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48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中國軟件人,我為你哭泣

中國軟件業在它發展了20幾年後,竟然還是隻得到一句“依然稚嫩”的評語。這些人說,政府製定了一係列扶持政策並未改變軟件產業積貧積弱的現狀,也沒有催生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軟件企業。他們為這樣的狀況感到悲哀。

  如果一個活了20多歲,胡子拉碴的青年人,還被人家說幼稚,不知道該不該尷尬。在這些人空對空地評價軟件發展時,我在暗自為中國軟件從業人員哭泣。

  軟件業得到政府的扶持,就一定可以發展嗎?發展取決於市場、人才、環境、政策等綜合因素。扶持,是經濟上還是偏向性上?如果是經濟上,那和以前對待貧困山區和西部的做法雷同,錢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如果是偏向,采購上的簡單認同,反而是扼殺。如果采購者不是很認真地對待所采購的軟件,隻是因為“國產軟件”而支持;如果軟件企業沒有把注意力集中到認真盡力地去提供高質量的軟件和服務上,軟件業能發展嗎?買賣雙方大家馬馬虎虎把合同一驗收就完了。這樣產品質量怎麼會改變?

  有位軟件人的比喻相當深刻:軟件企業好比一個餐館,來的食客如果都是湊湊合合的,那這個餐館師傅的水平絕對提不高如果一兩個挑剔的食客也被餐館老板采用諸如免費、說好話等方式煳弄過去,而不是虛心采納合理建議,怎麼可能改進廚藝?

  然而,改進本身也不容易。改變靠的是人,因為軟件產品的好壞大部分是由開發者決定的。可憐我們那些真正有積極性和創造力的軟件人,並沒有得到重視,高強度加班,流動頻繁,沒有良好充足的培訓......軟件人身心疲憊,對企業缺乏歸屬感。試想,一個在一年內要兩次以上集體換血的軟件企業,競爭力能強嗎?捫心自問,國內有幾個企業的軟件人,能像在IBM工作的人一樣,一待25年?無法留住人才的企業,憑什麼來保證軟件人的創造激情?

  知識產權的保護也是讓軟件人痛心的地方,盜版依然猖獗,技術依然不是秘密。金山軟件堅持通用軟件多年始終做不大,為什麼,去問問路邊的盜版攤主,他最清楚。雖然說軟件發行量到達一定程度,研發成本就會接近零,然而我們的軟件人,辛苦所做的東西,比得過幾塊錢一張光盤的發行速度嗎?可憐啊!

  軟件業不需要輸血,需要的是對人才的重視;軟件業不需要同情,需要的是公平競爭;軟件業更不需要盲從其他國家的模式,畢竟我們得適合中國國情。倘若不能從根本上改變這一切,中國軟件人,我隻能為你哭泣。  

最後更新:2017-04-02 15:20:37

  上一篇:go Android初步學代碼收集
  下一篇:go Facebook允許用戶查看並刪除搜索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