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從什麼時候開始收藏?
作為湖南衛視的一哥,汪涵私下最大的娛樂卻是收藏。別人都是收藏字畫,古玩擺件,但他的收藏卻千奇百怪,無所不包。與其他藏家相比,他的收藏稱不上奇珍異寶,但他收的是快樂,藏的是樂活,對他而言,心是最大的博物館,自己喜歡的就是最好的。
六隻小綠碗,學費不堪回首
汪涵的收藏愛好是從1998年正式開始的,至今已有十四個年頭了,不過要寬泛道來。據汪涵自己考證,他從孩提時期,就踏入了收藏界的半個門檻。
汪涵,上世紀70年代初生於蘇州,在蘇州園林旁長大,每天跟著祖父逛公園,是他童年最大的樂趣。常常是祖父拎著個鳥籠,小屁孩在後麵跟著,像模像樣地看碑林,看花草,看園林,看太湖石。那段經曆和回憶,為日後汪涵走上收藏道路埋下了一顆小小的種子。
真正讓這顆種子生根發芽,是在1998年,汪涵24歲生日這天。有一個喜歡玩玉的朋友,從廣東那邊收羅了一堆玉器拿到生日會上說,“今天你生日,隨便挑一個吧。”汪涵瞅了半天,貪心地挑了裏麵一塊最大的玉圭。後來他們請來一位地質研究所眼力很好的老教授給瞧瞧,“東西都不靠譜,就這塊玉圭年份不錯。”汪涵喜上心頭,於是有好長一段時間,他都戴著他無意中得到的生日禮物上下班。玉圭有點沉,常磕得他胸前青一塊紫一塊的。生日挑玉這件事,讓汪涵內心的那顆搞收藏的種子蘇醒了,看來他對古董還是有點眼力的啊。於是,他興致勃勃地加入到古玩市場的淘寶大軍之列。
清水塘這條街是長沙出名的“鬼市”,每到周末,清晨四五點的時候,就聚集了從各地來賣古玩字畫、舊書雜貨的小商販,特別熱鬧。有一次,在鬼市的一個小攤位上,汪涵看上了一隻綠色小瓷碗,顏色特別漂亮,暗刻花紋。商販見他感興趣,口若懸河地一番吹噓,汪涵越看越喜歡,價錢也合適便買下了。隔了一周,他再到清水塘,結果又發現了一隻一模一樣的。咦,怎麼又有一個?商販說,您運氣太好了,這碗原是一對,老太太精明,上次我去收貨隻拿出一隻,這次才把另一隻拿出來。汪涵一聽,美滋滋的,這下還配上對了。
可隔了一星期,啊,又出現了兩隻小綠碗!汪涵納悶,“這是怎麼回事?”對方回答得很在理,“涵哥,對不住您,這老太太賊精了,是四個一套。”
汪涵心裏一琢磨,每次都能看到,沒準也是緣分,別下次再出現綠色小盤子就行。接下來再去清水塘,汪涵的心裏有點緊張了,他特別怕在茫茫晨色中看到閃著小綠光的碗。他對朋友說:“那玩意不是狼,但是比狼眼睛還讓人覺得直打寒顫。”果不其然,再去,嗖嗖,兩道小綠光又出現了。汪涵鬱悶啊,“哎呀,你這又是什麼情況?”對方也特誠懇,“我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四個怎麼能是一套呢,是六個,六六大順,這才是一套,不可能再有了。”直到現在那六隻小綠碗還齊刷刷地在家裏擺一排,沒舍得扔。
小綠碗讓汪涵在鬼市出名了,隻要他一出現,消息樹就被放倒,狼煙四起,大家相互傳手機短信奔走相告,“汪涵來了,要殺豬的快磨刀呀,真東西快收起來,假的都拿上來,價格趕快換。”然後,他就會被拽過去,好多托兒佯裝成路人甲乙丙丁。被古董完全迷了心竅的汪涵,硬是沒看穿那些人拙劣的演技,反而將瓷板、花瓶,還有那時候特別流行的雕花木片、窗欞、大門板都弄回不少。長進之後,那些所謂的民國壇子、罐子,都放家裏做小垃圾桶了。
交了這些入門學費後,汪涵開始正經八百地研究起收藏經。為了提高眼力,他經常跑到博物館去看一些標準器,經過努力還成了湖南博物館第一批二十幾名高端會員之一。有了這層關係,館裏會經常組織一些活動,拿出一些文物真品,讓他們這些會員有機會分辨真偽。另外,他們還有機會進入考古現場,觀察出土文物的具體狀況。經過這些有效途徑的鍛煉,汪涵對古玩真偽的分辨能力越來越強。
那時候正好湖南衛視《玫瑰之約》改版,汪涵搭檔楊樂樂。為追求楊樂樂,汪涵送了她一把湘妃扇,因為之前聽說過汪涵小綠碗的橋段,楊樂樂死活沒接他這禮物。後來,他聽人說,情侶之間不能送扇子,那代表“散”。他這才恍然大悟,竟是他會錯了意啊。兩人結婚後,楊樂樂還總拿這件事情來取笑汪涵。汪涵就會一本正經地說,“那扇子可是我當時最值錢的家檔了,我把我最值錢的東西都給你了。”
抱得美人歸,事業又穩定後,汪涵的收藏走上了“征途”。而且他認識了畫家李鳳龍、收藏家譚國斌這些朋友,他突然有種找到組織的感覺,進了收藏正規軍。
貪癡避滿懷,玩物不傷身
2005年,汪涵開始接觸字畫,第一件真正意義的藏品,當屬2006年前後在香港拍得的一幅“入於真實境,照以智慧光”的弘一法師的對聯,對聯很小,如今就掛在他家裏,每每看到,總會讓他的人生多一番領悟。後來他的藏品不斷豐富,包羅萬象,最早可追溯到明清,如陳豫鍾等人的手劄就是清代西泠八家的作品。
經人介紹認識了畫家李鳳龍後,汪涵對古印收藏的情趣也日益高漲。李鳳龍是畫家,喜好篆刻,有古印情結。因為高中那會兒,汪涵也學過篆刻,看到李鳳龍收藏的印之後,感到很是親切,他就迷上了古銅印,隻要哪兒有這方麵消息,他都會飛奔而去。這一上道,反倒還弄出了點名堂。汪涵的古印收藏極為豐富,官印私印皆有,至少也有兩三百方了,其中不乏極少見的精品。連李鳳龍都如此評點:汪涵的古印收藏在全國範圍內來看,算得上是一個人物了。
在這眾多的銅印當中,最讓汪涵覺得驕傲的是,一枚“龍門山柎”絕對算是“重器”。這方印汪涵是按私印買的,因為官印要比私印貴很多。拿到印之後,汪涵就在琢磨,如果是私印,他的主人就是姓龍,叫門山柎,顯然不太可能。如果是姓龍門,叫山柎,是否有可能呢?他就找來清代張澍寫的《姓氏尋源》查閱,發現確實沒有龍門這個姓氏記載,這方印至少是填補了空白,他頓覺一陣欣喜。但他的“追查”並沒有到此為止,如果確有龍門這個姓,那它又該來自哪裏?在這份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又找來許多資料考證,最後南京師範大學酈波教授考出了根源。原來“山柎”是漢景帝孫子的名字,因為給皇帝供獻黃金的成色不足,即現在所說的偷工減料,被謫到龍門一帶,去王為侯,然後他就以龍門為郡望,“龍門山柎”便是由此而來。這方印,既可以說是劉山柎的私印,也可以看作是他的官印。這次汪涵可是撿了個大便宜,出手此印的賣家也著實後悔了一把。
要說起來,古銅印收藏偏冷,不合當今時宜,但在汪涵眼中,那一顆顆銅印,其實是心中沉靜的砝碼,讓他在紛雜的舞台上得以安寧。經曆了幾年收藏路上的摸爬滾打之後,汪涵的收藏更顯老到了,隻是如今他已很少去古玩市場淘貨,更多的是在春秋兩季奔忙於北京、杭州、香港間的拍賣行,而且他也學精明了,每到拍賣季,國內的拍賣行會給他發來畫冊,他會把他看中想要的東西那頁折起來,先悄悄跑去看預展,同時請專家掌掌眼。等專家點頭認可,他才出手。其實大部分時間他都是“潛伏”。
你想,汪涵這張臉全國人民都認識啊,一看他來,肯定會哄抬物價,原本十萬就能搞定的東西,非得叫價十五萬。這不僅是錢的問題,那多出來的五萬塊其實買的就是兩個字——“傻冒”!玩收藏也得玩點策略,所以每年的拍賣會,汪涵從不在現場露臉,隻在固定的酒店訂下一個房間,用電話“遙控指揮”。如果工作忙走不開,他就會委托朋友去看,遇上比較好的拍品,朋友發圖片給他。很少上網的汪涵在家通過手機看圖片,為此特意買了部iPHONE手機。
但這樣的工作方式難免會出現疏漏。現今拍場上的贗品屢見不鮮,汪涵就遇到過。那是在香港的拍賣會上,汪涵委托朋友拍下了一幅方力鈞的油畫。等拿回來後,他請幾位認識的專家來掌眼。幾個專家分成了兩派,有人說這畫是真品,有人說是偽作。汪涵也煳塗了,這畫拍得有點冒險了。但他很快安慰自己,既然玩這個就得傷得起啊,即便畫是假的也權當買個教訓,因為這傷了和氣再氣壞身體,那太不值了。
人生如收藏,享受“獨樂樂”
玩了十來年的收藏,汪涵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收藏經。但凡看見,就莫錯過,用明年、後年的價格買今年的東西玩。收藏沒有高下、貴賤之分,隻要藏者喜歡並能從中獲取愉悅就好。所以,看到汪涵的藏品,人們一定會啞然失笑:居然還有三十多年前用過的學生手冊,以及初中作業本、日記本,還有小時候玩的很多煙標。
有一位湘籍的空一師傅,來長沙探望汪涵時,專門給帶了滿滿一盒小時候上學路上撿的鵝卵石給汪涵看,這些石頭他十多年一直帶在身上,搖起來嘩嘩地響,聽到聲音就仿佛重新走在去往小學的路上,找回了用腳踢石子玩的童趣。在汪涵看來,那些被玩得油亮的石頭,就是空一師傅最珍貴的收藏。正因此,他最初的收藏更多的是家族的記憶。父母結婚當天買了一張杭州地圖,成為汪涵最珍貴的藏品之一。他專門請父母在地圖上簽了名,準備等房子裝修完全後,裝一個鏡框,與父母的結婚照擺在一起用心珍藏。除此之外,汪涵家裏還有兩個玻璃壇子,是當年一個外國公使夫人送給祖母家的。日本人打上海時,他們就是抱著這兩個玻璃瓶、夾著一個暖瓶跑出來了。
除了這些眼見得著的藏品,還有一種是讓汪涵更珍惜的收藏方式。他從沒覺得具象的東西就一定是收藏的本原,工作的時候可以收藏那些嘉賓的話,借收藏某句話,你可以收藏一個特別值得你懷念的人,人生每時每刻都在收藏。
隨著藏品越來越多,汪涵覺得這家裏也放不下了,得給這些寶貝們找更合適的安身之所才行。於是,2011年7月,汪涵在長沙市某大廈的24樓開了一家“培榮書屋”。多年來他從各地搜羅來的文化、曆史、藝術的書籍有了安身之所,而且那些古銅印、小瓷碗、名畫也都擁有了一方寶地。
從拍賣會市場買來的古代篆刻大師的手劄,既有早年購得的清代書法家陳鵬年的作品,也有已故國學大家、詩人、書法家豫逸夫先生和八十多歲高齡的湖南當代書法家、收藏家練肖河特意寫給他的墨寶。自從開了這家書屋,汪涵也給自己的靈魂找到了棲息之所。隻要閑來無事,他就會跑到書屋裏看書。拿個小蒲團,挑選自己最想讀的三本書,然後洗手,點一根檀香,放一段古琴曲,泡一杯好茶。通常,還會在一旁放上紙筆,每有心得便隨手記錄下來。在朋友圈裏,汪涵被稱為老古董,因為他很少上網不會打字,也不開微博,過的是老人家的生活,喜歡待著,喜歡看書,喜歡收點老物件。
對朋友們的評價,汪涵自有自己的一番道理,他說現在眾樂樂的機會太多了,網絡、通信這麼發達,出了個什麼事大家就眾樂樂。微博恨不得把自己的隱私全都告訴公眾,全都是一個“眾樂樂”的社會,追求“眾樂樂”,期待“眾樂樂”,被“眾樂樂”,“獨樂樂”的機會反倒少了。
中國文人喜歡幽居,講究慎獨,現在卻沒有私人空間了。每當在舞台上對著億萬觀眾滔滔不絕之後,汪涵就迫不及待地到書屋去享受“獨樂樂”的感覺。可以說,汪涵人雖在主持界和娛樂圈,心卻沉浸在書香藏品裏,這也是他在工作和生活間尋求釋放與平衡的方式。潛心收藏了這麼多年,汪涵的藏品遍及字畫、煙草、紅酒、鋼筆、紫砂壺、茶葉等“領域”,最貴的藏品是一張黃賓虹先生的畫,價值上百萬。經驗豐富的他將收藏分為了七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叫放眼望之,滿眼都是真貨;第二階段是掌握一點知識之後是滿眼都是假貨;第三個階段是真偽莫辯;第四階段是貪癡滿懷,滿眼都是誘惑;第五個階段是心生歡喜,不言對錯,我高興就可以;第六個階段是煙雲轉逝,看一下就夠了;最後一個階段叫萬物皆空,一笑而過。
汪涵說他現在正處在第四個階段,“差不多一隻腳已經踏到第五個了。”在收藏的世界裏,如果有一個物件讓你感動珍惜而心生虔誠,體悟到快樂和幸福,那麼它就是無價之寶。人生莫不如此,山珍海味或粗菜淡飯,品的是一種心境,隻需快樂就好。
最後更新:2017-09-04 14:00:44
上一篇:
娛樂圈綜藝感強的明星們,薛之謙段子手,綜藝女王她當之無愧
下一篇:
被問張震和劉愷威誰帥 楊冪反應也太機智了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