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物流掀翻阿裏巴巴?京東該醒醒了!
8月14日,京東公布了2017年Q2財報:截止6月30日,京東集團在第二季度淨收入為932億元,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標準,淨虧損3.8億元;但若按照非美國通用會計標準,則扭虧為盈,實現淨利潤9.765億元,如此計算,京東已實現連續5個季度盈利了,頓時引發“挺京東”一派的熱烈讚揚。
8月17日,阿裏巴巴公布了2018年Q1財報(4月1日-6月30日):當季收入501.84億元,同比增長56%,超越分析師的預期目標。此財報一經公布,阿裏巴巴股價股價上漲2.93%,而京東集團股價則應聲下跌6%。
京東自營削弱,物流擔當重任
據Maybank Kim Eng銀行的亞洲互聯網和電信股票研究主管米切爾·金姆(Mitchell Kim)稱,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在於雙方的毛利率增長趨勢:阿裏巴巴第二季度毛利率較第一季度上升了540個基點,而京東集團的毛利率則比預期下降了240個基點。
身為中國第一、第二大電商企業,阿裏巴巴與京東存在著多輪的較量,京東集團CEO劉強東曾多次在公開場合宣傳,由於京東的自營模式與物流服務,京東一定能取代阿裏巴巴成為國內排行第一的電商企業。
然而,近年來,京東自營的優勢已越來越不明顯,為了豐富品類、擴大規模、賺取利潤,京東開始有計劃地增加第三方商家的比例,早在2015年京東第三方商家的GMV(成交金額)已超過50%,如今更是超過60%,為京東貢獻了高昂的利潤。從一定程度上說,京東越來越像阿裏巴巴,自營已不可能成為京東製勝的法寶。
而相比之下,京東物流似乎更具優勢。從實力上來看,京東擁有著全國最大的倉儲物流體係:9個大型智能化物流中心“亞洲一號”、263個大型倉庫、7000多個配送站和自提點。在倉配一體化完成之後,京東物流在消費者心中塑造了“快捷安全”的印象。而且,京東計劃在未來十年裏建造500個倉庫,保持自身在物流領域的領先地位。
劉強東在接受CNBC采訪時曾表示,“讓物流變得更加高效……就能獲得更大的談判能力,這樣我們就能從供應商那裏拿到更好的條款。”另一方麵,自今年5月份,京東物流獨立運營後,開始逐步提升第三方商家使用京東物流的份額,與天天、百世決裂或許就是其中的重要一步。
阿裏巴巴的物流反擊措施
阿裏巴巴在物流方麵雖然布局有點晚,格局卻很大。2013年,成立菜鳥網絡,以網絡資源、供應鏈優勢對第三方物流商如圓通、韻達等形成“統領性”作用。
除此之外,菜鳥網絡目前在全國布局的倉儲物流中心僅次於京東,而在淘寶、天貓上的許多小B型客戶及大部分C端客戶,幾乎很少會擁有自己的倉庫,因而,從一開始,阿裏巴巴與菜鳥網絡的結合就具有FBP基因,即消費者下單後,直接從菜鳥網絡的倉庫中發貨,從而極大地提升了物流效率。而京東物流獨立運營後的目標,實際上就是將更多第三方商家從SOP模式轉移到FBP模式,以此增加京東倉儲物流的使用率。
再者,阿裏巴巴在新零售方麵的實踐,如盒馬生鮮的30分鍾內配送;還有,跨境電商的倉配一體化設計等等,都讓菜鳥網絡的支撐點從線上電商擴展到線上線下結合的新零售業態。據最新數據顯示,菜鳥網絡每天處理的包裹數量為5500萬個,占據中國快遞包裹總數的一半,充分顯示了新零售對於菜鳥網絡業務量的推動作用。
為了提高毛利率,趕超阿裏巴巴,京東押寶物流,但這方麵菜鳥網絡也絲毫不差。由此看來,京東超越阿裏,恐怕力有未逮。
最後更新:2017-08-20 01: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