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4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三国时期,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可却是其子诸葛瞻的死因!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刘备三顾茅庐请的诸葛亮出山辅佐,终得建立蜀汉政权,与曹魏、孙吴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得到益州之后,就命诸葛亮管理益州之政务。

诸葛亮在蜀地,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为国尽忠效力的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赏赐,玩忽职守犯法的就算是他的亲信也给予处罚,只要诚心认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给予宽大处理,巧言令色逃避责任就是再轻的过错也要从严治理,再小的善良和功劳都给予褒奖,再小过错都予以处罚。他处理事务简练实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计较虚名而重视实际,贪慕虚荣的事他都不做;终于使蜀国上下的人都害怕却敬仰他,使用严刑峻法却没有人有怨言,这是因为他用心端正坦诚而对人的劝戒又十分明确正当的缘故。

诸葛亮死后,蜀地居民多次上表为诸葛亮立庙,尽管被刘禅拒绝,但是蜀地居民纷纷私下立碑祭拜。可见诸葛亮在蜀地是多么受拥戴。

诸葛亮为蜀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与他的儿子诸葛瞻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是爱屋及乌的想法了。蜀地居民对诸葛亮敬重甚巨,也就把这种精神寄托在了诸葛亮的儿子们身上。

作为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受到当时蜀地居民的推崇。加上诸葛瞻精通书法绘画,记忆力强,所以大家都很喜欢诸葛瞻才思敏捷。每当朝廷颁布一项好的政令,尽管不是诸葛瞻建议倡导。百姓们都会互相转告说:“这是诸葛武乡侯所提倡的”。因而诸葛瞻的美名受到过分渲染,有些名过其实。

这份名过其实的推崇,使得诸葛瞻本在军事上并无大才,却被刘禅封为任羽林中郎将,先后担任射声校尉、侍中等职位。在绵竹之战中就因为其犹豫不决没有听从黄崇建议,占领险要高地,而错失良机,在与邓艾的交战中阵亡。

诸葛瞻尽管并无军事大才,但是其仍然有战死报国的精神同样被后人敬仰。但是名过其实的推崇,是蜀地居民对诸葛亮的崇敬,附在诸葛瞻身上,导致他不幸阵亡的根本原因。

最后更新:2017-10-08 01:38:17

  上一篇:go 诸葛亮和周瑜互骂对方老婆,三国演义中还有这样的操作?
  下一篇:go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篡汉者曹操,乱天下者刘备、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