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優拜共享單車差異化 看物聯網背後的盈利模式
在2017北京國際共享•智能出行大會上,優拜單車對外展出其“綠色智能停車係統”。 所謂綠色智能停車係統是通過太陽能進行儲電,利用低工耗藍牙/WIFI/RFID等無線射頻技術、結合高精度地圖定位、騎車/行走等的數據整合,向用戶提供場景化的停車、取車引導,並可以進行周邊生活信息的介紹和推薦。未來其將在各個城市建立智慧停車點,還將在各種借還車需求等場景,接入物聯網大數據平台係統,讓用戶更方便地找到適當位置停取車。
共享單車,通常被我們注意的都是其商業模式上“共享”的特征,但是從技術上講,其更符合一個“智能互聯”產品的要素。核心元素是物理部件、智能部件和連接部件。物理部件包含產品的機械和電子零件等。智能部件包含傳感器、微處理器、數據儲存裝置等。連接部件包括芯片、模組、SIM卡等。可以看出,共享單車具備了“智能互聯”產品的關鍵要素,因此,考慮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更應該放在萬物互聯時代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和理解未來整個社會的商業模式變遷。
在傳統商業中,我們已經非常熟悉物理產品的買賣交易模式。共享單車最為直接的盈利模式,就是賣家投入物理硬件,收取買家的租賃費。在這種模式下,一輛車成本費用是1500元,自然折舊周期是4年,那麼每年的折舊成本是不到400元,每天大約1元。如果再算上投放、維護、損壞、偷盜等運營成本,一輛車每天的運營成本大約可以是2-3元。如果每次騎行的費用是1元,那麼如果每天每輛車被騎3次,則可以打平成本,高於3次則可以盈利。ofo快速占領市場的初衷之一,就是要擴大用戶規模,實現更高的物理產品盈利,同時降低邊際成本。但很容易陷入價格戰,同時市場空間有限,收入增長有天花板。
目前幾乎所有的共享單車平台都開啟了“要使用先交押金”的模式,押金從每人99元到299元不等。這相當於是借鑒了P2P的方式,進行了一次全民融資。無論銀行、保險,或者一些互聯網平台都在這麼做,可以保證在短時間內融入大量現金,再利用現金進行金融投資,獲取利潤。這種方式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有了大量的應用,其本質上和第一種模式是一樣的,隻是利用了移動互聯網快捷支付的特征,並不屬於物聯網盈利範圍。這種方式的弊端是,一方麵用戶的上限決定了押金規模,市場規模有限,具有天花板。另一方麵,由於共享單車需要不斷擴大市場規模,進行維修折舊,依靠押金可以完成市場的迅速擴張,但是無法實現較為穩定且可觀的盈利。
在智能互聯產品中,單車將與手機以及控製平台組成一個產品序列。商家將可以實現遠程監測、控製、優化與自動。同時,單車也將借助物聯網,產生更多的位置信息、用戶使用數據、自身優化數據、用戶接觸界麵等。通過長期積累共享單車將擁有用戶行為習慣,及精準的位置信息,通過交叉比較,可以將用戶進行標簽化管理。同時共享單車還具有高打開頻率的用戶交互界麵,在這樣的界麵上,就具有了精準營銷的基礎。無論是投放廣告,還是進行產品推廣,或者沿途商家推薦等等,成功率都是非常高的。同時對於用戶使用習慣的監測,高熱點地區、高熱點時間段的挖掘,有利於降低單車運營成本。這種盈利方式的關鍵點是對於數據的收集、挖掘與計算,能夠運用好數據的公司,將會實現穩定的,且可持續的盈利。
在以上模式下的物聯網絡,更多是連接的一種升級,提供的是更好的連接服務,更低的連接成本,但是並沒有真正挖掘出萬物互聯的價值。
而萬物互聯的真正價值,在於不同物理硬件之間的交互,在於將“智能互聯”產品置身於一個智能互聯的體係環境中。行業的競爭基礎,將從單一產品的功能轉向產品係統的性能,而單獨公司隻是係統中的一個參與者。在農業中,行業邊界從拖拉機製造拓展到農業設備優化;在工業中,采礦機拓展到整個采礦設備體係。不同的產品係統和外部信息組合到一起,相互協調,實現整體優化。深圳北航物聯網研究院(www.buaaiot.org)長期深耕物聯網領域,從多年來從事的物聯網產業技術研究及物聯網項目谘詢的經驗來看,我們相信未來智能建築、智能家居、智能城市,都將有不同的“智能互聯”產品組成,從而重新定義行業的特征,優化行業整體效益。
最後更新:2017-07-24 12: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