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40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业界人士建议Win 8程序更名

专栏作家昆汀哈代 (Quentin Hardy )在《纽约时报》撰写博文称,微软在Windows 8的程序取名时不够直观,更多是站在工程师角度看的,忽略了消费者。

    全文如下:

    给微软提一个建议温和的建议:下一次,多用动词。

    上周,我借了一台联想Yoga笔记本,这是一款高端超级本,装备Windows 8.从许多方面来看,它是一台不错的机器,屏幕清晰,处理器很快,键盘不错。

    触摸屏也相当灵敏,它售价1000多美元,对我来说有点重,我不会买,我也不是它的目标消费者。

    这只是从产品角度来看的,不过,在微软如何向消费者说明产品上,我有一个观点,其中很多可能是微软如何看待自身的问题。

    我想用联想电脑写文章,使用在线文档程序写。试了三次,我都没法下载Chrome浏览器,这样一来我就没法用Google Drive,它支持离线编辑。幸运的是我所处的地方Wi-Fi好,我可以一直连线工作。

    晚上,我和微软服务器工具业务部主管纳德拉(Satya Nadella)吃饭。他谈及微软的在线存储服务时说:“你应该通过Skydrive试试我们的在线工具。”

    我指出,在Windows 8界面上这个服务不太直观:上面没有写“Write(写)”或者“Store(存储)”,图标上写的是“Skydrive”。微软没有指出“活动”,而是假定买家已经用上了自己的所有产品,显然许多人只是开始用。

    它的品牌名称都有这样的导向,它是从企业功能考虑的,而不是思考人们想要做什么。相似的,IE浏览器写的是“Internet Explorer”,而不是写的“浏览网页(browse the Web)”,不得不说“Internet Explorer”是一个更好认的产品。其它图标,如“邮箱(Mail)”或者“地图(Maps)”都更清晰些,尽管它更偏向微软自己的产品。

    最近,Google也作出了相似的、混淆人的事,它将Gmail中的“Docs”改成了更模糊的“Drive”。可能这些科技企业认为,存储是一个更广义的在线活动,它适应许多应用,但是没有必要让消费者迷糊。

    微软没有必要在这里学习Google的坏习惯,重复硅谷一直以来的毛病:为其它工程师开发产品,而不是为一般消费者开发。

    曾经这是一个难处理的问题,当年PC都带有繁琐的说明书。随着我们进入云世界,满是消费驱动型服务,最好在取名时从动作、结果着眼,而不是取个神秘的名字。

最后更新:2017-04-02 00:06:55

  上一篇:go Win 8操作系统使用指南
  下一篇:go 嵌入式系统电源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