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05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英特爾的華麗轉身x86 CPU的跨越式進步

  • 摘要:英特爾CPU研發史上絕無僅有的“倒退”,卻是x86 CPU世界最為矚目的革新!AMD64位處理器大軍壓境,讓不少IFans期待著能有一款重量級產品來重整英特爾威風。原以為超過4GHz的奔騰會來挑大梁,但英特爾前CEO貝瑞特(Barrett)的“驚世一跪”無疑給大家潑了一盆冷水。4GHz奔騰計劃在那一刻煙消雲散,讓不少人暗自傷神了許久。
  •  

英特爾的華麗轉身x86 CPU的跨越式進步

英特爾CPU研發史上絕無僅有的“倒退”,卻是x86 CPU世界最為矚目的革新!AMD64位處理器大軍壓境,讓不少IFans期待著能有一款重量級產品來重整英特爾威風。原以為超過4GHz的奔騰會來挑大梁,但英特爾前CEO貝瑞特(Barrett)的“驚世一跪”無疑給大家潑了一盆冷水。4GHz奔騰計劃在那一刻煙消雲散,讓不少人暗自傷神了許久。

2004年10月,在美國佛羅裏達州產業會議上,英特爾前CEO貝瑞特為4GHz奔騰4計劃的擱淺而下跪道歉。這一跪,徹底結束了處理器發展史上最美麗的錯誤持續多年的主頻大戰。開啟了處理器設計以能耗比為優先級的新時代。
2004年10月,在美國佛羅裏達州產業會議上,英特爾前CEO貝瑞特為4GHz奔騰4計劃的擱淺而下跪道歉。這一跪,徹底結束了處理器發展史上最美麗的錯誤——持續多年的主頻大戰。開啟了處理器設計以能耗比為優先級的新時代。

接下來的事情更讓人難料,英特爾的新架構直到雙核大戰開始後,才緩緩而來。而且主推的第一款產品主頻僅1.86GHz。從4GHz到1.86GHz落差之大,讓不少人覺得新產品是一種技術倒退。然而,這款主頻僅1.86GHz的產品卻在性能對比測試中輕鬆戰勝了3.4GHz的奔騰D,一時竟讓人難以接受。主頻和性能的巨大反差讓大家迅速且深刻地記住了這顆處理器的名字“Core 2 Duo E6300”,以及這款處理器的核心“Conroe”。有玩家親切地稱唿這顆新核心為“扣肉”。一時間,“你吃上扣肉了麼?”成為玩家間最熱門的話題。

Banias的一個功績就是成就了Pentium M和迅馳Centrino平台,讓英特爾成功獲得了移動計算領域的主導權。
“Banias”的一個功績就是成就了Pentium M和迅馳Centrino平台,讓英特爾成功獲得了移動計算領域的主導權。

契機,來自以色列的魔法

猶太是神奇的民族。不僅僅因為他們的商業天賦,還體現在他們的技術天份上。Conroe,這款徹底改變CPU市場格局的創新核心就萌芽於英特爾以色列實驗室。從這裏走出的產品設計思想,深刻改變了CPU技術的發展進程,至今都還在影響著整個CPU行業。

 
“Banias”的第二個功績則是衍生出了Core Duo,為高能耗比架構像桌麵進軍做好了鋪墊。

以往,移動處理器都是通過選擇體製更好的桌麵處理器芯片,經過降低電壓、降低功耗生產而成。Pentium Ⅱ/Ⅲ時代,英特爾如法炮製,獲得了不錯的市場業績。但在Pentium 4時期,由於架構的問題,需要很高的頻率才能獲得較為理想的性能表現。而當時的工藝不能支持移動處理器上到足夠高的頻率,功耗是個大問題。因此英特爾Pentium 4-M移動CPU未能獲得足夠高的市場認可。

在這種情況下,以色列的實驗室提出,為什麼不一開始就以性能功耗比為目標,為移動設備專門打造一款處理器呢?這個想法被英特爾所重視,於是不久後以色列實驗室就推出了代號為“Banias”的架構,實際產品被命名為Pentium M,整個平台被英特爾包裝成一個全新的商標:迅馳Centrino。

隨後的發展就顯得順理成章了。在進入雙核心時代後,英特爾基於Banias的改進架構Dothan,發展出了雙核心的Yonah,商業名稱為Core Duo。這是酷睿處理器第一次出現在人們麵前,它延續了之前Banias的諸多優點,維持了極高的性能功耗比水準,在移動平台上所向披靡。

 
“Banias”的最終成果無疑是令人矚目的Core 2,它幫助英特爾完成了由低穀到高峰的華麗轉身,更給處理器設計帶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最後,英特爾將這個來自以色列的魔法施加在了桌麵平台上。配合上創新的融合4指令發射技術,就誕生了對行業世影響巨大的Core微架構,Conroe就是第一款核心。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秉承自“Banias”的高能耗比理念,首次在x86架構上使用的4指令並發設計也是Core能夠所向披靡,流芳後世的關鍵。(x86架構非常複雜,傳統CPU都是3發射,而Core的4發射則一舉將指令效能提升了33%。)

最後更新:2017-04-02 15:15:14

  上一篇:go IBM欲將Waston超級計算機打造為商用Siri
  下一篇:go 大數據環境下的微軟 再見PC