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40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業界人士建議Win 8程序更名

專欄作家昆汀哈代 (Quentin Hardy )在《紐約時報》撰寫博文稱,微軟在Windows 8的程序取名時不夠直觀,更多是站在工程師角度看的,忽略了消費者。

    全文如下:

    給微軟提一個建議溫和的建議:下一次,多用動詞。

    上周,我借了一台聯想Yoga筆記本,這是一款高端超級本,裝備Windows 8.從許多方麵來看,它是一台不錯的機器,屏幕清晰,處理器很快,鍵盤不錯。

    觸摸屏也相當靈敏,它售價1000多美元,對我來說有點重,我不會買,我也不是它的目標消費者。

    這隻是從產品角度來看的,不過,在微軟如何向消費者說明產品上,我有一個觀點,其中很多可能是微軟如何看待自身的問題。

    我想用聯想電腦寫文章,使用在線文檔程序寫。試了三次,我都沒法下載Chrome瀏覽器,這樣一來我就沒法用Google Drive,它支持離線編輯。幸運的是我所處的地方Wi-Fi好,我可以一直連線工作。

    晚上,我和微軟服務器工具業務部主管納德拉(Satya Nadella)吃飯。他談及微軟的在線存儲服務時說:“你應該通過Skydrive試試我們的在線工具。”

    我指出,在Windows 8界麵上這個服務不太直觀:上麵沒有寫“Write(寫)”或者“Store(存儲)”,圖標上寫的是“Skydrive”。微軟沒有指出“活動”,而是假定買家已經用上了自己的所有產品,顯然許多人隻是開始用。

    它的品牌名稱都有這樣的導向,它是從企業功能考慮的,而不是思考人們想要做什麼。相似的,IE瀏覽器寫的是“Internet Explorer”,而不是寫的“瀏覽網頁(browse the Web)”,不得不說“Internet Explorer”是一個更好認的產品。其它圖標,如“郵箱(Mail)”或者“地圖(Maps)”都更清晰些,盡管它更偏向微軟自己的產品。

    最近,Google也作出了相似的、混淆人的事,它將Gmail中的“Docs”改成了更模煳的“Drive”。可能這些科技企業認為,存儲是一個更廣義的在線活動,它適應許多應用,但是沒有必要讓消費者迷煳。

    微軟沒有必要在這裏學習Google的壞習慣,重複矽穀一直以來的毛病:為其它工程師開發產品,而不是為一般消費者開發。

    曾經這是一個難處理的問題,當年PC都帶有繁瑣的說明書。隨著我們進入雲世界,滿是消費驅動型服務,最好在取名時從動作、結果著眼,而不是取個神秘的名字。

最後更新:2017-04-02 00:06:55

  上一篇:go Win 8操作係統使用指南
  下一篇:go 嵌入式係統電源設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