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9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諸葛亮是軍事家,也是發明家,沒改變政權覆亡,卻為後代造福無窮

諸葛亮,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是聰明與智慧的化身,更是品德和忠誠的化身。人們實在太喜歡的他了,千百年來人們不斷的給他添加神力,被塑造成了一個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三教九流無所不知,四書五經,無所不曉的神人。

是不是全才不能確定,不過諸葛亮確實算的上一個發明家,他的發明不僅得到了實際運用還流傳千古,這一切還得從他決定北伐開始。

在諸葛亮47歲時,他向後主劉禪呈上《出師表》,以表明自己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的心跡,期望得到君主的認可,開始對曹魏的北伐戰爭。

為了統一中原,諸葛亮曾經多次兵出祁山,前幾次出兵,都是因為糧食跟不上而導致退兵,於是第五次他接受了以往教訓,特別重視糧食供應。如何更好的補給糧草呢,諸葛亮開動了智慧的大腦,設計了一種叫做木牛,即改進的獨輪車作為運輸工具,用它把糧食運到斜穀口囤積備用。

公元234年,諸葛亮用他的得意發明——木牛流馬運糧,在做好充分準備後,派人去金陵,約孫權同時對魏國發起進攻,來個兩麵夾擊。他自己率領10萬大軍出斜穀口,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構築營壘,準備長期對峙,同時又分一部分兵士在五丈原屯田,跟當地老百姓一起耕種,確保糧食補給。而他的對手司馬懿也不甘示弱,率領魏軍也渡過渭水,築起營壘準備和他麵對麵叫板。但是為了確保勝利,謹慎的魏明帝還是命令司馬懿隻許堅守,不準出戰。

與此同時,孫權也答應一起合圍曹魏,便派出三路大軍進攻魏國,配合諸葛亮行動。然而劇本還是讓曹魏給修改了,魏明帝居然親自率領大軍南下,大敗吳軍。孫權沒法子北上了,諸葛亮隻好孤軍作戰。可是堅持太久終究不是辦法,拖得時間太長會造成變故,因此蜀軍很想跟魏軍速戰速決,但司馬懿固守營壘,就是不出,仗著曹魏實力最大,就是玩到底,結果雙方就這樣相持了一百多天。

有一次,司馬懿虛情假意地接待前來下挑戰書的使者,問道:“你們丞相很忙吧,身體還好嗎?”使者回答說:“丞相很忙,軍營裏大小事都親自過問。他每天早起晚睡。近來胃口也不太好,飯量很小。”使者走後,司馬懿對將士們說:“諸葛孔明食少事多,怎能支撐長久呢?”不出司馬懿所料,諸葛亮就在這年八月病故,年僅54歲。

雖然,諸葛亮沒能實現統一中原的願望,他死後不久,蜀國也被滅亡,但是他的忠義和智慧卻永遠刻在曆史的天空裏,蜀國的失敗說到底還是源於實力不濟,這也是諸葛亮無法改變的,但是他發明的木牛流馬卻在技術上進一步解決了戰場運輸糧食苦難的問題,為後世戰爭的糧草運輸提供了優質的技術保障。

最後更新:2017-08-22 14:21:15

  上一篇:go 迪麗熱巴搭檔帥哥拍雜誌,網友:這次女神形象算是全毀了
  下一篇:go 李彥宏:AI影響將遠超互聯網,百度成功機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