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市場靜待新一輪洗牌
在業界還在為國產手機價格亂戰爭論不休的當下,中國移動又向市場投下一顆重磅炸彈。據本刊記者了解,今年春節前,中國移動廣東公司推出一款裸機零售價格僅為299元的智能手機,該機配備3.5英寸屏、1GHZ處理器。盡管該機屬於訂製手機,但它堪比白菜價的價位,不但讓眾多大打“千元”牌的國產手機廠商感到彷徨,更讓國內山寨廠商驚唿“無路可走”。
依靠低價衝量,國產手機廠商已經占領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半壁江山。易觀國際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定價在700元至1500元人民幣的產品,約占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64%。然而,不足1%的行業利潤,卻讓國產手機的生存處境處於尷尬中。
業內專家就此表示,如果國產手機麵臨的品牌低端、利潤率低、平台依賴、同質競爭等問題在未來幾年內未能得到徹底解決,那麼,國產手機業的又一輪洗牌將不可避免。
賺吆喝不賺錢
“同樣是雙核手機,三星的大概2000元左右,國產的如聯想手機,需要1300元左右。”春節期間,北京朝陽區中複電訊手機賣場售貨員李峰(化名)向《IT時代周刊》介紹了當時的銷售行情。據他介紹,高端手機的銷售鮮有國產手機的影子——這一市場已經被蘋果和三星占領。而低端國產手機,特別是千元智能機的銷量明顯上升。
IDC數據顯示,2011年國產智能手機出貨量在4000萬部左右,到2012年年底攀升至2億台,占據了國內手機市場71.7%,而三星、諾基亞、蘋果、摩托羅拉等國際品牌的份額被壓縮到30%左右,創曆史新低。
從數據來看,國產手機經曆了又一輪銷售高峰,然而,在99%的利潤都被三星和蘋果收入囊中的現實下,尷尬中生存的國產手機廠商,依舊高唱隻賺吆喝不賺錢,甚至賠本賺吆喝的曲子,步入一條歧路。
近期,眾多通信企業相繼公布2012年度財報,虧損和利潤下滑成為關鍵詞:中興通訊淨利潤虧損18億元,15年來首虧;TCL通訊淨虧損了8907萬元,5年來首次虧損;華為也出現了利潤下滑的情況。全國性的大品牌尚且如此,專注於低端市場的國產手機廠商也在高唿智能手機市場賺錢好難。
2013年,中國低端智能手機市場的價格戰呈蔓延之勢。易觀國際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定價在700元至1500元人民幣的產品,約占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64%,而一年前的比例僅為45%;1500元至2000元的產品份額則從22%下滑至14%。
“份額雖大,利潤有限。”在江蘇通信服務有限公司南通分公司市場部經理夏永興看來,國產手機之所以能夠在銷量上壓倒洋品牌,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低價策略。各廠商新推機型都在千元左右,智能手機平均每季度更新一次,今年新推出的四核智能機比雙核機隻貴了30元,手機成本已經壓無可壓。中興、華為等國產品牌舉步維艱。
內憂外患的處境
目前,高配低價已經成為大多數國產手機廠商的救命仙丹。然而,在三星、蘋果等國際手機巨頭在國內市場攻城略地之際,國內手機廠商單純通過低價走馬圈地的經營策略已難以為繼。
一位業界人士向本刊記者指出,低價對消費者來說固然是好事,但高配置不等於好的體驗,更不等於品牌價值。
目前,國產手機的低價策略同樣也麵臨受三星、蘋果等洋品牌的威脅。
從2012年年底至今,三星先後推出了多款定價在2000元以下的智能手機,其中不乏專門為中國市場定製的雙模雙待機型。這讓三星基本形成高中低端手機通吃的局麵。而據外媒報道,蘋果可能將於今年6月發布廉價iPhone。根據市場人士的預測,廉價iPhone的售價應該會在399美元起跳,折合約2500元人民幣左右,這一價位無疑對國產手機廠商構成新的巨大殺傷力。
出雲谘詢分析師劉正昊就表示,在國產手機廠商的產品布局中,1000元以下的產品主要是為了跑銷量,真正支撐盈利就是2000元左右的產品,如果廉價iPhone鎖定這一區間,將對國產手機的盈利能力再度形成重壓。更令人擔憂的是,目前在拚硬件性能的主流趨勢下,國產手機同質化現象日益嚴重。
南開大學信息技術科學學院副教授史廣順認為,除了同質化愈演愈烈,中國手機廠商對安卓係統的過度依賴,也是個隱患。此外,專利儲備薄弱、低價依賴、渠道依賴和品牌劣勢仍未根本改善等問題正在加速市場洗牌。
國產手機的生存之術
那麼,國產智能機能否擺脫低價紅海,在低端市場增加盈利,在中高端市場實現生存呢?近期,有手機廠商做了積極的探索。
魅族就在春節前發布新一代智能手機MX2,該款手機搭載Flyme 2.0係統,16GB版售價為2499元。另外,酷派此前與中國電信聯合推出4000元以上手機,聯想也宣布在2013年將專注於3000元以上高端手機。國產手機廠商這一係列的最新舉措,被業內人士視為中國手機企業正在重塑品牌形象。
“隨著智能手機市場的快速發展,消費者對手機的設計品質,甚至手感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廠家的研發方式要針對消費者的需求,而不是瞄準一個目標價位來設計手機。”魅族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莫翠天對《IT時代周刊》表示,如果想在中高端市場生存,全麵的能力必不可少。而在這方麵,沒有捷徑可走。“手機廠商應該注意手機的每一個細節,因為在很多不起眼的小地方,可能反而關乎用戶重要的使用感受。”莫翠天說。
業內專家指出,國產手機要想真正獲得牢固的市場地位,不是靠拚硬件、拚低價,而是要拚創新,隻有開發出讓消費者認可、理念和功能足夠領先的產品,才能換來真正的市場地位。而目前在市場上獲得好評的高端智能手機,如蘋果和三星的產品,無不是靠用戶體驗來贏得市場的。此外,廠商還需著眼於長遠發展,做好自有渠道特別是線上渠道的布局。
“2013年將會是手機品牌分化之年,那些在差異化上找到自己節奏的公司在去年賺到了錢。”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豔輝表示。據他了解,OPPO在一款產品外觀上的投入已經高達上百萬美元,其設計師會借鑒香奈兒口紅外觀造型,在手機產品身上加入了金屬裝飾條。規模不應該是大家追求的重點,在紅海中找到自己的細分市場更為重要,這樣才有錢賺。
最後,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未來智能手機市場已不僅是品牌和終端的爭奪,用戶體驗、性價比將成為決勝的關鍵。如果國產手機能有效整合產業鏈資源,及時為廣大的中低端智能手機用戶提供最具性價比的體驗,為高端用戶定製個性化和品質化的手機產品,無疑將成為最後的贏家。
最後更新:2017-04-03 22: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