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06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微信已成马化腾甜蜜的负担

2012年对腾讯意味着不平凡,其CEO马化腾亦攀上事业高峰。眼见旗下产品微信从幼齿小儿迅速成长为一个拥有近3亿用户的又一个IM"利器",马化腾本该笑迎2013年元旦,但看起来很美的微信,成了他最甜蜜的负担。

2012年对腾讯意味着不平凡,其CEO马化腾亦攀上事业高峰。眼见旗下产品微信从幼齿小儿迅速成长为一个拥有近3亿用户的又一个IM"利器",马化腾本该笑迎2013年元旦,但看起来很美的微信,成了他最甜蜜的负担。


 

2012年12月9日,微信荣登央视《焦点访谈》,被解读为受欢迎的"危信".随后中国移动总裁李跃抛出了"腾讯威胁论"重磅炸弹,矛头直指这一产品。这还不算完,微信还陷入了商标纠纷。

在中国互联网界,马化腾是一个英雄式的人物,在中国IM(即时通信)市场上,没有谁敢站出来与之叫板。坊间就曾戏称:微信一出,米聊即死。可见微信之强悍。然而,在同业竞争中有着如此气吞山河之势的腾讯,面对掌握自己命脉的运营商,却不得不以妥协姿态示人。

"腾讯威胁论"一出,马化腾在第一时间站出来自证"清白",称腾讯与运营商是上下产业链承载的关系,并不是对方及外界所说的那种对立或者并行的关系。但马化腾的"证词"显得比较苍白无力,因为微信的模式的确对运营商利润存在抢夺:选择运营商的语音通话功能是要收取费用的,用微信则只需数据流量费用。而习惯于"吃免费午餐"的国人,当然更青睐于后者。微信得以如此迅速地发展,也归功于此。

我们知道,在微信尚未"出世"之前,短信和彩信每年为运营商贡献了数百亿元的收入,但2012年来自该项的收入出现下降趋势,随着微信用户迅猛增长,运营商的损失也将加剧。而作为移动IM产品,微信是不可能离开运营商的WIFI和移动网络而存在的,微信对运营商的依赖也足以想见。

内因方面,虽然微信在短时间内赢得了海量用户,但目前还没有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这也使得微信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只听喝彩,难见回报"的尴尬境地。微信是基于移动终端的产品,不能像腾讯QQ一样开通游戏、网购等盈利渠道。除了满足基础的社交功能外,眼下依靠目前流行的O2O模式来获得收入,但O2O本身只停留在"类广告"阶段,并且这一领域早就"列强环伺",先入者如大众点评网早已占得先机。

虽然马化腾打通了另一"聚宝盆"财付通与微信的关节,以期深挖微信LBS(摇一摇、二维码扫描、微生活会员卡)等功能的潜力,想实现线上支付与线下的整合,在短期内赢得了一些用户,但参与其中的商家心存"多一种宣传渠道并非坏事"的心理。因此,短期来看,在未能形成规模性支付之前,该项举措并不能给予微信多大希望。

借用周鸿祎的话说,2012年马化腾依靠微信革了运营商的"命",获得了唯一一张2012年移动互联网的"船票".成绩固然可喜,但接下来的2013年,面对"内忧外患",马化腾注定不会太轻松。

最后更新:2017-04-04 07:03:51

  上一篇:go 谷歌不甘再为他人做嫁衣
  下一篇:go 在 VMware Workstation 中安装 JUNOS Olive 12.2R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