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80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高盛重磅報告幹貨解讀】中國 AI 劍指全球第一,BAT 實力對比


image

神經高盛最新發布報告,認為中國已成為AI領域主要競爭者,在人才、技術、研發投入、數據等方麵競爭優勢明顯,唯一的短板在芯片。本文摘編報告重點內容,分為上下兩篇進行呈現:上篇描繪中國AI領域的整體發展,下篇著重分析BAT三家的人工智能發展。

7月,中國公布了首個國家戰略層麵的AI發展計劃,指出AI是中國今後十年發展成為主要經濟體的關鍵引擎。今年3月,AI首次出現在了中國政府報告中。

李彥宏、雷軍這些中國科技大佬們相信,有朝一日中國會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的AI超級強國。

高盛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認為,中國已經成為AI領域的主要競爭者,中國政府建設“智慧型經濟”和“智慧社會”的目標將有可能推動中國未來GDP的增長。

見聞將報告重點內容進行摘編,分為上下兩篇進行呈現:上篇描繪中國AI領域的整體發展,下篇著重分析BAT三家的人工智能發展。




劍指第一,BAT領銜AI發展

李開複在2017年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指出,2015年全球發表的頂級AI論文中,有43%的論文作者裏有一名及一名以上的中國研究人員。如果按照被引用期刊的數量來計算,那麼2014年中國已經超越了美國。


image
圖片來源:高盛

中國AI在全球位列第二要歸功於趕上浪潮的中國企業。目前,中國共有超過700多家AI相關的企業。截至2016年10月,全國在該領域共有超過1.6萬個專利。

烏鎮智庫和網易科技的聯合報告顯示,2012年到2016年上半年之間,流入中國AI領域的投資共達到26億美元,位列全球第二,是美國的七分之一、英國的三倍。


image
圖片來源:高盛

在與太平洋另一邊的矽穀巨頭們相比時,領銜中國AI發展的BAT也毫不遜色。

盡管從研發成本量比較,BAT與穀歌和微軟不在一個量級上,但是比例上已經十分接近。從研發成本占營收的比例來看,百度已經達到14.4%,十分接近穀歌(15.5%)和微軟(14.5%)。

從人力資源比較,BAT也已經可以比肩矽穀巨頭。騰訊研發人員的比例達到51%,位居首位,阿裏巴巴和百度緊隨其後,分別為45%和43%,均高於穀歌(38%)和微軟(32%)。

image
圖片來源:高盛

頂級研究員的人才爭奪戰

AI發展中最重要的四個因素分別是人才、數據、基礎設施和芯片。高盛認為,中國已經擁有了其中的3個要素。

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的商業化讓人才的稀缺性變得更加明顯。微軟研究總裁Peter Lee打了個比方,獲得一位頂級AI研究員的成本堪比獲得一位美式橄欖球聯盟的四分衛。

不過在招攬人才方麵,中國AI企業毫不吝嗇。

據高盛統計,與亞馬遜、穀歌、微軟、蘋果和Facebook相比,百度為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 )科學家提供的基本年薪為12.6萬美元,僅位列六家企業中第五位。Facbook憑借16萬美元的年薪位居第一。

但是如果算上每年的分紅和權益,百度則依靠22萬美元躍居第三,僅次於Facebook的27.3萬美元和微軟的24.4萬美元。

image
圖片來源:高盛

數據具有天然優勢,芯片領域是唯一的短板

在數據和基建兩方麵,中國也已經擁有了優勢。

中國擁有14億人口,每年產生的數字信息約占全球的13%。高盛預計,到2020年,隨著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中國產生的數字信息會占到20%至25%。BAT也利用了中國的人口優勢,在搜索、電商、社交/遊戲領域獲得巨大的數據。

在基礎設施方麵,隨著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通過開源Deep Learning平台吸引資源和人才,百度也在2016年9月開設了自己的ML平台PaddlePaddle。2017年4月,百度宣布開放自動駕駛平台,在這個取名為Apollo的計劃中,任何層麵的開發者都可以加入。

不過,在AI發展四個要素中,高盛認為中國隻差一個環節,那就是GPU。

近年來,負責圖像處理的GPU已經成為主流。然而GPU行業擁有極高的行業壁壘,全球範圍內由三大巨頭英特爾、AMD和Nvidia占據主導。

image
圖片來源:高盛

2015年,美國政府宣布禁止英特爾和其他芯片巨頭向中國出售用於科研的高端處理器,對於一直以來依賴國外芯片的中國而言是個打擊。

不過,在研究領域,中國自主研發的神威·太湖之光計算機已經成為全球第一的超級計算機。高盛認為,雖然中國超級計算機的商業化還未開始,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對國外芯片的依賴會慢慢降低。




高盛認為,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離不開趕上浪潮的中國企業們,尤其是BAT三大巨頭。

最早布局的百度提出了“All in 人工智能”的口號;電商領域巨頭阿裏巴巴利用天然的數據優勢,布局雲計算;最晚進入的騰訊有望憑借AI大幅增加遊戲和廣告營收。

百度:AI in AI

百度“一切以AI為先”的思維從網羅人才開始。作為最早布局人工智能的技術公司之一,百度匯聚了全球的頂尖人工智能人才。

2017年1月,世界級人工智能技術權威、前微軟副總裁陸奇加盟百度,擔任集團主席與COO。

過去幾年來,百度一共在全球建立了三個實驗室,擁有超過2000名AI研發工程師。此外,今年3月,百度還將自動駕駛部門整合成為IDG(智能駕駛團隊)。

阿裏巴巴:全球領先的AI範例

阿裏巴巴龐大的電商業務體量決定了它是全球使用AI的最大型公司之一。其中最顯著的例子就是阿裏雲。

全球第四、中國第一的阿裏雲

目前,全球IaaS雲市場中,按照營收計算,亞馬遜的AWS憑借46.1%的份額高居首位,阿裏巴巴則以3.2%的市場份額占據第四的位置。

中國市場中阿裏雲則是一枝獨秀。如果按照營收總額計算,阿裏雲的市場份額達到40.7%,相當於中國市場第2至第8位雲服務提供商的總和。


image


截止2017年6月,阿裏雲已經擁有了100萬個付費用戶,並覆蓋了媒體、互聯網、金融、政府、能源、製造業、醫療、遊戲和零售領域;在中國,1/3的500強企業中以及2/3獨角獸企業都使用阿裏雲。

而在用戶保留率上,阿裏雲也做到了“留住客戶”。2017財年和2016財年比較後發現,阿裏雲96.7%的頂級付費用戶仍舊選擇繼續使用。

Apsara:阿裏雲獨立研發的超大規模計算操作係統

飛天(Apsara)是阿裏雲技術創新的基石。

電商領域,基於Apsara的處理係統每秒可處理數十萬的並行事務。2016年雙十一的高峰時段,阿裏雲每秒處理了17.5萬次交易和12萬次支付,同比分別增長25%和40%。

企業客戶方麵,阿裏雲幫助中國石化建立了第一個石化行業的電商平台epec.com。一年的試運行過程中,平台達成的交易價值共21億美元,擁有2.5萬多個供應商以及15.2萬個貨品。

螞蟻金服將成長為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公司

阿裏巴巴的技術是基於數據。

據統計,阿裏巴巴一天內處理的數據量相當於2000萬份高清電影的數據量,高峰期每日內部數據訪問唿叫可達82.7億次。

除了寶貴的數據,阿裏巴巴也在拓展自己的業務網絡,將觸角伸向了印度、韓國和所有東盟國家。2017年3月,阿裏巴巴向印度版支付寶投資1.77億美元;2016年4月,阿裏以10億美元收購東南亞線上零售商LazadaGroup的控股權。


image

高盛十分看好阿裏旗下的螞蟻金服,認為螞蟻金服將成長為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公司。目前,螞蟻金服覆蓋了全球32億的人口,付款數據覆蓋了7.17億消費者,其中包括4.54億的中國在線消費者,以及1.8億印度使用Paytem的人口。

高盛認為,如果阿裏巴巴能夠繼續提高算法,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搜索結果,為商戶帶來更好的投資回報率,那麼阿裏中國零售收入除以中國零售GMV的比例可以達到5%。

騰訊:巨大的AI潛力

作為BAT三大巨頭裏在AI領域的後來者,騰訊正在努力追趕。

騰訊總裁劉熾平今年8月表示,AI是一項必備的技能,騰訊管理層十分自信,騰訊在計算能力、數據、科技、用戶以及AI研發人員方麵具備的長處,能讓騰訊在AI戰略中具有優勢地位。

原文發布時間為:2017-09-06
譯者:方淩
本文來自雲棲社區合作夥伴新智元,了解相關信息可以關注“AI_era”微信公眾號
原文鏈接

最後更新:2017-09-07 13:32:38

  上一篇:go  【全球人工智能學科高校排名】CMU居榜首,清華大學第4
  下一篇:go  從Oracle收購SUN的結果,分析未來企業上雲的趨勢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