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農終極前瞻:美聯儲無視的數據 投資者仍要盯緊!
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增速表現近期出現了劇烈的波動,在3月份非農就業增幅意外降至10萬以下之後,就業人數增幅又在4月報複性回升,然後在5月再度回落……而現在,6月份的非農報告又將出爐了。這會對市場產生什麼影響呢?
似乎,在6月份進行了半年以來第三次加息,同時推出了旨在回收此前向市場釋放的過度流動性第“縮表”計劃之後,美聯儲在政策緊縮道路上已經越走越遠越走越快,這意味著非農數據對於美聯儲政策的影響力已經進一步降低,因為美國失業率已經降低到了4.5%的“充分就業”閾值之下。就業市場的些小波動,已經無法動搖美聯儲鐵下了的心。
然而,作為最受矚目的經濟數據,非農指數卻也依舊是市場投資者所翹首期盼的,因為這在會在“夏季淡季”中給大家提供難得的潛在獲利豐厚的短線交易機會。所以,匯通財經將繼續帶領大家對此數據進行全麵的前瞻。
各項數據當前預估如下
非農就業人數增幅:
分析人士預計,美國將會在6月新增17.9萬非農就業人口,相比5月的13.8萬有所好轉。不過,自去年以來,隨著美國就業市場正趨近於飽和,非農就業人數增速已經出現了顯著的放緩勢頭。今年前三個月,美國月均非農就業人數增幅僅為12.1萬,而6月數據若符合預期,上半年平均增速會被拉至15萬左右,但仍低於此前2014-15年間錄得的月均超過20萬的強勢表現。
失業率:
預計美國失業率在6月將持穩在4.3%,而據美聯儲上月的預測報告,直至2017年底,失業率都將維持在這一水平,這已經低於美聯儲所設定的“無通脹加速充分就業率(NAIRU)”,即4.5-4.8%這一區間。
然而,在判斷真實就業充分水平時,包括了每日工時6小時者的以下“U6失業率”或許更加值得關注,在5月份時,這一指標為8.4%。
薪資增長:
考慮到當前美國整體勞動力供給已經處於趨緊狀態,而貨幣政策的關注重點已經轉移到了通脹層麵上,因此,相比起就業增長和失業率,薪資增速會得到格外的關注。不過,當前對此數據的預期並不是特別樂觀,預計小時薪資同比增速將從2.6%下滑到2.5%,但受季節性因素影響,小時薪酬月增速會升至0.3%,高於5月的0.1%。
花旗的分析師指出,美元指數此次將最可能受到薪酬數據的直接影響,然而,即使薪酬數據向好,也不代表通脹就一定能有走強的預期。因此,相比起美聯儲經濟預測報告中所提及吊在2019年點再加息7次的狀況,華爾街人士普遍預測隻有3次。因此,若美國薪酬數據表現不佳,那麼本已承壓的美元指數就將進一步承壓。
可能影響非農就業報告各項數據表現的因素如下:
青年就業回升:
此前5月份就業增幅和勞動參與率雙雙下降的原因在於低齡人口就業狀況不盡如人意,雖然16-24歲年輕人僅占勞動力總比重的15%,卻貢獻了三分之一的就業人口拖累幅度,以及四分之三的勞動參與下降幅度。受此影響,青年失業率也降至了8.8%這一近50年來最低水平。
而分析人士預計,從6月開始,學生暑期工的影響將開始顯現,這將會在短期內推高就業參與人數,對全社會非農就業總人數增幅也有僅貢獻,但總體失業率卻可能因此而有些許回升。
製造業表現:
6月製造業領域各調查數據喜憂參半。ISM製造業指數連續第二個月走強,但地區聯儲調查數據出現分化,總體顯示美國西部和南部製造業聘雇活動表現向好,而東部與北部地區則出現降溫。
之前,5月美國製造業就業人數減少了1000人,為過去12個月來首次下降,而在過去12個月間,每月製造業領域平均增加1.2萬個就業崗位,雖然美國新總統特朗普對於此領域的就業狀況格外關心,但坦白來說,製造業對於整體非農就業人數增幅的貢獻或拖累仍可基本忽略不計。
服務業狀況:
雖然ISM非製造業指數在6月錄得滑落,但是其就業分項指標卻意外走強。這對於美國整體就業前景是利多因素,因為服務業提供了大部分的非農就業崗位。與此同時,消費信心報告中的就業分項指標也升到了16年新高,進一步預示就業前景向好。此前,5月份服務業就業人口共增加13.1萬,略高於過去6個月12.2萬的平均數。
失業金申請:
5月非農調查周到6月調查周之間的5周中,每周平均失業金初請人數為24.3萬人,比之前一個月的24.1萬稍有回升,同時,持續申領失業金人數也平均每周增加了2.1萬人,並連續五周上升。
這一數據對非農潛在不利,但總體來看,失業金申領人數仍未擺脫當前經濟周期低位,美國整體就業市場也仍然處於相對健康的狀態。
零售業表現:
唯一值得大家擔心的就是美國零售業的就業環境,過去4個月間,受電子商務浪潮衝擊,零售業領域平均每月都會流失2萬個就業崗位,而業內機構預計,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零售行業都會對整體就業水平帶來1萬人以來的負貢獻,因為要售出同樣的多的商品,電子商務所需的勞動力遠低於實體商店。
ADP就業報告:
6月ADP就業增幅15.8萬,隻能說是馬馬虎虎。但分析人士認為,這一數據可能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幹擾,因此準確性存疑。而此前多次ADP就業報告數據與非農不合拍的狀況,也提示了這一數據的參考價值有限。投資者切不可對這一名不符實的“小非農”數據過去看高。
季節性影響:
自2010年以來,6月的非農就業表現有更大機率高於預期,平均比券商預測中位數高出1.4萬,但其波動亦比較大,因此曆年的數據或無明顯可參考性。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7-07 17: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