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電信在物聯網實踐方麵的案例分析
隨著技術的快速演變,計算的範圍在不斷擴展。計算通過各種形式融入到各種各樣的物體中,變得隨處可見。全球物聯網正從以碎片化、孤立化應用為主的起步階段邁入“重點聚焦、跨界融合、集成創新”的新階段。
2016年,Amazon推出了AWS IoT Button。AWS IoT托管雲平台讓連接設備可以輕鬆安全地與雲應用及其他設備進行交互。產品主要針對那些剛開始使用AWS服務而不用編寫專門代碼的開發者。英特爾則發布了物聯網關方案,構建異構設備通往雲端的統一通道。一個涵蓋從芯片、感知器件、操作係統、設備互聯、邊緣計算、關鍵軟件、數據整合分析到各個垂直應用的生態係統,在推動“物聯雲”的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運營商領域,德國電信很早就開始了交通汽車領域物聯網業務的嚐試。德國電信提供的服務一定程度上受到德國工業4.0總體戰略思想的影響。
2010年上半年,德國電信T-Systems就已經和載重汽車製造商MAN共同推出了Telematics服務。隨著雲計算技術和大數據應用的拓展,Telematics的業務前景和外延得到了很大的拓展。科研機構攜大數據分析處理技術,市政交通管理部門攜更為廣泛和深入的城市交通管理需求,汽車製造商攜更為智能化的客戶需求紛紛加入平台。德國電信的解決方案單元T-Systems具有戴姆勒原先IT部門的知識積累,因此以行業應用的方式進行產品設計條件顯得非常充分。
2013年,德國“安全智能交通——德國測試現場”項目承擔單位宣布完成當時世界最大規模的智能安全交通技術現場測試。在德國黑森州法蘭克福周邊劃定的測試現場,120輛車、500位司機共行駛了160萬公裏路程。當時項目的效益預期是這樣分析的:德國有5200萬輛注冊汽車,每一輛都與智能交通管理係統相連接,意味著大量的運營數據和城市管理基礎數據平台的建立。盡管該研究計劃投入6900萬歐元,但考慮到每年德國因道路交通堵塞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70億歐元,這一計劃就顯得非常有價值。在這個領域,德國電信繼續重點布局車聯網,麵向車載前裝、後裝市場提供硬件開發、網絡連接、應用服務等車聯網解決方案,已經形成了車聯網領域重要的推動力量。
2015年,德國電信在CeBIT 2015上推出了物聯雲平台(cloud of things),希望為大中型企業的數字化戰略提供較低成本的雲服務支撐。目標客戶可以使用新的“工業4.0”整體解決方案,包括硬件設備、SIM卡和數據流量套餐,通過德國電信的雲服務接入這一平台。德國電信通過能力開放的方式,為應用開發商、設備提供商、係統集成商等合作夥伴提供良好的物聯網生態係統。在解決方案提供者方麵,德國電信向用戶提供從硬件設備、係統解決方案到大數據處理分析的整體解決方案,必要的話甚至可以提供相關聯的谘詢服務。
2016年,德國電信在CeBIT 2016上宣布正式發布開放電信雲(Open Telekom Cloud),提供全套雲服務,包括私有雲、公有雲以及軟件解決方案(可同企業現有IT基礎設施無縫集成),為歐洲企業提供各種基於客戶需求規模、按需付費、安全的雲服務,以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T-Systems推出的私有雲產品“Dynamic Service”服務,通過IT資源的虛擬化給客戶提供動態服務。在雲服務領域,T-Systems有著非常深厚的積累和實踐。
T-Systems提供資源池,獨立、自動地根據眾多客戶的標準請求或文件需求提供服務。客戶則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享用這些IT資源服務。這樣的創新都基於網絡的強大計算能力和數據中心資源,使得終端提供的應用邏輯和數據存取都在Web平台上實現,從而極大地降低對終端設備的計算能力要求。服務提供過程中,T-Systems通過為不同規模的公司提供安全、端到端的雲解決方案,從谘詢、實施、計費到客戶服務及維護積累了大量經驗。與此同時,T-Systems的合作夥伴生態圈也在不斷擴大,微軟、SAP、思科、Salesforce、VMWare、華為、Oracle、SugarCRM和Informatica等多家公司逐漸豐富和深化T-Systems的IT能力。
隨後T-Systems與SAP在雲計算領域加深合作,並成為SAP認證的SAP HANA企業雲運維服務供應商。進一步深化行業應用深度,形成更為專業的解決方案. 根據特定的SAP HANA平台進行設施建設,為客戶提供大數據環境下的高性能商業應用程序,滿足雲計算端對端的大數據服務需求。通過使用SAP HANA企業雲,客戶無需購買T-Systems的解決方案和技術設施,隻需使用建立在多樣化雲平台上的應用程序便可輕鬆享受大數據服務。
通過“雲化”構建開放平台,引入具有豐富行業經驗的合作夥伴共同提供快速服務的能力。通過項目和數據的積累逐步提升行業影響力和話語權,在此過程中不斷完善生態圈,成為具備豐富運營數據的雲服務提供商。在數據日趨豐富和雲服務逐漸成熟後,物聯網戰略的落地顯得更加現實。從而形成與普通物聯網企業的競爭差異。
工業4.0是由德國產、學、研各界共同製定以提高德國工業競爭力為主要目的的戰略。支撐工業4.0的是物聯網技術和製造業服務化傾向的興起。也就是說,大量的價值不僅存在於信息技術帶來的采集和傳輸上,更存在於領先的製造業經驗和知識方麵。這些內容都會以“雲端價值”的形式體現出來。德國電信並沒有把具體業務運營作為重點,反而是將精力放在提前建設類似物聯雲這樣的基礎性平台上。這些平台可以為未來產品創新提供孵化基地,讓德國電信智能業務以“輕資產”的方式實現,真正體現了平台布局的價值。
深圳北航物聯網研究院(www.buaaiot.org)多年來深耕物聯網,長期從事物聯網項目谘詢及物聯網技術研究,為企業提供完整的物聯網解決方案。物聯化和數據驅動的企業數字轉型在很多行業已經發生,然而無處不在的物聯服務對企業的數字化能力、資金實力、管理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挑戰。要真正發揮物聯網的力量,仍然需要更多的想象力和行動力。
最後更新:2017-07-24 12: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