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3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四大經過市場驗證正確的手機思路

big.LITTLE

big.LITTLE 即 大小核 架構,使用 高性能 + 高效能 兩種核心來實現要性能的時候有性能,而常規操作則更省電的效果。最早在 2013 年三星的 S4 上有所應用 Exynos 5 Octa 的 Soc 則使用的了大小核架構。隨後在 64bit 時代,ARM 公版基本清一色都應用了 big.LITTLE 架構,不過安卓 Soc 旗艦驍龍和蘋果的 A係列 處理都在一定時間內沒有應用 big.LITTLE,所以很多人就覺得 big.LITTLE 其實是華而不實的。

不過隨後驍龍800係列和600係列高端處理也都應用了 big.LITTLE 架構,蘋果的 A10 處理也有使用 高性能 + 高效能 這樣類似的說法,可見 big.LITTLE 的思路無疑是正確的,隨著優化的深入一核有難,多核圍觀的場景也不會再被調侃了。

正麵指紋

iPhone 的正麵指紋解鎖思路經過驗證也無益是正確的,當初指紋解鎖方案也是此起彼伏,正版指紋、背麵指紋、電源鍵指紋等等,不過經過市場的驗證正麵指紋無益是非常正確的。可以看小米、華為、OV等手機大廠剛開始清一色的都使用背麵解鎖方案,但是16年逐漸有使用正麵指紋解鎖,市場反響非常好。不過是用慣了背麵指紋解鎖的人都覺得背麵指紋更舒服。

但安卓陣營中的 腰圓鍵指紋解鎖 似乎比 iPhone 的 圓形指紋解鎖 更討喜,按著更舒服,而且指紋芯片的接觸麵結也更大,可以識別、儲存更多的指紋內容也更安全。

mBack

mBack 真的是安卓交互體驗的勝利,當然依舊不能排除習慣了安卓三鍵按鈕的人更喜歡 菜單、桌麵、返回 模式。但是 mBack 輕觸返回長按桌麵的交互的確更好也更快捷,而且配合正麵指紋識別也更加的舒服更小、在設計上也更討喜。

mBack 模式其實第一個推出類似交互的是 諾基亞X,但是諾基亞並不能將其發揚光大,首先第一次安卓係統嚐試並不理想,而且返回按鈕也並不好看。而魅族則是真正將 mBack 發揚光大,做好做強的,概念的普及以及腰圓鍵+mBack 的設計才是最佳搭配。

以至於現在幾乎所有安卓旗艦基本有正麵腰圓指紋識別就一定會有類似 mBack 的功能。

雙攝

雙攝,顧名思義雙攝像頭。手機照相的發展已經到一定的瓶頸了,一味的大像素並不意味著畫質的升級,因此很多手機廠商也的確從大像素的坑中跳了出來采用更好的CMOS組件。但是手機畢竟體積有限,單個 CMOS 的畫質提升也遭遇了瓶頸。

因此采用兩個攝像頭來提升畫質無疑成了一個新的方案,當蘋果也使用雙攝方案後,基本雙攝在旗艦機上的應用是沒跑了。不過雙攝分 廣角+長焦彩色+黑白 模式,具體那個方案畫質更好也更受市場喜愛呢?這個還得進一步看廠商的研發以及市場的選擇。

最後更新:2017-07-04 09:32:42

  上一篇:go  13歲殘疾、35歲離異……43歲這年她將和全球最美王妃同台……
  下一篇:go  對安卓係統的功能性升級來說,安全補丁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