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81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郑爽出书了,不靠颜值靠什么?

2017-08-21 谦叔 葛怡然 桃红梨白

桃红梨白:媒体人、专栏作家葛怡然和好友们的分享平台。公众号:geyiran666。

文丨谦叔 葛怡然 图丨来源于网络

“有郑爽的地方,就有热搜”,这已经是贵圈的铁律了。

跟以前的暴瘦、晕倒、抽烟、街边痛哭版热搜相比,这一次多少高级了一点——郑爽出书了。

最开始一波热搜,来自于书里的“100件小事”。

感受一下这小儿女的文风,跟郑爽在剧集里的傻白甜女主形象,几乎可以无缝对接。

因为时间线啥的都对得上,很快被网友,这简直就是写给胡彦斌的笑忘书。

而且,当事男主角立马跳出来,大大方方承认了。

不但发微博支持出书,上节目又安利了一波。

比如喊口号:这本书很好看,希望大家多支持。

比如鸡汤体:所有的都是经历,不管好坏,都是自己的。

但是被蔡康永逼问:会打算复合吗?答案就立马变换成斩钉截铁的:不会。(可能写歌的人都比较懂煽情?)

上周末的热搜,则来自于郑爽签售的盛况。

每年夏天的上海书展,大家都会见到很多大咖作家,而今年书展,最大咖、人数最多、引起轰动最大的,居然是郑爽。

有去现场采访的媒体记者爆料,排队的粉丝至少有两三千,从场馆一侧一直蜿蜒到另外一侧。去过上海展览中心的人都知道,这得是多长的距离。

(图片来自公众号【有啥好看】视频资料)

因为粉丝实在多到可怕,原来要跟郑爽同一天签售的全部被迫取消。

面对这种“突发情况”,法医秦明、卢思浩、周国平三位作家纷纷发微博给书迷道歉。

从各种报道来看,粉丝的数量确实达到了影响书展其它活动的地步,这也让本来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作家们的读者扑了个空,所以微博上传出反弹的声音。

可是,被粉丝们如此热追的《郑爽的书》,真的能称之为“书”吗?

郑爽的语文水平,一直停留在小学生飙脏话的程度,特别是小号曝光之后,“爽语”的毒性,只要不是粉丝,都会感觉不舒服。

虽然这些辣眼睛的文字都被删了,但郑爽的小号也算彻底公开了。

头像加了V,微博认证更明目张胆地写着:九江郑爽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就目录的内容来看,关于成长、关于情感,早已经在各种专访中讲过无数次了。

她自己也承认,一部分是自己写的,还有一部分……你懂的。

貌似最有料的“恋爱小事100件”,也只相当于一本潦草的日记。

就这样的一本书,定价69元,超力压各种文学着作、名家经典……

所以书一推出,一边是大面积的一颗星差评,另一边的粉丝们则是各种感动、各种维护、各种我们小爽单纯不做作你们为什么要黑她。

郑爽身上有一个神奇的魔咒:粉丝捧得越高,外人群嘲越狠。这几乎已经形成了一个死循环。这次出书,再次印证了这个魔咒。

另一方面,对于已经逝去的恋爱,已经分手的前男友,还要写书来缅怀,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难道是郑爽喜欢独自舔舐这种失恋的痛哭?可是为什么不跟亲密的朋友倾诉,而是把伤口展示给所有人呢?

我们弄不懂郑爽,郑爽估计也弄不懂外界的看法。今天出来的最新热搜是:郑爽 不想靠颜值吃饭了。

整个人呈现出的,是一种无法自洽的状态。

这样的作者,能给读者带来什么呢?小女生的呓语,真的值得专门出一本书?还是出版商只看流量,把其它一切都自动忽略了?反正只要作者名写的是郑爽,不管写啥都能卖掉,而且会卖的不错。

至少从销量来说,一天就签出数千本,确实比作家们流量大、收益多。但就像影视行业一样,如果每个环节都只想着抢钱,最后影响到的,是全行业的口碑和信誉,也会最终透支读者和观众的信任。

影视圈被粉丝绑架、唯流量艺人马首是瞻,大家早有感知,但也渐渐发现:没有演技的小生小花,配不上大制作的戏;大IP×流量鲜肉×炫目特技≠好作品,比如今年暑期档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所以现在已经轮到图书届也被粉丝绑架、唯流量艺人马首是瞻了吗?并不。

国内最早一波名人书,是从央视名嘴、全民级的名人开始的:倪萍出过《日子》、白岩松出过《痛并快乐着》、刘晓庆也出过书《我这八年》、《我的自白录——从电影明星到亿万富姐》。

这些书,起到的作用是,把被神化的名人,还原为有血有肉的真人,让观众多一个了解自己的途径。

倪萍在书里分享过自己的失败婚姻,称之为“那是一段没有尊严的日子”,但以后就再也没提过这话。

白岩松是最“高产”的金句作家,但看过他的书就知道,他最大的优势在于,很多新闻事件,他就在现场,再加上他客观中正的分析,看他的书,对自己也是一种思维的训练。

至于刘晓庆,在资讯不发达的时代,忽然蹦出这么个噼面惊艳的女子,因为太像奇迹了,大家都想要了解关于她的故事,可以说是市场的需求,也是读者的需求。(如果当时就有真人秀,可能大家没这么强烈的阅读欲望了)

这批名人后来陆续出过其它书,倪萍出了《姥姥语录》,从书皮到文字都朴拙到有点土气,但是书里那些姥姥说过的话,因为都是生活里来的大实话,让很多人都看出了眼泪。

都说倪萍煽情,可如果煽的是所有人都能感同身受的人之常情,有什么不可以?

白岩松的《幸福来了》,则是人到中年的自我审视,聊教育聊中产聊环境,背后的思想背景是: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真的幸福?

刘晓庆再出《人生不怕从头再来》,已经经历了从女明星到女企业家再到阶下囚而东山再起的过程,这种阅历,已经够出一本书了。而且,在她身上,能看见很多女性的失败和荣光。

对了,刘晓庆上《金星秀》,对自己书里得意的句子,能当场不打磕巴地背出来,应该是自己写出来的。

比他们年轻一些,但已经出到多年的艺人也会出书,有身材的秀身材,有颜值的秀颜值。

杜淳出过一本图多字少的自传,基本以晒胸肌腹肌为主;马天宇凭借写真+自传类型的图书,已经进入当年的作家富豪榜。

杨恭如出过一本旅行笔记之后,再接再厉又出了一本,这次还弄出了双封面……

这些书用的都是最好的纸张,排版上都最大限度地照顾到了明星美照占最多的篇幅,像一本装帧精美的时尚杂志,可是你很难认为,那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书。

蔡康永就在节目里diss过:我才不要出一本都是图片的书。

谢娜立马觉得:我就是哎。(可能因为她的书曾经被批评为“看图插话”)

明星书的文字水平,也一直是……毁誉参半。

陈坤对书写还是有点企图心的,而且做出版也是他的“东申童画”的业务之一,所以他出了一本小说《鬼水瓶录》,不算奇怪。

他的书分了生、死、情、魔、悟、念珠散六个部分,概念不错,但文字水准距离真正的写作者还差一截。这在明星书中,已经算是中上品了。

得到不错评价的,是林青霞的书,接连写了两本,而且是是真的拿纸笔写作。虽然创作过程被林青霞形容得有点太文艺了,比如坐在窗子前面写到天亮,但中国单文本来就讲究清淡,跟洗净铅华的林青霞还是够搭配的。

林青霞的社交圈,“星光度”越来越低,现在主要以知名作家和文化人为主,会和蒋勋这样的大家做朋友,会请教写作问题,至少姿态上是端正的,是真的在学习自己不会的东西,也是把一本书当成书在写。

这跟偶像型艺人的写真式图书相比,还是能看出差别的。

对受众来说,如果一本书不是为了让人思考,不能让人有所收益,而只是多了解了一些偶像情史,那去看娱乐节目、网络综艺不就好了吗?

对艺人作者来说,对写作没有足够的敬畏之心,经历也还相对有限,并没有到非出书不可的地步,只是在自己形象的开发商,又多了一个成果。

对粉丝来说,只有娱乐,没有思考,只是为了偶像受了几次伤、流过几滴泪就激动到不能自持,也很难形成完整的世界观。

所以,读什么样的书,决定了成为什么样的人。

喜欢明星书也OK,但至少在看完这些之后,还应该补充一些更有内涵和深度的文字。不论如何,偏食总会让人营养不良的,这个道理并不难懂。

最后更新:2017-08-21 23:53:59

  上一篇:go 身体最美部位!鹿晗睫毛精,凯凯王万人迷的手,张艺兴酒窝甜爆了
  下一篇:go 迪丽热巴因为素颜上了热搜,卸了妆的她竟然长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