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棲網絡技術峰會-阿裏雲公網產品正確使用姿勢節省50%成本秘訣-PPT和演講文字實錄

大家好,我是阿裏雲的秋光。今天很高興在這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阿裏雲的公網產品以及如何省錢的的使用阿裏雲的公網。
首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大家都知道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三大件是什麼嗎?
三大件指的是,網絡、計算和存儲。這三大件中其中網絡是特別影響用戶體驗的一個要素。因為對於大部分數據中心來說都需要對外提供服務,讓用戶可以訪問到服務器上所部署的業務係統。如果公網質量比較差那麼對外提供的服務給用戶帶來的體驗就會很差。

幾年前網絡上有句流行語叫做“世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南極和北極,而是你電信我聯通”。不過這兩年這個流行語已經變成了“世上最遠的距離,是我在你身旁,你卻在玩手機”。貌似兩個十分不相關的事情,實際上都是兩個獨立的實體之間溝通和通信不順暢。對於工程師來講,比較喜歡解決技術問題。那我們先看看聯通和電信之間互通的問題。國內的三大運營商中網絡都超級大,都覆蓋全國。但這三大運營商直接固定網絡之間的互通隻在三個點可以通,分布是北京,上海和廣州。這三個點叫IXP節點,一方麵互通帶寬有限。另一方麵隻有三個點,全國的數據都通過這三個點互通,這三個點壓力很大,容易造成丟包。所以如果服務器的網絡線路是聯通單線,電信和移動的用戶訪問起來就會很慢很卡。
那麼這個問題怎麼去解決?

答案是用多線BGP。所謂的多線BGP就是,我給服務器連上多個運營商的網絡線路,這樣的話不同運營商下麵的用戶都可以直接訪問我的服務器,不需要繞行,這樣的訪問和使用體驗就會很流暢。這麼一說感覺大家應該就都明白了。現在再說一下BGP,BGP是動態路由協議,把一個公網IP傳播和通告到到多條不同運營商的線路上。這樣服務器通過一個公網IP就可以利用多個不同的線路對外提供服務。而且如果在阿裏雲上即便是有一個運營商的線路掛了,由於采用的是動態路由協議,這個運營商的通過路由收斂會走到另外的一個運營商後到阿裏雲,體驗差了些但不會中斷業務。
所以多線BGP,不僅僅能提供用戶訪問和使用體驗,而且能增強係統的健壯性和可靠性。
再問大家一個問題。大家上淘寶,天貓瀏覽商品的時候有沒有覺得卡頓,不流暢?
我其實有個體驗特別深刻,我在來阿裏之前在俄羅斯莫斯科工作過一段時間,我發現我登錄我的網易郵箱特別慢,作為搞網絡的我知道這個肯定是跨境線路上擁塞比較嚴重,導致了大概率的丟包重傳。有一天一個俄羅斯女同事讓我幫忙,讓我告訴他淘寶商鋪的代金券怎麼領,怎麼用。我就給她指導了一下。我神奇的發現,她訪問的是國內的淘寶網站,而且網速特別快,使用特別流暢。我問她,你用的是什麼代理呀? 她說什麼叫代理?我不懂什麼叫代理,就直接訪問的呀? 我在自己的電腦上試了一下,還真的很快,很多商品一下就顯示出來了。這個時候我心裏麵想,淘寶,真牛B。今年上半年據俄羅斯官方媒體俄羅斯通訊社宣傳,2017年俄羅斯跨境網購包裹已經超過4億件,同比增長近40%。來了阿裏之後,我能看到很多之前看不到的數據,我看了一下阿裏雲采購的境外線路,有一個是Rosetelecom,這個是俄羅斯最大的運營商,基本上覆蓋了70%左右的固網用戶。這時候我就徹底理解了,為什麼淘寶在國外的訪問體驗這麼好了。
現在大家應該知道多線BGP的重要了吧,你的產品做的再好,但如果不能被用戶流暢的訪問和使用。那麼也將會失去生命力。

那麼,如何獲得和淘寶,天貓一樣的國際化的網絡能力呢?自建數據中心明顯是不靠譜的,投資太大。想想如果投資小,網易海外郵箱的訪問體驗也不會那麼慢。答案是,直接用阿裏雲的BGP公網就OK了,直接獲得和淘寶,天貓一樣的網絡能力。因為你們用的網絡都是一樣的。一樣的線路,一樣的優先級。
阿裏雲現在在國內有46線,海外有43線。這個數據是17上半年的數據,現在線路還在不斷的增加。我們每個數據中心基本上都在10線左右,基本上可以對全球的用戶提供超級流暢的網絡使用體驗。

下麵是我們的數據中心的分布,亞洲,歐洲,北美洲,大洋洲(澳大利亞)這些互聯網用戶多的洲基本上都已經覆蓋了。另外還告訴大家,印度和馬來西亞阿裏雲的數據中心也正在建設。這其實是一件很讓人激動的事情,阿裏雲的雲計算技術會讓越來越多的人能享受雲計算帶來的技術普惠,從亞太發力,後麵肯定會做到覆蓋七大洲四大洋。

雲計算裏麵很核心的一個技術是虛擬化,我們可以把服務器集群虛擬化處理多個互相隔離的虛機並分配給不同的用戶使用,使用的用戶越多資源利用率也就越高,規模效應也就越明顯。那麼剛才上麵提到的網絡是不是也可以虛擬化,讓每個用戶都能公平的享受阿裏雲的多線BGP網絡,而且將每個用戶的網絡資源都隔離開互不影響。答案是當然可以。這種網絡虛擬化的最終結果是以阿裏雲公網產品實現的。阿裏雲公網產品分為功能型網絡產品和計費型網絡產品兩大類。其中功能型的網絡產品是EIP,負載均衡SLB,公網網關NAT,VPN網關。這幾個產品的功能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了,我再這裏就不詳細介紹了。這幾個產品使用的時候需要付功能實例費。
還有就是單獨的計費型的產品,叫流量包和共享帶寬。這兩種產品其實是對應阿裏雲公網的兩種計費模式,一種是按流量計費,一種是按帶寬計費。流量包對應的是按流量計費,流量包可以抵扣按流量計費的雲產品所產生的流量。共享帶寬對應的是按帶寬計費,在沒有這個產品的時候,如果有5台ECS,每台ECS選配的10Mbps的帶寬,那麼需要交50Mbps的錢。有了共享帶寬之後,可以隻買一個10Mbps的帶寬,然後5台ECS共享著用。

雲計算裏麵另外一個核心的鍵的特點是按需使用,按使用量付費。這個其實本質上是一種付費模式。也就是這裏麵我們說的後付費模式,這中模式特別適合上雲初期,因為一般很難估計使用量,可以采用先使用,後付費的這種付費模式。這裏麵想插一個理發店的案例,一般我們去理發店去理發,理發師會大部分都會想辦法讓你辦卡。不辦卡剪發50,辦卡存300送10次。一般情況下,如果這個理發師剪的不是太差,然後你覺著這個理發店短期也不會跑路或倒閉,大多數情況下都會選擇辦一張卡。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這是一個雙贏的生意,我們省了錢,理發店提升了用戶粘性。回到雲計算也一樣,一般大多數客戶在上雲後期後會考慮阿裏雲的預付費產品,一方麵是覺著阿裏雲短期內也不會跑路和倒閉,另一方麵也是覺著包年包月這種預付費模式較後付費也的確省了不少錢。所以使用阿裏雲省錢的第一招大家應該都已經學會了,合理的選擇預付費產品。
剛才在前麵也提到,阿裏雲的網絡產品有功能型的網絡產品,這些功能型的產品大多數都有規格。比如說小型、中型、大型,獨享或共享。那麼如何選型? 選型其實是一個比較痛苦的事情,選小了影響業務,選定大了費錢。一般在傳統的設備選型的時候往往都是往高了選,留一些餘量出來。這其實就是造成成本浪費的一個主要原因。如果用阿裏雲,選型其實沒這麼複雜,我們一會在下麵講,如何選型。第二,阿裏雲提供按流量計費和按帶寬計費兩種方式。應該如何選取按流量和按帶寬計費,是不是按流量計費就一定是便宜的? 這個我們一會也會給大家詳細分析一下。

首先,是規格選型的問題。初期的時候,如果對業務情況難以估計,可以先選小規格的實例類型,然後可以結合雲監控的指標實時的監控相關的數據。以NAT網關為例,NAT是通過總連接數來區分規格的,那麼可以先選一個小規格的NAT網關,然後在雲監控上設置一個連接數告警規則。比如小型NAT的並發連接總數是1萬,那麼可以在雲監控設置連接數監控閾值為8千,超8千後會發送告警郵件和短信。那麼把NAT的規格升級到中型即可。這種規格的升級,大部分產品都不會對業務有任何影響。

然後,我們說一下按流量和按帶寬計費模式的選擇。首先給先告訴大家結論,並不是所有情況都是按流量計費省錢。按流量在帶寬利用率高的場景下,費用是按帶寬的很多倍。首先需要先解釋一下帶寬利用率,帶寬利用其實一個是個平均值的概念,反映的是在一條具體的線路上帶寬的平均使用率。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家裏麵買了一個10Mbps的寬帶,然後你每天都在家裏麵用電腦下載美國大片。那麼這個10Mbps的寬帶線路上麵一直在跑數據和流量,那麼這個線路的帶寬利用率可能接近90%,如果你不喜歡看美國大片,隻是用這個10Mbps的寬帶線路瀏覽瀏覽新聞網頁,那麼這個利用率就比較低,估計在10%左右,那麼這種情況我建議你把寬帶撤掉,直接用手機開熱點走流量吧。
上麵說的是移動,聯通,電信這種傳統運營商的計費模式,手機都是按流量計費的,寬帶是按帶寬計費的。如果你經常下片,你肯定不會用手機開熱點的,因為貴。如果你隻是在家看看網頁,其實也沒必要拉一個寬帶,現在手機開熱點完全可以滿足需求。
我給大家做了兩張圖,因為阿裏雲的按帶寬計費分為兩個區間,1-5Mbps和大於5Mbps,兩個區間價格不一樣,5Mbps以下價格便宜一些。然後我再不同帶寬利用率的情況下分析了一下成本。第一種圖是帶寬2Mbps,在不同帶寬利用率情況下按流量計費的價格和按帶寬計費的價格。第二張圖是50Mbps的帶寬,不同帶寬利用率情況下按流量計費的價格和按帶寬計費的價格。
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5Mbps以下,帶寬利用率如果低於10%,選按流量計費,如果大於10%選擇按帶寬計費。在5Mbps以上,帶寬利用率如果低於35%,選按流量計費,如果大於35%選擇按帶寬計費。

有了這個結論,我們來從數學的角度看一下,共享帶寬為什麼特別受客戶歡迎。如果我們用共享帶寬,相當於讓多台ECS複用一份帶寬,那麼在這份帶寬上基本上是一直有數據和流量再跑。那麼帶寬利用率肯定不會低,有的用戶用共享帶寬後,共享帶寬的帶寬利用平均一天能達到70%或更高。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肯定是省了不少錢,比原來的按流量計費省錢。
那麼如果原來是按帶寬計費的,如果有三台服務器,每天服務器需要單獨購買帶寬,比如說分別需要購買30Mbps, 40Mbps, 50Mbps的帶寬,而如果采用共享帶寬,隻需要購買75Mbps即可滿足業務需求。而且可以讓每台服務器都可以達到共享帶寬的峰值,較之前獨立采購帶寬方式,節省了37.5%的費用。
省錢第二招,大家應該學會了。合理選擇按流量和按帶寬計費,如果業務流量較大盡量選擇共享帶寬方式。
最後在介紹一個神器,閑時流量包。這個屬於一種特殊的流量包,它隻能在0:00-08:00使用,最大的特點是較之前的流量價格低了很多,基本上是5折到6折的樣子。優惠粒度特別大。適用於可以控製雲上的流量的用戶,比如說有定期向線下同步數據的客戶。
最後更新:2017-09-22 14: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