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實錄丨季向陽 無人係統智能傳感與計算
無人係統智能傳感與計算
季向陽
清華大學教授
季向陽:我演講的題目是無人係統智能傳感與計算,應該說在智能裏麵除了我們提到很多算法之外,我們是從遠端怎麼把這個信息獲取到,所以我們的題目是無人係統智能傳感與計算。無人機係統裏麵,很多航空、水麵等等一係列,核心涉及到我環境從簡單到複雜,任務也是從簡單到複雜。
我們從無人這樣平台來說,你要實現自動,一個非常簡單例子,大家肯定做過飛機,飛機首先找到自己位置,我們需要GPS。你要知道朝向位置,所謂姿態,就需要管道這方麵的信息。真正在旱路裏麵飛機飛的非常簡單的過程,飛行員不需要太多參與到飛行過程,地麵降落的時候,地麵有非常精密的雷達引導它,複雜環境就要求越來越高。複雜環境無人機就非常依賴於有經驗的駕駛員,進行判斷和分析。
把駕駛員怎麼能夠分離出去,首先有眼睛判斷,這個信息獲取目標從簡單信息獲取到加上計算機處理,實際上已經走向有處理的功能。後麵擴展到人,聽覺、視覺有整個過程。這個過程獲取兩個,一個是主動一個是被動。主動要打出去!要收回來,相對精確一些。成本有些條件下肯定不是特別理想方法。被動,在沒不知道情況下需要得到這些信息,所以除了雷達之外,可能許多全景、紅外相機。視覺還有GPS還有管道,管道手機上用的陀螺儀這些方式,通過傳感器方式合作,就具備了視覺、感知跟定位信息,有了定位信息之後,看看怎麼能夠做到上麵一些更好的方式,這個給大家說的相機能夠看到這樣,但是人看到範圍更寬。從全景角度來說,一個人眼光八方很難,相機做到方式把相機拚在一起有全景的概念,真正做起來我們有這樣一個係統,這個係統可以實現采集,包括拚接,渲染到傳輸過程。
這個在清華大學拍的視頻,是全景的大家可以看到。這個在更高分辨率設備,進行時時拚接到後麵傳輸。如果更高一點在生物裏麵,我們設計了一套這樣的方式,通過多個,前麵球形物體,107個相機合在一起,每一個部分實現都比一個佳能相機分辨率高。我們去看到是非常大一個視野,但是真正空間可以看到,保福寺橋幾公裏可以看到,清華學生可以看到這個人是誰?女朋友是誰?擺這樣一個係統,可以盡收眼底,可以識別。
除了大家全景以外,真正更高端就是這種係統可能在安防應用的話。為什麼實現?我們叫編碼攝像方法,我用新的計算和編碼的功能,簡單的思路有簡單的視線在手機上進行應用,現在很少外麵拿一個單反相機去看,外麵基本都是手機。以前不是,手機和單反之間差距太遠了,隨著發展有很多模式發生了變化。
我們做的功能,我們做了無人駕駛的功能,剛才就是傳感任務放在上麵,包括定位、雷達、視覺。視覺這個係統我們前麵所有信息進來,中間一個硬件平台,包括深度學習以及其他方法放在一起實現目標檢測,雷達肯定檢測不到紅綠燈,你需要識別。這個車輛不止檢測它是車輛,還要檢測車輛前麵速度多少,速度不知道不知道用什麼速度運行。還有需要認識交通標誌,有這一係列的平台。
全景的方法,跟智能放在硬件平台,這是我們整個構造一個硬件平台。前麵專家都提到這些事情。
最後,在這個基礎之上,這是個清華勐獅比賽一個係統。更多應用把大車所有功能在小車上進行實踐,有很多情況可以用到,包括送貨等等。小車怎麼能實現,相當於把自主所有功能轉移到平台上麵。我們從大車到小車實現這個係統。反過來講通用平台的話,這套係統也可以用到大車上麵,我在飛機上麵加上智能分析的話,或者一個城市,或者一個範圍之內的話,可以盡收眼底。不止看到,看到每個物體可以識別出來,這是我們想從無人機平台到無人機上麵應用的方式。
我們做的工作基本圍繞智能整體這部分,我對這個願景非常看好,真正智能到算法和硬件到真正平台上的發展,謝謝大家!
本文來源於"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原文發表時間" 2016-10-26 "
最後更新:2017-05-23 16: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