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歐盟今日將向微軟開出數億美元罰單
消息人士透露,由於未能履行此前同歐盟監管機構簽訂的競爭協議,布魯塞爾周三將向微軟開出高達數億美元的罰單。微軟同時還與丹麥的稅務機構有法律糾紛。由於拖延稅款長達近10年之久,丹麥方麵提出了高達10億美元的訴訟。
這是歐盟首次就一家公司未能遵守與反壟斷監管機構簽訂的自願協議而開出罰單。而對歐盟競爭委員會委員傑奎因·阿爾穆尼亞(Joaquín Almunia)來說,此舉亦證明了他肯為確保反壟斷和解的履行下多大力氣。
微軟去年承認,公司未能履行2009年與布魯塞爾方麵簽訂的協議。微軟當時依靠這一紙協議結束了持續已久的反論斷調查。該和解協議要求,微軟必須向購買新PC的歐洲消費者提供自行選擇互聯網瀏覽器的權利,而不能把自家的IE設為默認瀏覽器。
之後,微軟承認自己未能向多數消費者提供瀏覽器選擇提示界麵,並將這歸咎於2001年一次軟件升級帶來的技術失誤。
正如監管機構預料的那樣,此次失誤大約影響了2800萬歐洲人,他們因此未看到微軟的瀏覽器選擇提示。
在過去10年中,因為存在壟斷行為,微軟已經遭到歐盟約16億歐元的處罰。
按照微軟董事會的說法,這一事件的影響十分嚴重,足以讓微軟首席執行官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的獎金減少為上年的一半。
同時,丹麥方麵也就微軟2003年收購商業軟件公司Navision的交易提出了超過10億美元的稅收要求。丹麥媒體本周首次報道了此事,據消息人士稱,丹麥稅務機構與微軟的分歧與收購時對知識產權的估值有關。微軟當時以1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該公司。
考慮到目前歐洲地區的財務壓力,高科技公司用來減少稅款的國際稅金協定已經成為當地炙手可熱的政治話題。即使丹麥一案的發生時間要早於這些飽受公眾非議的協定出台。
丹麥方麵表示,在收購Navision後,微軟應為其購買的知識產權繳納更多稅款。消息人士稱,這要比微軟當時繳納的金額高。
這名消息人士還透露,微軟辯稱丹麥在收購後數年才提出這樣的主張。那時微軟已經修改了Navision的軟件,並用自己的資源增加了這些知識產權的價值。
最後更新:2017-04-03 22: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