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成功的研發團隊應具備的9大屬性
1.自動化是關鍵
研發過程中,很多工作步驟枯燥耗時,具有較強的重複性或規律性,研發人員往往考慮會將這部分內容用自動化代替,如此一來,團隊就可以把更多時間投入在核心工作和更有創造性的任務上。例如,在發布工具庫中有大量的腳本,這些腳本可以自動完成,這樣研發人員也不會遺漏瑣碎的部分,節省大量時間和精力。
2.協作工具必不可少
充分利用協作工具,進行節點記錄、事件分配、工作交接等,對於促進協作和確保每個人都能跟上項目的最新進展是至關重要的。標簽、裏程碑、共享平台這些工具確保了每個成員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交接工作也井然有序。每個人都可以使用協作工具輕鬆訪問相關文檔,隨時引用。
3.使用集成平台
在同一個環境中擁有所有的軟件研發工具,是一件很爽的事。當工作交接時API發生變化,維護及管理的複雜性,都可以被優化,使整個研發過程更加順暢。以前我們認為兩種產品是單獨的產品,需要建立渠道進行交流。但如果有了一個內置的解決方案,它集成了一些由孤立研發團隊研發出來的獨立產品,那所得到的集成就不僅僅是更加順暢了,我們將它視為一個研發環境。
4.技術文檔要全麵細致
梳理細致的過程文檔和操作指南是一個分布式團隊應有的行為方式。每個人各司其職的同時,需要相互聯接。如果一個問題經常出現,有詳盡的解決方案文檔可以隨時查閱,不必等待其他成員來回答問題,這大大提高了協作效率。可能很多初創的小團隊並不在意這個行為,遇到問題可以喊一聲:“親,這個問題怎麼解決?”但隨著團隊的發展,隊伍壯大,可能會有20個人問同一個人某個問題,那就完全沒有效率了。
5.做好版本控製
使用版本控製的做法,對源代碼更新和修改,是一個很好的習慣,它改變了隻有高級團隊成員才能進行代碼管理的現狀。使用版本控製去管理源代碼意味著,即使是最初級的人,發現了可以優化的地方,也能毫不猶豫地提出建議。寫一個合並請求,清楚地勾勒出他的建議的優點,這使得提出改變的建議變得不那麼困難,在發生錯誤時可以輕鬆回滾,大家擁有更對學習和分享的機會。
6.成員貢獻要簡易化
通過開放的研發平台,每個團隊成員都可以發現、貢獻並從其他團隊成員的工作中學習。你不應該把你的代碼看作是你的產品,應該把它看作是公司裏其他人的資源。如果你問一個研發人員他們是如何學習編程的,大多數人都會提到“我讀過的代碼,是由比我更有經驗的人寫的。”通過讓研發人員獲得盡可能多的代碼,使他們成為更好的程序員。
7.集中精力在項目開發上
努力改善現有的工作平台或工具,會讓工作變得容易,這些付出的時間,有著很高的回報率,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即使有些事情沒有被安排在這個版本中,如果你認為你可以在幾個小時內完成,它會在未來節省你更多時間,那就去做吧。
8.建立代碼審查協作機製(質疑:可能會激化矛盾)
團隊中的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審查對方的代碼,或者要求進行審查,特別是如果有人比你在某個領域更有經驗,那他對這段代碼的優化可能會有質的提升。真正有助於協作的是讓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互相質疑對方的代碼:“這是最好的方法嗎?”得到的結果將是不斷的優化。
9.鼓勵創造性思維
讓研發者保持創造性思維,讓產品經理不要過於刻板和執念,這會帶來更好的產品,也讓研發者更快樂。”好的創意可能幫助你建立一些新功能,這些功能不僅可以按照客戶想要的方式解決一些特殊問題,甚至可能解決一些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
最後更新:2017-06-20 20: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