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如何圈粉“90後”| 大數據輿情分析
相信最近大家的朋友圈被一部紅透了大半個中國,收視率和口碑同步爆棚的神劇霸屏了,沒錯,就是《人民的名義》,無論是涉及到副國級領導幹部的反腐尺度,還是不斷被網民熱議的“漢東男子天團”,這部劇從開播就注定爆點不斷。今天,我就要從大數據輿情角度來分析該劇的傳播情況,用3月21日-4月20日新浪微博的12.8萬餘條數據入手,來一探究竟。
“90後”成追劇主力軍!
我們通過爬取微博用戶所發布的與“人民的名義”相關的29206條微博內容以及這些用戶的個人主頁,對其性別、年齡、地區、興趣等進行解析,得出了以下有趣的結論。
女性也愛看反腐劇
目前新浪微博全網用戶的男女比例大致在1.24:1,但從發博用戶的基本信息來看,女性用戶比例達到62%,遠高於男性。看來女性觀眾對於反貪題材的電視劇也十分感冒(請不要小窺陸毅的顏值以及新晉“漢東男子老公團”的魅力)。
“90後”成主力軍,“00後”觀影熱情並不高
網上有人形容“《人民的名義》是一部抹平代溝的劇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樂於追劇的年輕人都對該劇路轉粉。“00後”對於此類正劇依然熱情不高,“90後”、“85後”才是被該劇實力圈粉的主要人群。
帝都群眾更關注“反腐”
帝都作為一國政治中心,觀眾對於《人民的名義》關注度是最高的。排第二的是該劇的主要取景地江蘇(南京),觀眾占比達到10.7%。
人文類、師範類、政法類學生更愛看此劇
對發博用戶的學曆進行解析,我們發現人文類(如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院校學生明顯更關注此劇,而如清華等理工科院校的學生,可能更願意把時間花在實驗室裏而不是電視劇上。
此外,師範類、政法類和財經類大學的學生對於此劇的熱情也很高,其中師範類學生占比高達13%。
關注用戶的興趣偏“生活化”、“娛樂化”
通過29206條發博數據對觀眾的興趣圖譜進行”鑽取“,我們得到TOP5標簽分別為旅遊、美食、異性戀、娛樂、搞笑幽默,都是偏年輕化、娛樂化的標簽。《人民的名義》用貼合年輕人口味的表達方式圈粉了一票年輕觀眾,使其自願開啟刷屏模式。這大概是中國電視劇史上最受年輕人歡迎的一部政治題材的電視劇了。
誰在為《人民的名義》推波助瀾?
我們通過對發表過以“人民的名義”為關鍵詞的用戶進行跟蹤,對開播前一周和開播後兩周的傳播情況進行分析。其中傳播群體是根據用戶類別、粉絲數量等進行劃分的。
在有發表過於《人民的名義》相關微博言論的用戶中,普通用戶占比達75%,其中具有影響力和公信力的大V和官V占比高達25%。
其中粉絲數排名前10的大V用戶中有一位是中央政法委政法綜治信息中心主任(陳裏)。粉絲數排名前10的官V用戶均為主流媒體,如中國新聞周刊(粉絲3762萬)、中國新聞網(粉絲3163萬),對於該劇的廣泛傳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此外,微博中關於《人民的名義》輿論評價大都是正麵的。
熱播劇非一日煉成,播出第二周開啟刷屏模式
本文爬取了自3月21日(開播前一周)到4月20日期間以“人民的名義“為關鍵詞的12.8萬條新浪微博,並以日為單位進行熱度解析。
與正式開播後受到各年齡層觀眾熱捧的情況相比,《人民的名義》在未開播前卻鮮有人知。從上圖可知,播出前一個星期,除了主創宣傳外幾乎沒什麼關注度,直到3月28日正式開播,關注度才有了明顯提升,在4月14日達到頂峰,並在4月17日出現了一個小高峰。
4月14日和17日均不是周末,為何有如此高的關注度呢?讓我們回顧下該劇的播放曆程:4月14日播出的28-29集正是全劇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兩集講述了李達康和歐陽菁離婚,侯亮平在從李達康的車上抓捕準備去往機場的歐陽菁,漢東政治平衡就此被打破。
達康書記式冷漠臉
4月17日播出的32-33集是本劇的另一個小高潮,講述了侯亮平抓捕劉新建和侯亮平決定赴鴻門宴。紅色家庭出身的劉新建在被抓捕時流暢背誦共產黨宣言的場景充滿了諷刺意味,極好地觸動了觀眾的集體嘲點;當侯亮平奔赴祁同偉、趙瑞龍和高小琴設立的鴻門宴時,戲劇衝突達到頂峰,觀眾也不禁為他狠捏了一把汗。
熱議關鍵詞:”反腐“、”現實“成焦點
我們通過對12.8萬條新浪微博內容的文本信息進行關鍵詞提取,解析出285個關鍵詞然後對整體的詞頻情況進行分析,可以看到觀眾的關注熱點。
從人物的角度來看,“達康”和“陸毅”的關注度相對較高。最初被認定為大反派的達康書記成功地實現了逆襲,用他的人格魅力和豐富的表情包征服了觀眾。陸毅作為全劇一枚資深“鮮肉”,20年前出演了趙寶剛導演的《永不瞑目》風頭無二。雖然此後少有如此精品問世,但仍有雄厚的人民群眾基礎。所以,盡管不少觀眾吐槽劇中陸毅被一眾老戲骨碾壓演技,但是,這麼一個高大全的角色,你換個人來演,注定罵聲更甚。
從情感角度角度來看,“反腐”和“現實”的關注度較高,總說創作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人民的名義》所揭露的官場腐敗現象之劇烈,涉獵的社會問題範圍之廣,在貼近生活現實的同時著實也震撼到不少吃瓜群眾。所以說,並不是《人民的名義》有多大膽,而是人民群眾很久沒看到如此貼近生活和現實的片子了。
熱議人物:丁義珍成最受關注反派,“達康”逆襲“陸毅”
我們除了對12.8萬條微博內容進行關鍵詞和整體詞頻的分析外,還引入了人物詞庫(演員名稱、角色名稱和昵稱)和時間因子對人物詞頻變化情況進行文本解析。
Top10關注人物
3月21日-4月20日,共有31個人物被觀眾提及,其中提及次數最多的TOP10中,隻有“丁義珍”為非主要人物,這是為什麼呢?劇中丁義珍是乘坐美聯航逃出國外的(雖然後來被機智的網友證偽了),關聯到近期發生的“美聯航機上暴力驅趕乘客”事件,丁義珍一躍入排行榜第十的位置。此外還有“丁義珍式窗口”事件。
“達康書記“取代”陸毅“成為流量擔當
加入時間因子我們可以看到人物詞頻的變化情況:
從上表可以看出,《人民的名義》開播前,陸毅是絕對的流量擔當。3月28日開播後,侯勇(“小官巨貪”的教科書演技和花式點鈔匯報演出)開始被提及並小範圍發酵。4月3日開始,“歐式雙眼皮”的達康書記就霸占了大家心中最重要的位置。當然,中間還不時穿插觀眾對於現實版“羅曼蒂克消亡史”的祁同偉和政治婚姻高育良的熱議。
熱議人物關係:“沙李”確實配
那麼人物與人物間的關係又如何呢?本文對於12.8萬條微博信息中提到的角色進行人物關係映射,繪製出人物關係圖譜。
全劇中所有出場的人物關係圖譜
《人民的民義》的人物關係錯綜複雜,其中涉及的人物關係鏈眾多,我們通過剔除出場率較低的人物對關係圖譜進行簡化,選取在網民議論中提及頻率最高的前30%和10%關係鏈,得到如下的人物關係圖譜:
人物關係鏈最強的圖譜(選取前30%)
人物關係鏈最強的圖譜(選取前10%)
(圓圈大小表示人物權重,圓圈越大提及量越高;線的粗細表示關係強弱,線越粗關係越強;關係強弱:紅>藍>綠>橙)
從10%人物關係圖譜來看,李達康這個人物的權重最大,同時李達康和侯亮平的關係最為緊密。不難理解,達康書記是本劇最受大家歡迎的角色,其火爆程度甚至遠遠超過由陸毅扮演的侯亮平(本劇的男一號)。劇中李達康和侯亮平一路“相愛相殺”,兩人有相似的政治理想抱負,卻因為侯亮平逮捕了李達康的妻子歐陽菁結下了梁子,有人說侯亮平及時製止了歐陽菁的外逃挽救了李達康的政治生涯,但這樣的抉擇由外人來做,達康書記內心的痛苦還是可想而知的。
其次是李達康和沙瑞金的關係最強,我們用客觀數據證明了劇中祁同偉多次提到的“沙李配”確實是存在的,這對cp也得到了觀眾的普遍認可。令人意外的是關係強度排第三的李達康和趙東來,發現網友們的腦洞都能頂天了,竟然還有達康×東來cp,你們這麼做達康書記知道嗎?!
原文發布時間為:2014-04-30
本文來自雲棲社區合作夥伴“大數據文摘”,了解相關信息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眾號
最後更新:2017-05-17 10: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