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疯传宝宝因一个吻丧命 听温州市儿童医院医生怎么说
这两天,一则刚出生6天的宝宝因为一个吻而丧命的消息在微信上热传,这让宝爸宝妈们着实感到担心。亲吻真的会给孩子带来死亡威胁吗?记者今日从温州市儿童医院了解到,亲密亲吻可能会引发疱疹病毒感染,这种病毒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新生儿来说,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但对于普通儿童来说,感染后不一定会发病,即使发病愈后也较好。医生提醒,除新生儿外,家长在自身情况良好的情况下,适当与孩子亲密接触并不会引发致命危害,不用过于担心。
新生儿免疫功能不健全
感染病毒或有致命危险
微信转发的文章中,提到一位美国的小女孩,就在她出生的第6天,突然面色苍白,不吃不喝,眼睛也睁不开,医生的诊断结果是:感染了由疱疹病毒(HSV-1)引起的脑膜炎。随着病毒侵入导致体内多脏器衰竭,出生18天后,小女孩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女孩的父母都做了检查,他俩都没有携带疱疹病毒。医生推断,小女孩是被亲朋好友亲吻传染的疱疹病毒。
对此,市儿童医院感染科主任黄建亭和新生儿科副主任黄育丹均表示,这名小女孩很可能是亲密接触传染的疱疹病毒,由于免疫功能不健全,病毒进入体内后侵犯神经、造血系统,引发多脏器衰竭而死。
记者了解到,常见的疱疹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等,主要的传播方式是接触传播,其中包括亲吻等亲密接触。
就在不久前,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也接诊了一例疑似疱疹病毒感染引发的脑炎患儿。据介绍,这是一名男宝宝,出生8天后出现频繁抽搐,被送到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检查结果提示,孩子很可能是疱疹病毒引起的脑炎。“在孩子的脐带中发现有疱疹表现。”黄育丹说,孩子可能是在围生期感染或出生后通过亲密接触感染,疱疹病毒引起的脑炎,死亡率很高。
记者了解到,新生儿感染疱疹病毒的几率并不高,发病率约为3000-2万例新生儿中出现1例感染,但是感染后往往都会有严重的后果。此外,新生儿还容易感染风疹、巨细胞病毒、弓形虫病毒等。
医生提醒,新生儿要特别防范感染,家长不要带新生儿去人多的地方;市民探视新生儿时,如果有呼吸道疾病,要做好自我隔离和防护;抱孩子前要先洗手。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皮肤黏膜疱疹、体温不稳定、吃奶量骤减及嗜睡的情况,要立即就医检查。
儿童感染疱疹病毒后轻症多
与父母亲密接触并无大碍
微信文章中指出,请告诉身边人不要随便亲你的孩子,否则后悔终生!这让许多父母感到恐慌。对此,黄建亭主任表示,免疫功能健全的普通儿童,感染疱疹病毒后多数不会发病,即使发病也以嘴角长疱等轻症为主,严重到需要住院的很少见。“对于身体情况正常的父母和孩子来说,适当的亲吻或者亲密接触,并不会引发致命危害。”黄建亭说。
去年,医院感染科接诊了疱疹病毒感染患儿近千例,其中包括疱疹性口腔炎400多例,疱疹性咽炎350例,疱疹性龈口炎69例,EB病毒80例等。其中,引起发热、血象升高、饮食困难需要住院治疗的不到30例。
黄建亭主任解释,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病毒和细菌无处不在。以疱疹病毒中的EB病毒为例,有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90%都携带有EB病毒,3-5岁儿童中,90%都曾感染过该病毒,只是每个人免疫情况不同。因此,感染病毒后会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 比如有的人终身携带EB病毒不发病,有的则会轻微发病,极少数会出现严重后果。对于普通儿童来说,在免疫力正常的情况下,即使与父母亲吻感染了疱疹病毒,也未必会发病。另外,除了亲吻,孩子也可能从生活的环境中感染该病毒。“因此,家长们不用过于担心和恐慌,适当和孩子亲密接触并没关系。”黄建亭说,当然,免疫力低下或有其他疾病的孩子,还是需要特别保护。
也有市民疑问,在学生群体中季节性暴发的疱疹性咽峡炎,是不是也和亲密接触有关?对此,专家解释,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肠道病毒,与疱疹病毒不同,二者并无关联。
对于疱疹病毒的预防,医生建议,注意生活环境卫生,家中常通风;对于孩子来说,个人卫生最重要,尤其要注意勤洗手,不建议用湿巾擦拭代替洗手;另外还要增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
最后更新:2017-08-22 00: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