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如果沒有錢,你還會愛我嗎?
前幾天,因為“被曝性侵犯男性作家李楓”,郭敬明又被炸上了熱門。
雖然證據隻有李楓在文章裏的幾句爆料,根本稱不上是實錘。
但輿論還是一邊倒地,傾向了李楓。
△現在最新的情況就是,李楓表示自己會抗爭到底,他沒有誣陷郭敬明;郭敬明則方麵則已經向法院提起了刑事訴訟。
網友是討厭郭敬明的。
除了說郭敬明人品太差之外,郭敬明的抄襲,是他洗不掉的黑點。
△這是郭敬明“完全捏造”下麵高讚留言。
和李楓、郭敬明有關的最世作者(最世文化是郭敬明的公司,李楓曾經是它的簽約作者),也大多挺李楓。
△@法吉特是和最世合作過的漫畫家
△@絕殺朱古力是最世前簽約作者,這條微博已經刪除
就連郭敬明可以“唿風喚雨”的娛樂圈裏,也沒見多少同情的聲音。
貌似隻有陳學冬的小號說了句“無助”。
昨天,終於有一個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前助理,站出來支持郭敬明,說李楓是炒作。
但底下的留言,全都是罵的。
沒有人願意聽郭敬明的解釋。
在大部分人的心裏,無論發生什麼事,郭敬明似乎永遠都是“卑鄙的”“不值得相信的”。
這一種崩塌的公眾形象,和他在各大雜誌封麵表現出來的“精英氣場”,實在是差得有點遠。
看著這麼魔幻的對比,我產生了一個疑問:
究竟郭敬明身上這種充滿了“黑曆史”的“成功”,算不算真正的成功?
他這幾年大行其道的“流量和金錢等於一切”的成功學,又真的有那麼厲害,那麼值得我們學習嗎?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決定好好研究一下郭敬明。
▼
郭敬明,1983年出生在四川自貢的一個普通家庭。
媽媽是銀行職員,爸爸是公務員。
家庭環境不算差,但郭敬明小時候過得不算好。
他四歲左右就得了類似敗血症的病,童年幾乎都是在醫院度過的。
沒有朋友,沒辦法出去玩,郭敬明就是在這個時候愛上了閱讀。
他喜歡看各種童話故事,《安徒生童話》陪了他很長一段時間。
8歲,郭敬明就已經開始寫東西了。
第一篇公開文章,發表在《少年先鋒報》,稿費5元。
郭敬明說,他喜歡寫作,一開始就是因為在報紙上發文章這件事,讓他有一種優越感。
“同學都覺得,報紙上有你的名字,看上去酷酷的。”
他承認,自己從小就是一個敏感又要強的孩子,他不喜歡輸。
成績從來沒有掉過全級前二十名之外的,也因為成績好,班上沒有人會笑他矮。
2001年,郭敬明參加新概念作文比賽。
好勝的他,可不是隨便參賽的。
他仔細研究前兩屆新概念獲獎者的文風後,郭敬明才投出作品。(這也說明郭敬明的洞察力確實是很厲害的)
“我是很認真地想要拿第一名,用盡全力地,朝向那個最虛榮的存在。我寫了整整7篇5000字的文章。我買了7本雜誌,剪下7張報名表。”(《人物》)
而且,贏了一次還不夠,郭敬明還要參加第二次,成為唯一一個兩次得一等獎的選手。
郭敬明就是這樣,他說自己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最厲害的。
他很少失手,唯一一次,應該是在高考。
郭敬明因為作文沒考好,去了第二誌願的上海大學。
在郭敬明的印象裏,上海大學是一所非常誇張的大學。
“95%都是上海本地人,我是班裏唯一一個外地人,去到上海的第一天,我就知道自己不屬於那裏。”
沒有歸屬感。
在自貢還算是小康之家的郭敬明,到了上海,就成了班上“最窮”的學生。
班上的同學總是有最新的手機,最新的球鞋。
但郭敬明,就連專業要求的最低配置“DV+相機+電腦”,都要媽媽省下來幾個月的工資才買得起。
因為沒有錢,他被人鄙視過。
《幻城》出版之後,郭敬明要出席一個活動。
“那時我對名牌沒有什麼概念,還穿了一套挺好看的衣服。”
結果去到現場,就被工作人員說了。
“他看到我的第一眼就說,哎,你服裝帶了嗎,我們先去把衣服換掉。我說,我已經穿好了。”
“他那個臉,我記一輩子。”(《人物》雜誌)
△剛開始寫作時候的郭敬明
△《人物》雜誌采訪文字
類似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郭敬明經常在采訪上翻來覆去地講著他剛到上海時遇到的白眼,就好像要證明是曾經的委屈讓他變強大。
△《人物》雜誌,郭敬明說就因為穿著打扮被人鄙視,以後他就帶著複仇的快意買奢侈品,他要證明,那些東西我現在都買得起。
老實說,作為一個同樣在上海讀書的孩子,我明白郭敬明的心情。
當身邊的人都在說上海話,自己插不上嘴的時候,確實是有點鬱悶的。
不過,我這個人比較大大咧咧,不太在意這些。
但郭敬明不同,他要融入,他要證明自己。
為了不再被人看不起,他第一年就強迫自己學會了上海話。
接下來,他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瘋狂的賺錢。
看到《幻城》第一年就賣出50萬本之後,郭敬明就知道青春文學是一個商機。
他2004年上大三的時候,就決定休學,去辦“島”工作室。
接著,2006年,郭敬明成立柯艾文化傳播公司(後來並入到最世下麵成為子公司),並出版《最小說》,成為80後作家裏第一個當老板的。
不得不說,郭敬明的確是很有商業頭腦。
在那個年代,寫字的人哪有想到什麼當老板的。
像韓寒還瀟灑地去玩賽車寫博客,完全不把稿費當一回事。
就隻有郭敬明,知道要吭哧吭哧地賺錢。
在那時,郭敬明已經有非常明確的思路:
像經營明星一樣經營作家,用一條嚴格的生產線去生產“文學”。
他要求“最世”的簽約作者和自己一樣,有精致的公眾形象。
他們最好是瘦削、羞澀、漂亮的,因為郭敬明認為:“創作者最重要的特質是敏銳、感性、超塵脫俗,讓人心疼的脆弱。”(《好運MONEY+》)
當然,這些也都是文藝小青年迷戀的特質,沒有人比郭敬明更懂粉絲心理。
市場也證明,郭敬明是對的。
落落、安東尼、笛安……這些看起來“敏感又脆弱”的青年作家,後來都很受讀者歡迎。
2013年,他的公司連年盈利超過2000萬,最世文化的作家每年圖書銷量接近2億。
郭敬明本人,更是在2007年、2008年和2011年,三次位列中國作家富豪榜榜首,成為“暢銷之王”。
△其實那時候,郭敬明已經被媒體宣傳成“勵誌偶像”
接下來,他進入娛樂圈,用的也是類似的思路——
做小年輕最喜歡的電影。
他用《小時代》,開創了真正的粉絲電影。
清一色的小花鮮肉,清一色的流量擔當,這是《小時代》之後才開始的潮流。
而電影市場上的流量,又讓他的身價翻了幾倍。
《小時代》四部加上《爵跡》超過20億,郭敬明排在2012-2016年華語導演內地票房排行榜第六位。
他的個人身價,在2016年的時候,據說已經超過10億。
從四川自貢的普通文學少年,到現在身價10億的作家,敏感好勝的郭敬明,用15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好幾次的階層躍升。
這過程,看起來很魔幻,很勵誌,就像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蓋茨比”。
但有意思的是,無論賺再多的錢,郭敬明始終得不到和地位相配的好名聲。
為什麼?為什麼大家討厭郭敬明?
仇富心理肯定是有的,但更重要的,是在他的“成功學”背後,有著許許多多讓人詬病的bug。
▼
首先,他說自己是作家,但他對文字的態度,實在算不上是認真。
從出道開始,他就有各種抄襲傳聞。
《幻城》疑似抄《聖傳》。
《爵跡》疑似抄襲《Fate》。
(這個我寫過,主要是人設和世界觀像:
把《爵跡》拍那麼爛,對得起你抄的那個18禁遊戲嗎?)
《1995-2005夏至未至》疑似抄襲日本漫畫《NaNa》。
上麵這些都是故事設定像,類似於最近在網文界很火的“撞梗”,要定性為抄襲,還是有難度的。
但《夢裏花落知多少》抄襲莊羽的《圈裏圈外》,這可是打了官司,實錘的。
但敗訴了以後,郭敬明就是不認。
他就像當初剛到上海那樣,覺得是全世界的人都在欺負他。
在博客上,郭敬明憤怒地寫著:
“哪怕隻是簡簡單單一句話,也不會迫於壓力而放棄了自己的原則,放棄了曾經創作時的辛苦。”
接著,他拒絕回答任何有關抄襲的問題。
他強調,不回答不代表自己慫了,而是他認為打擊質疑最好的方法,就是一直寫下去。
“你覺得我不會寫,那我就繼續寫,寫到1000本的時候,每本書銷量都非常好,你就不會質疑了。”
這番話,看上去特別義正言辭,特別有道理,但實際上,是偷換概念。
能寫和有沒有抄襲這根本上是兩回事,你就算以後得了諾貝爾也不能證明你以前沒有抄襲,對不對?
而且,我非常不同意的一點就是,為什麼郭敬明非要把文學的價值和書的銷量劃上等號?
事實上,過去的經典也都不是暢銷書啊。
當然,這一種簡單粗暴的計算方式,是符合郭敬明的世界觀的:
在他的“成功學”裏,有錢就有話語權,有錢就是成功。
△在《非常道》采訪的時候,郭敬明就說過,他做任何事的原則就是一定要賺錢
從寫書,到他開公司,管理人,郭敬明用的都是這一套。
他迷信財富和權力。
“財富和權力構成了人類社會的基本規則,就像一個金字塔,由上到下分配,幾千年不變。”(《人物》雜誌)
在工作中,他強調契約精神和商業利益,就算是對著一起創業的好朋友,他也要強調自己領導者的角色。
他是個非常嚴格的老板。
一天工作起碼超過18個小時,經常會在淩晨給同事發一大堆的信息。
郭敬明說過,自己在罵人上麵特別有天賦,他可以用最惡毒的語言去攻擊一個人。
“當然,我是對事不對人,常常自己說完就忘。我也不會感到愧疚,除了對我媽媽。”(《魯豫有約》)
這樣的管理方法,可能對於經營一家公司是必要的。
但是人際關係,就不能這樣處理。
人和人之間,如果過於重視利益,關係就會變得非常脆弱。
而這,就是郭敬明“成功學”的第二個bug:
靠利益捆綁關係。
一旦利益出現問題,雙方就各種撕破臉。
在最世裏,李楓不是第一個反他的。
2007年的時候,公司的元老級人物Hansey和落落都試過出走。
雖然這幾個人,後來因為創業失敗而重新回到郭敬明的團隊。
但他們離開的時候,也是跟郭敬明鬧得很僵的。
Hansey指責郭敬明“克扣工資,不近人情”。
落落說,“工作中他非常完美主義,而從朋友一下變成上下屬的關係,會承受很大的壓力”。
還有這一次,幾個公開反對郭敬明的作家,其實以前看上去和郭敬明的關係也很好。
李楓說過自己最喜歡的作家是郭敬明,跟著“四爺”有肉吃。
站隊李楓,說郭敬明的成功是鬧劇的“絕殺朱古力”,在專欄裏寫過:
“如果我是女兒身的話,一定考慮嫁給老板”。
隻是,讓人無奈的是,這些曾經“忠心耿耿”的下屬,現在都通通翻臉了。
郭敬明迷戀的財富,看來並沒有交給他掌握人心的力量。
△郭敬明和宣傳《燃燒的男孩》時候的李楓
除了利益分配不均容易引發矛盾外,郭敬明的商業理念,也經常被收下作家質疑。
有很多人後來離開,是因為他們受不了郭敬明高壓的生產方式。
“我追求質量,他們追求速度和出版好時機。”
從最世去到磨鐵的作家蘇小懶也說,郭敬明實在太商業化了。
畢竟文學不是商品,是很難批量生產的。
一旦要追求數量,質量就很難保證。
這樣下去,就形成了郭敬明“成功學”裏第三個bug:
粗製濫造的作品多了,郭敬明IP的吸引力,在嚴重下滑。
△這整齊劃一不超過5分的作品,受傷太多,也不要怪觀眾看到郭敬明的名字就打一星……
在出版行業,郭敬明早已顯示出疲態。
郭敬明這幾年的版稅明顯減少,2016年,他隻有600萬元,僅排在20位,僅僅是他2011年的1/4。
最世的其他作者,也沒有寫出什麼大IP。
曾經發行量超過100w的《最小說》今年停刊了,改成《ZUI BOOK》主題書,不再以郵政渠道訂閱。
最世去年換了出版社。
有人猜測是因為銷量下滑。
但郭敬明說,沒關係,他早就不care出版傳統出版了,未來他有更大的布局。
嗯,大家都明白,他說的是影視出版。
但問題是,在娛樂圈,郭敬明也沒玩得很熘啊。
在《小時代》係列賺了近20億票房之後,《爵跡》就把錢都賠回去了。
《爵跡》製作成本超過1.5億,票房起碼要5億才回本,但最後票房隻有3.8億。
票房成績不理想,郭敬明在發布會上落淚:“是不是因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麼都是錯的?”
有人說郭敬明這是炒作。
但我卻覺得他是真緊張。
因為郭敬明最近的片子,確實很不好賣。
《幻城》投資3.6億,收視率沒破1%。(心疼我們家馬天宇)
今年暑期檔《夏至未至》的收視也不是很理想,後期收視暴跌,被《楚喬傳》完爆。
郭敬明這個名字,不再是票房和收視的保證。(《爵跡》宣傳的時候,樂視還刻意把郭敬明導演的頭銜去掉,但這也阻止不了它的仆街)
郭敬明的生意,是越來越不好做了。
而郭敬明最擔心,可能還不是賺不到錢,而是他的影響力變小了以後,大眾對他的爭議聲就會被放大。
就像這次的“性侵事件”一爆出,郭敬明各種黑料就被炒了一次,還有人爆料,說李楓這事背後是經濟糾紛。
(但這事沒有實錘,我就不討論了)
以前,為了消除爭議,郭敬明會努力賺錢,用他的“成功”來堵住各種各樣的差評。
但現在,這個方法不好使了。
原因就是上麵說的,這十幾年,郭敬明的“成功學”出現了太多的bug,目前已經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要賺更多錢的,就要更快速的生產;
要快速生產,疑似抄襲的作品和各種爛片會更越來越多;
粗製濫造多了,郭敬明的口碑就會變得越來越差,他要賺錢就會變得越來越難;
然後,為了扭轉口碑,郭敬明隻能賺更多的錢;
於是,問題就這樣日複一日不停地積壓,直到某一天大規模的爆發……
△楊瀾問過郭敬明,如果沒錢了,你覺得你的粉絲還會愛你嗎,郭敬明就說,沒有錢我就更加努力賺錢啊。
所以,別看郭敬明好像春風得意的樣子,實際上,他是被自己困在了名為“成功學”的牢籠裏,隻能靠錢給他最大的安全感。
他的處境,就像我之前寫《金枝欲孽》的那些宮鬥主角:
每天都被欲望控製著,為了爭奪權力和金錢,把自己的人生都搭進去。
看上去是很拚,很有野心。
但搶來搶去,失去的正正是自己。
△郭敬明的炫富,爭議也很大。
為了成功,喜歡文學的郭敬明不見了。
他不會再寫出《左手倒影,右手年華》那樣自信又叛逆的文字:
“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快樂,都能在他們各自所在的城市,安靜滿足地穿行,而不是一臉張皇地站在十字路口,遺失了所有的方向。”
現在的郭敬明,已經變成了《小時代》裏的主角。
穿著一身的名牌,住在精致的豪宅裏。
每天最關心的問題,是顧淳問顧裏的那一句:
“如果我沒有錢,你還會愛我嗎?
還會嗎?”
花癡女王丨文
關注微信號:花吃了那女孩(id:huachinvwang)收看更多深度娛樂
最後更新:2017-08-28 08:43:24
上一篇:
鹿晗新戲《甜蜜暴擊》殺青 鄧超調侃孫儷唱歌跑調
下一篇:
迪麗熱巴曬美照白T配牛仔褲如青春少女 調侃跑男成員鄭愷為啥跑的那麼快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