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智雲開源BLE SDK,為智能硬件提供完備的藍牙兼容支持
編者按:在藍牙亞洲大會一周後,國際藍牙協會SIG經過評估,決議將機智雲開源的這款BLE SDK作為官方推薦軟件資源,推向全球的BLE設備開發商。鑒於SIG較少與外界溝通,這其實是它第一次推薦第三方的藍牙技術。對於機智雲而言,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鼓舞。國內團隊能越來越多的參與國際標準的補充以及更進一步的製定,也是“中國技術”話語權不斷增強的一個過程,機智雲的BLE SDK是又一次的加速這個過程,未來相信我們還能看到更多。
在今年的亞洲藍牙大會上,圍繞藍牙技術應用的智能硬件以及智能家居成了熱門關鍵詞。不僅設立了單獨的智能家居專題論壇,還有多項麵向領域內的實用技術公布。
機智雲作為本次大會唯一的軟件合作夥伴,在會上宣布了基於自身項目實踐的開源BLE SDK,會後機智雲CEO Jack接受了宅客君關於BLE SDK的采訪。
機智雲CEO Jack介紹,這款SDK是機智雲在藍牙應用上一年多的研究成果,經過了上百個項目驗證,在穩定性、兼容性上均達到業內最高水準,所以決定開源出來。
雷鋒網此前曾報道過藍牙BLE標準支持魚龍混雜的亂象,市麵上目前智能硬件有很大比例都采用藍牙BLE作為連接技術,但在另一端的智能手機對此支持存在不足。
這表現在:
1、2012年後,硬件支持BLE的移動終端才開始普及;
2、2013年Google在Android 4.3上推出原生BLE協議棧支持之前,業內已經有多個私有BLE協議棧,並且應用在三星、HTC、小米等業內Android出貨大戶上,各協議棧實現不相兼容。
機智雲的BLE SDK用處即在於此,它在目前最主流的三家(Google、博通、三星)BLE協議棧SDK上進行提煉,在SDK層麵上實現兼容。使用這款SDK,可以直接兼容不同BLE實踐的設備,不需去考慮兼容問題。
兼容其實是件很繁複的工作。在以往和智能硬件公司的討論中,他們通常優先出iOS App,原因並非他們隻想做高端或者保持格調,而是Android端實在太難做。在BLE這件事上,支持Google 原生SDK可能隻能覆蓋有限的移動設備,像三星Galaxy S3(三星BLE協議棧)、小米2S(博通BLE協議棧)這種出貨量巨大的機器並不能支持,還需要針對它們在單獨做適配。
機智雲的BLE SDK也是這樣一款一款適配做出來的。他們的藍牙核心工程師告訴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在2012-2013年,機智雲還保留一些智能硬件App外包工作,客戶要求他們去適配市麵上的主流Android終端,在做了一段時間後他們發現,每款App都做一次全適配其實是件挺低效的事情,決定開始做全兼容的SDK。13年SDK差不多完成,並開始在業務上實踐。
在兼容之外,機智雲BLE SDK還做了額外的東西。包括開發流程的簡化和增強BLE通信的穩定,SDK通過接收“Service”廣播實現BLE通信響應,並通過消息隊列來防止通信擁塞。這裏科普一個小信息點:Android原生BLE通信沒有優先級的設定,在多個BLE設備同時發送請求時容易引起擁塞和風暴,隊列結構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緩解擁塞。
在談到本次開源時,機智雲CEO Jack很坦然,“其實這隻是一次技術上的開放。我們在這方麵吃過苦,現在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也很願意開放出來。智能硬件能往前推動一步,對身在其中的我們亦有裨益,開放是大趨勢。”換個角度,“由於曆史原因,國際組織對中國的重視程度一直很低,我們選擇在官方的藍牙大會上對外開源,也是希望能在這方麵能有一個帶動作用,中國和全球能有一個互動。”
開源BLE SDK隻是在存量設備上作支持,BLE未來是否能有更大發展還需要Google以及產業來推動。Android 4.3+占有率更高、BLE芯片價格更低廉,BLE也就更普及、更有想象力。下一代藍牙技術Bluetooth Mesh、IPv6 over Bluetooth開始在物聯網上提供完整支持,而這些都無需升級硬件,隻需在藍牙 4.0的硬件上做固件升級即可,這可能將組成未來物聯網最基石的大連接平台。
最後更新:2017-09-07 1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