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手機市場收窄 OPPO銷量為何能夠逆勢增長?
雨季過後,炎熱的夏季正在消散,初秋的涼爽讓人們煩躁的心歸於平靜。不過,手機市場依舊沒有得到片刻的歇息,收窄的市場,微薄的利潤,似乎一旦稍微有些懈怠,便會有掉隊的危險。
根據易觀國際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第二季度印度市場智能手機的出貨量為2700萬部,相比較2016年同期的2813萬部下降了4%,屬曆史首次。不過,雖然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二季度出貨量略微下滑,但是有五個手機廠商的出貨量卻逆勢上漲。其中,就包括OPPO、小米等四家國產手機品牌。
市場收窄 印度成下一個新興市場
中國作為曾經全球最大的手機市場,一度是各家品牌廠商的主戰場。隻是,基數有限,老牌巨頭加上新興企業,中國這點蛋糕已經早已被瓜分的所剩無幾。為了不被淘汰,為了不讓自己的品牌成為一名過客,除了自身產品的建設提升外,市場的挖掘是當下手機品牌的重中之重。
根據研究機構賽諾的報告顯示,2016 年全球手機出貨量達到了 14.7 億台,預計 2018 年全球手機出貨量將達 15.5 億部。其中,亞洲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出貨區域,大中華區占比高達 33%,亞太新興市場為 18%,東歐及歐亞地區有 3%。
從數據上可以看出,大中華區依舊是全球手機市場的主戰場,但是國內品牌加上三星、蘋果,讓國內市場在近兩年一直處於血海廝殺狀態。尤其是在高端市場,幾乎被三星和蘋果壟斷,國內品牌話語權很低。同時,在低端千元機市場,魅族、榮耀、小米還有一些山寨品牌你爭我搶,競爭更加激烈。在這時,印度和東南亞這些新興市場,便成了有能力出海的品牌的下一個目標。
據了解,在印度市場,目前仍然是功能機占據著主導地位,智能機發展潛力巨大,成為各大手機廠商覬覦的下一個增量市場,除了三星和蘋果以及本土廠商之外,國產手機品牌也在這兩年加入這一戰場,企圖能夠分得一杯羹。
印度手機市場收窄 出貨量同比下滑
由於地域的特殊性,政府一般都會對本土品牌製定一些保護政策,從而保證國有品牌的發展。因此,在印度市場,外來的和尚並不好念經,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就連蘋果公司也不例外。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DC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第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達到2750萬部,環比增長17.1%。在隨後的時間裏,印度市場也都保有穩定的增長。
但是,易觀國際公布的數據卻給火熱的印度市場潑了一盆冷水。數據顯示,2017年第二季度印度市場智能手機的出貨量為2700萬部,相比較去年同期略有下滑,而這也讓一些市場人士表示擔憂,認為印度市場是否已經達到飽和。
作為新興市場,印度成為各大手機品牌必爭之地。同時,印度智能手機的低基數,也給了品牌商機會。至於二季度印度手機市場出貨量為何會下滑,分析認為和印度GST稅法改革有很大的關係。據了解,2017年7月1日開始,印度開始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稅法改革。原來近20種複雜的中央稅和地方稅被統一的GST取代,印度從此進入了統一稅法時代。
GST的實施,簡化了印度的稅收製度,不過,由於GST的稅率標準並不統一,幾乎所有的商品和服務都被重新劃分到4個稅點中:5%、12%、18%、28%。
新稅法的實施加上複雜程度,導致手機廠商以及渠道商對手機的定價充滿疑慮,從而下降了一定的產量,渠道商也減少了庫,而這些不確定因素都影響了印度手機市場的出貨量。
不過,即便在這樣的情況下,依舊有五家手機品牌的出貨量大幅度增長,包括三星、小米、OPPO、vivo和聯想,而出現下滑的則主要是印度本土品牌Micromax、Intex、Lava等。
OPPO銷量逆勢增長的兩點原因
所有的個體都要依附在大環境中,市場的下滑必定對品牌會造成一定的打擊。當然,也有例外,假如市場的要求提高了,便會給上遊品牌更多的機會,渾水摸魚的反而會被淘汰。OPPO近兩年發展迅速,不僅做到了中國市場的頭一把交椅,更是衝進了全球手機市場前五。
作為最早一批進入印度市場的國產手機品牌,在同比下滑的大環境下,依舊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成為逆勢增長的一員。分析認為,一方麵原因是OPPO全渠道的發展方向以及大力的營銷。據了解,為了爭奪印度手機市場,OPPO將在今年投入上億元的營銷費用,以此來碾壓韓國和日本的競爭對手。戶外廣告公司Laqshya Media的CEO稱,OPPO正在拿下市場所有可用的戶外廣告空間。
不僅如此,OPPO還提前支付零售商一到兩年的展牌和營銷費,甚至還向零售商和推銷員提供5%至10%多的利潤,以此來拓展自己的渠道。同時,在印度新稅法實施之後,隨著線下渠道稅率的降低,未來線下手機的售價也會下降,這也將給OPPO帶來更高的銷量。
另一方麵,OPPO在印度能夠逆勢增長,如此吃香,除了渠道的助推之外,更是產品優勢的體現。對於用戶來說,手機的價格是決定自己是否購買的重要考量因素。不過,產品的好壞更是直接影響了用戶對品牌的認知以及評價。
在印度這樣的以功能機用戶為主的市場,智能手機有著很大的市場空缺,因此入局的時機十分重要。OPPO是幸運的一員,率先看到了商機,搶灘登陸,完善渠道的同時,更是注重產品的打磨。畢竟,用戶的口碑最重要,尤其是在前期鋪設階段,沒有好的產品,即使入局早也是徒勞無功。
寫在最後:
隨著全球手機市場的增速減緩,加上入局品牌商的增多,手機廠商沒有絲毫懈怠的可能。可以肯定的是,手機市場已經進入了優勝劣汰的加速階段,要想不被淘汰,提升自身品牌的建設、渠道以及產品能力是手機廠商需要時刻牢記的事情。沒有人能隨便就成功,在OPPO等品牌逆勢增長的背後,都是背後付出的成果。
最後更新:2017-08-25 00:3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