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26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微信群“大師”為什麼每天帶你學習?你不屑一顧的新騙術

我要你知道,不論你是誰?在哪裏?在這個世界上,一直有一枚靠譜團團在晚8點等著你,與你天南地北地聊……

就在近幾個月,很多人都在朋友圈不時看到有人發這樣天上掉餡餅的事兒,套路差不多,就是“有這樣一個微信群,裏頭有一位很牛的老師,每天花多少分鍾來教你學個什麼東西,掃描圖中二維碼就可以入群,前多少人入群是免費的!”

光是筆者見過的這種大忽悠,打著的旗號就有“北大國學老師每天帶你誦讀20分鍾國學經典”,“少兒英語早教群,每天給你推送原汁原味的英語兒歌和教程”。

前幾天這一騙術波及到了眼下非常火的美學大師蔣勳老師,筆者還真遇到有好友中招了,得以一窺騙子們做的二維碼招貼(為了不讓騙子得逞,我們把二維碼塗花了),如下:

結果蔣勳老師的官方書友會都坐不住了,專門發帖澄清:“經核實,此條信息未經過蔣勳老師及蜻蜓FM的任何授權,是幾個公眾號為了吸引用戶關注,而在幕後操作的誘導行為。為了更好地維護知識版權,以及蔣勳老師的聲譽,希望大家不要再繼續轉發下去,同時謝謝大家對蔣勳老師《細說紅樓夢》的喜愛。”

為什麼說這些群是騙子辦的呢?那我先說大結局:騙子們不過是在推廣他們的垃圾公共營銷號。

行騙的步驟都很類似:首先你長按圖片中的二維碼進行識別,騙子跳轉幾次鏈接把你分配到某一個微信群裏:

看見沒,這就是所謂帶你每天讀《紅樓夢》的群,騙子買賣夠大的,群都有編號!還C719!天啊!三位數!

再帶你進個閱讀類的群瞅瞅。

是不是很熱鬧!群裏有那麼幾個所謂的導師或助學谘詢一看你進來,就開始發消息,要求你把宣傳這個群的文本和圖片發到朋友圈或者發給三個群。

下麵劃重點了,注意啦!最常見的催促人上當的說辭是:

——這個群前多少多少名的人是免費的,趕緊抓緊時間!

——今天還有多少多少分鍾這個群就要截止了啦!

——前麵的某某某怎麼還沒有完成啊,幾分鍾內不完成的,群內助理就把他踢出去了啊!

而且最惱人的是,當你完成了他們的一個要求之後,他們又會給你布置第二個乃至第三個,全部折騰完之後才發現,他最後隻不過是給你推了一個自己辦的公眾號,內容全都是剽竊其他一些出版物或者公眾號內容的皮毛。哪有什麼每天跟著群裏頭帶你看書讀書?做夢吧!

有意思的是,騙子們學識還挺廣,行騙的題材從國學、英語最後還跳到了美學,連蔣勳老師都沒有放過。當然,騙術是換湯不換藥的。

出於職業好奇心,騙子群裏所謂的谘詢導師加了我微信之後,我還專門翻了他們微信簡介頁麵:

上麵這位老師真是實誠人,直接標明“加好友拉您到學習群”。

再看他們朋友圈,哎呀真是敞亮人!還真有人把他們工作環境曬了出來,眼看著他們一台電腦上登了三四個PC版微信,三四個賬號的圖標一起閃,忙個不停——這些導師們和谘詢師真是忙死了呀!

再看看我的朋友圈,還真有親朋好友甚至是新聞界同行上當的,人還不少。

真心想日積月累細水長流學點東西的人,哪怕是沒有花裏胡哨的微信群老師組織張羅,手頭隻需一本書,也能在每日繁忙生活中尋找到釋放求知剛需的時間。

而這幫騙子最可恨的還不在於沒讓你學到東西,而是浪費你的時間、讓你更加懊喪,然後到頭來更沒動力學習。

此外,騙子們利用的另一普遍心理,就是對於“計劃型學習模式”、“每天打卡”的盲從與崇拜——無論是這些所謂的北大文學名師,還是英語口語大家都在關鍵字眼中簡明扼要地提出每天帶你怎樣怎樣怎樣……

好像自打人類會學習開始,製訂學習計劃、每天學習多少分鍾、每天要看多少內容的這種“計劃型學習模式”,就不停地在我們身邊湧現,簡直就像一種泛濫的狂熱信仰。但問題在於,這種模式真的適合於我們每一個人嗎?絕對不是。

大家都很清楚,即便每天打卡,學習質量和效果是完全因人而異的,而且即便是同一個人,不同的日子乃至不同的時段,學習效果都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人就是完成了所有打卡任務,回頭一看卻像什麼都沒學一樣。

當自己無法拿出整塊時間或利用零敲碎打的時間來按照自己最高學習效率進行學習和閱讀,把自己的猶豫與僥幸心理建立在每天打卡的這種計劃型學習方式上,那你不就是坐等被騙子們忽悠嗎?

所以,真要想學點什麼東西,首先還是要搞清楚自己怎樣才能學進去,什麼方式才是真正適合自己的。

學習這件事兒,和購物是相通的:如果你學習帶有很強的目的性,知道如何達成,就像去超市直奔指定的貨架或區域,去買你需要的一瓶醬油或者一包奶;而你如果完全是漫無目的,或者沒有壓倒性的決心和毅力,你就會像那種沒什麼真的要買的購物者,進了超市就被各種各樣眼花繚亂的促銷所迷惑。

最後,這種借每日打卡學習來進行營銷和詐騙的微信大忽悠,之所以能在中國大行其道,一是得益於技術上大家對於手機的依賴,二是利用了中國尚未形成學習型社會的氣氛。

去紐約坐地鐵,最讓我感歎的是:看書的人遠比看手機的人多,而且越到曼哈頓看書的人越多。相比之下,看看我們的地鐵裏大家都在做什麼?差距一目了然。

紐約地鐵上讀書的人。

這兩年我們經常能看到各種充斥著民族自豪的言論,認為中國利用互聯網經濟和人工智能,創造出了比以往效率不知高出多少倍的生產方式,還誕生出了“新四大發明”。

然而很可惜,很多人的精神世界依然貧乏,卻又懶於學習。

醒醒吧,精神上懶惰的身邊人。

看完記得給小編一個後再走唄!

點擊播放 GIF/16K

編輯|黃磊

點擊

更多文章

|13歲考入清華、浙大的他們平時都在幹什麼?

|北京到底有多大?一對比所有城市都……

|約!跑!今天,北京18個跑團成功“解鎖”了這裏 | 晚8點

|寫給女兒:我寧願你不“善良”| 晚8點

最後更新:2017-08-27 23:45:58

  上一篇:go “微信美女”的溫柔騙局
  下一篇:go 微信最新隱藏的這個功能太邪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