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97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網絡監管成難題:隱私泄露 安全漏洞太多

近期,線上社交平台色拉布推出新的地理定位分享服務“色拉布活點地圖”:通過分享定位形成個人生活的活點地圖,結合其他線上表現,好友可知道用戶隨時隨地在哪裏、幹什麼。有關視頻發到臉書上後,引發輿論譴責。無獨有偶,臉書因為被指控收集用戶數據,最近在法國被重罰15萬歐元。

當前,“互聯網+”“大數據”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線上社交和商業平台無限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認知距離,放大了日常活動軌跡,在促進互聯互通的同時也埋下“隱私泄露”的隱患。

威脅無處不在

“臉書本應是安全的空間,可現在‘外來因素’正在入侵。”一名19歲的用戶對於“臉書再次陷入隱私風波”一事評論道。7月,《澳洲人報》披露出臉書通過監控線上表現來界定640萬名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青少年的情感狀態,然後提供給廣告商,使其利用數據給那些情緒不穩定的用戶精準推送廣告。“聽起來就像是臉書在給我們下精神疾病的診斷書,實在太可笑了。”這是網民個人隱私遭受網絡消極因素的幹擾而被迫“裸奔”的新例證。當前,互聯網行業朝著運行更高速、覆蓋更全麵、延伸更遙遠的方向發展,個人隱私安全麵臨著巨大威脅。

首先是“大數據”因素。隨著互聯網服務分層細化、跨平台授權,“一個平台一個賬號”的情況正在改變。蘋果手機拍的生活照,微博主頁上關注的用戶分組,“淘寶”收藏夾和購物車裏存放的商品鏈接……這些帶有“個人特征”的信息碎片正匯聚成細致全麵的大數據信息集,可以輕而易舉地構建網民個體畫像。同時,各種存儲信息平台風險凸顯。近日,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披露了一些具有麥克風、攝像頭等功能的聯網玩具,通過與兒童對話,把兒童姓名、學校、好惡等信息保存在生產廠家的雲端存儲平台上,讓兒童隱私一覽無遺。

其次是“客戶端”因素。從個體微觀看,360奇虎科技的數據分析顯示,手機是個人信息重要的泄密端口。近幾年,手機客戶端後台不合理收集和使用用戶個人信息、侵犯隱私權的現象頻出,例如,有的電商網站、快遞公司等企業內鬼倒賣客戶信息,還有釣魚軟件和病毒軟件等惡意程序竊取個人隱私。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最後更新:2017-08-13 22:48:30

  上一篇:go  優雲軟件助陣GOPS·2017全球運維大會北京站
  下一篇:go  大數據與深度學習如何讓你在下班路上少堵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