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4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三國時期,諸葛亮為蜀漢鞠躬盡瘁,可卻是其子諸葛瞻的死因!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劉備三顧茅廬請的諸葛亮出山輔佐,終得建立蜀漢政權,與曹魏、孫吳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劉備得到益州之後,就命諸葛亮管理益州之政務。

諸葛亮在蜀地,安撫百姓,遵守禮製、約束官員、慎用權利,對人開誠布公、胸懷坦誠。為國盡忠效力的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賞賜,玩忽職守犯法的就算是他的親信也給予處罰,隻要誠心認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給予寬大處理,巧言令色逃避責任就是再輕的過錯也要從嚴治理,再小的善良和功勞都給予褒獎,再小過錯都予以處罰。他處理事務簡練實際,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計較虛名而重視實際,貪慕虛榮的事他都不做;終於使蜀國上下的人都害怕卻敬仰他,使用嚴刑峻法卻沒有人有怨言,這是因為他用心端正坦誠而對人的勸戒又十分明確正當的緣故。

諸葛亮死後,蜀地居民多次上表為諸葛亮立廟,盡管被劉禪拒絕,但是蜀地居民紛紛私下立碑祭拜。可見諸葛亮在蜀地是多麼受擁戴。

諸葛亮為蜀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與他的兒子諸葛瞻有什麼關係呢?

這就是愛屋及烏的想法了。蜀地居民對諸葛亮敬重甚巨,也就把這種精神寄托在了諸葛亮的兒子們身上。

作為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受到當時蜀地居民的推崇。加上諸葛瞻精通書法繪畫,記憶力強,所以大家都很喜歡諸葛瞻才思敏捷。每當朝廷頒布一項好的政令,盡管不是諸葛瞻建議倡導。百姓們都會互相轉告說:“這是諸葛武鄉侯所提倡的”。因而諸葛瞻的美名受到過分渲染,有些名過其實。

這份名過其實的推崇,使得諸葛瞻本在軍事上並無大才,卻被劉禪封為任羽林中郎將,先後擔任射聲校尉、侍中等職位。在綿竹之戰中就因為其猶豫不決沒有聽從黃崇建議,占領險要高地,而錯失良機,在與鄧艾的交戰中陣亡。

諸葛瞻盡管並無軍事大才,但是其仍然有戰死報國的精神同樣被後人敬仰。但是名過其實的推崇,是蜀地居民對諸葛亮的崇敬,附在諸葛瞻身上,導致他不幸陣亡的根本原因。

最後更新:2017-10-08 01:38:17

  上一篇:go 諸葛亮和周瑜互罵對方老婆,三國演義中還有這樣的操作?
  下一篇:go 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篡漢者曹操,亂天下者劉備、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