樣形容新零售,其實真正的核心就是人、貨、場這三要素。當其他人在為“新零售”創造的新鮮業態歡唿時,我們來看看“新零售”中使用的各種物聯網技術。

目前無人商店在技術上大致可分為三個流派:

Amazon Go、淘咖啡及Take Go可劃為一個流派,采用大熱的前沿技術,比如機器視覺、深度學習算法、傳感器融合技術、卷積神經網絡、生物識別等,輔以RFID技術。

第二個流派則主要是繽果盒子、7-11、羅森日本無人店,這幾家以RFID標簽技術為主,RFID在對貨物的識別與防盜上更具優勢,該方案由來已久,技術上也較為成熟。

第三個流派則是像便利蜂、小e微店等,主要是利用二維碼來完成對貨物及付款流程的識別,優勢是成本低,與傳統零售接洽較近。

無人超市的核心在於“無人化”運營,其發展的關鍵基礎在於物聯網技術的高效運用。下麵智能產品方案商朗銳智科(www.lrist.com)小編一一盤點他們的物聯網技術應用.

基於RFID/NFC的貨品追蹤

  通過引入RFID、NFC和各類傳感器,零售商可以在每個階段跟蹤他們的貨品,有助於準確的庫存管理、成本節約和減少產品損失。根據研究,RFID可將庫存管理的準確性從63%提高到95-99%,庫存節約高達80%。麥肯錫估計,單單減少庫存一項就可節省10%的成本。

  機器視覺

  機器視覺技術的應用很多,比如它可使任何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能識別物體,用戶在超市結賬時將不再必須依靠收銀員和條碼掃描儀才能結算。

  貨架傳感器

  安裝在超市貨架上的傳感器可以感知哪些產品被拾取,然後被放回,而不是購買。收集這些數據將會更好的告知製造商,如何進行商品和包裝設計,增加銷售額。

  信標Beacons

  Beacons在顧客購物過程中,快速根據用戶需求,實現與物品位置的精準匹配。信標通過低功耗藍牙與顧客的智能手機進行交互,為不同客戶提供定製化的店內優惠。

  室內定位

  室內定位技術可幫助跟蹤商店中特定顧客的足跡,有助於零售商對顧客的購物習慣和采購模式產生深入洞察。便於零售商做出更明智的決策,例如在顯著位置放置更受歡迎的產品,更有效的重新排列商品,或提高熱銷產品的庫存水平。據預測,在4年內75%的零售商將利用基於位置的服務來提供個性化的購物體驗。

  數字標牌

  這是一種全新的媒體概念,其旨在特定的物理場所、特定的時間段、對特定的人群進行廣告信息播放。在國外,還有人把它與紙張媒體、電台、電視和因特網並列,稱之為“第五媒體”。

  電子價簽

  電子貨架標簽(ESL)是一種帶有信息收發功能的電子顯示裝置,主要應用於超市、便利店、藥房等顯示價格信息的電子類標簽。每一個電子貨架標簽通過網絡與商場計算機數據庫相連,並將最新的商品信息通過電子貨架標簽上的屏幕顯示出來,實現收銀與貨架之間價格的一致性。

  智能購物車

  在超市領域,購物車作為最常見的硬件載體,有較大機會首先進行智能化變革。

  智能按鈕

  亞馬遜和京東等公司紛紛推出智能Dash按鈕,這是一種支持WiFi的設備,自動為消費者下單,補充缺貨產品(如洗滌劑、食用油等)。

  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是新零售的核心,分析過程由兩部分組成。首先,傳感器收集大量原始數據。第二,分析軟件將這些數據轉化為可操作的洞察,改進日常業務的各個方麵。Zebra Technologies的研究顯示,78%的零售商計劃采用分析軟件預防損失和優化價格。其中,75%的零售商將把分析軟件用於銷量預測。

  人工智能

  Gartner預測,到2020年50%的零售商的客服工作將通過對話機器人完成,85%的消費者互動將實現“無人化”。麥肯錫也發現,部分零售商已經看到機器學習帶來的好處,實現庫存量減少80%,毛利率增長高達9%。

  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

  少數公司已經成功的實施了基於增強現實AR技術的虛擬試穿活動。Topshop和彪馬是第一批早期采用者,在他們的商店人們可以試穿最新款衣服,並拍照分享到社交網絡。

  無人機

  無人機的應用很多,比如沃爾瑪剛剛就獲得了一項新專利,允許無人機在商場內來回穿梭飛行,就好像一隻室內信鴿。新專利的主要想法是提升顧客的購物體驗,節省顧客尋找商品的時間,也無需等待工作人員從庫房中找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機器人

  理貨機器人、導購機器人、物流機器人…不勝枚舉。比如Simbe Robotics公司發布的理貨機器人Tally,可自行避障,在超市內四處掃描,利用自身的傳感器將捕捉到的數據進行分析。Tally會通過雲服務向零售商反饋掃描報告和建議,比如哪些商品補充上架、哪些商品定價錯誤或放置不當。物流機器人方麵,亞馬遜已擁有45,000個Kiva在全球倉庫內工作。

  物聯網支付

  物聯網支付是改變零售業態的核心,通過多種新型技術的綜合集成實現。

  生物識別

  生物識別技術主要用於根據用戶的身體特征完成身份核實,在顧客無感知的狀況下就能完成身份核實,比如不用刻意站直、正麵對向攝像頭等,可以有更好的體驗。

  智能照明和智能安防

  智能家居中用到的門磁傳感器、紅外傳感器等智能硬件,可為超市提供燈光、門禁、溫濕度的聯動調節,構建舒適的智能環境,既提升顧客體驗,又節約能源,減少不必要的運營成本。

  智能停車

停車場是實體零售企業的用戶入口,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零售企業,開始布局智能停車,幫助顧客解決快速停車及尋找車位的痛點。

隨著無人超市的火爆,能夠深度解決無人超市“痛點”的物聯網方案也將迎來新一輪爆發。雖然新零售所需的新型技術成熟度差異很大,技術疊加之後的綜合應用有待驗證,就連Amazon Go也還有很多待解問題,但是有了資本的熱捧及多股勢力齊頭並進,繼共享單車之後,下半年新零售或將成為國內創新風口,一場大混戰蓄勢待發。

最後更新:2017-08-13 22:25:52

  上一篇:go  Python判斷變量為Json格式
  下一篇:go  docker搭建大規模測試環境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